六祖慧能到黄梅从五祖弘忍求法的传说


2014/9/7    热度:832   

六祖慧能到黄梅从五祖弘忍求法的传说

杨增文

[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国佛教基础知识

1999年1月

--------------------------------------------------------------------------------

【编者】杨增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

--------------------------------------------------------------------------------

慧能(638-713)到黄梅从五祖弘忍求法的传说,详见于《六祖坛经》,在禅宗界流传甚广。据《六祖坛经》记载,慧能俗姓卢,祖籍范阳(今北京涿县),因其父贬官岭南而成为新州(今广东新兴县)的百姓。慧能的父亲早亡,留下孤儿寡母,家境贫寒。慧能早年以打柴卖柴维持生活。大约咸亨(670-674)年间,慧能听说禅宗五祖弘忍在蕲州传教,便安置好老母,前往黄梅,以行者身份求教于弘忍。

 弘忍见到慧能后问:“你是哪里人,到我这里想获得什么?”慧能回答:“弟子是岭南新州的一名普通老百姓,远道而来投到大师门下,不想获得其它什么东西,只想成佛。”五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尚未开化的蛮夷,怎么能成佛呢?”慧能答:“人虽然有南方或北方的地区差别,佛的本性根本没有南方或北方的不同。我这个岭南蛮夷虽然相貌与大师有别,但是我们彼此都具有的成佛本性又有什么不同?”听了这番话,五祖还想和他继续交谈下去,但是看到众多弟子都围在左右,便让慧能和大家一起去参加劳动。慧能说:“我还有话要禀告大师。弟子内心时常萌发智慧念头:不离自己的本性就是福田。不知道大师要让我干什么活?”五祖道:“想不到你这个蛮夷还天资甚高!你不要再讲了,到后院碓坊干活去吧。”慧能依言退下,走到后院碓坊。有一位行者分派他劈柴,踏碓舂米,一干就是八个月。一天五祖对他说:“我认识到你有聪慧的见解,但由于怕有坏人伤害你,所以那天我故意没有和你再谈下去。你懂我的意思吗?”慧能回答:“弟子也明白大师的用意,所以这些日子一直不敢到讲法堂前抛头露面,以免被人发现。”

 又过了几天,五祖召集起所有弟子,对他们说:“世人都沉沦于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之中,这是必须解决的最大问题。你们每天只是一心持戒修善追求福报,不考虑设法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如果你们不认识自己的本性,做功德善事又怎么能拯救你们?你们都回去,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自己先天具有的智慧本性,每人作一首偈颂,拿来给我看,如果发现谁能领会佛法大意,我就把衣钵传给他,让他成为第六代祖师。”大众听了五祖的话,相互议论:“我们这些人用不着花费心思作偈颂呈交大师,这是徒劳的。神秀上座是我们的教授师父,不用说,一定是他成为第六代祖师。”

 神秀这时已作好了偈,但没有勇气呈交五祖,紧张惶恐。他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我把自己作的偈颂写在讲法堂前走廊的墙壁上,由五祖自己去看。如果五祖欣赏,我再声明是自己写的。于是他趁夜半三更无人之际,悄悄把偈文写在墙壁上。他的偈颂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第二天,五祖看过偈颂后知道是神秀所作,便公开让众僧念诵学习,并告诉大家,依照此偈修行大有好处,可以避免转生到地狱、恶鬼、畜生等极坏的转回去处。但是,五祖当夜三更又把神秀叫到自己的房间,告诉他:“从你作的这首偈来看,你还没有认识自己的本性,你还是佛法的门外汉。凭你这样的认识水平和理解程度,想获得至高无上的觉悟是不可能的。所谓至高无上的觉悟,是在言谈之间立即认识和体验自己的本心本性,明白自己的本性没有生成也没有毁灭。在任何时候,在转瞬即逝的每一个念头中,都要保持这种认识和体验。要懂得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相互融通的,都不会相互滞碍而格格不入。由于本性的真实,一切事物或现象也都具有真实性。对一切不作区别,始终宁静的心体即是真实。如果有了这样的认识和体验,就是至高无上的觉悟本性。”五祖让神秀再作一偈呈上。但神秀回去后,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始终作不出来。

 过了两天,慧能知道了神秀所作的偈,明白此偈作者尚未识心见性。由于他不会写字,便央人代笔,把自己所作的一首偈写在墙壁上。他的偈文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是针对前偈而发,大意是说:人的觉悟本性并不像一棵菩提树,先天纯洁清静的心也并非如同明镜。原本就没有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体的东西,又会在哪里沾染上世俗的灰尘呢?众僧见此偈后大加赞赏。五祖见后心中暗惊,唯恐有人伤害慧能。他把偈文擦掉,并告诉众弟子:“这首偈也不怎么好,也没有识心见性。”众人都相信了五祖的话。

 第二天,五祖悄悄来到碓坊,看到慧能腰间拴着一块大石头,费力舂米,便说:“按照佛的教诲修行的人,为了佛法而甘愿献身。应该如此啊!”五祖接着问:“米舂了没有?”慧能回答:“米早已舂好了,不过还需要筛一下。”五祖听了没吭声,用拄杖敲击石碓三下,随即离去。慧能明白五祖的用意,等到三更天,来到五祖丈室。五祖秘密地为慧能讲《金刚经》。在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时,慧能完全明白了“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离不开人的自我本性”的道理。五祖知道慧能已彻底认识了本性,就把据称是菩提达摩传下来的袈裟交给他,并说:“你已成为第六代祖师,应该竭诚维护教法衣钵,广泛拯救一切有情众生,使本门教法永远流传下去。”五祖又告诉慧能:“传衣者命如悬丝,此衣(袈裟)就传到你为止了。”五祖让慧能从速到南方隐居,因为要使佛法兴盛起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充满了艰难险阻,一定要忍耐,等到时机成熟再出来弘禅说法。五祖连夜把慧能送到九江驿,命其从速离去。

 慧能求法的传说自然不能完全视为历史真实,其中夸张、虚构的成分不少。但是,这个传说也反映了禅宗初创时期的一些重要情况,包括禅众的生活与修行、所重视的经典、门派的纷争、禅宗的核心教义等,因此值得重视。

 20.《六祖坛经》的“识心见性”学说

 依据敦煌本,习称的《六祖坛经》原名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历经唐宋元各代,出现了不同版本的《坛经》,现存主要有如下诸本:唐末敦煌本(完整者两种)、宋初惠昕本(有多种)、元代德异本和宗宝本等。诸本内容虽有出入,但主要思想没有太大的变化。《坛经》是慧能弟子根据他在韶州大梵寺的说法,加上他的传禅事迹整理而成,是唯一被称为“经”的中国僧人的著作,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慧能的思想,包括初期禅宗的基本理论。“识心见性”是《六祖坛经》论述的中心教义之一。

 “识心见性”指对自我本心和本性的认识,理解和体验。在《坛经》中,“识心”与“见性”意思基本相同。认为自我的本心和本性与佛的本性无本质区别,所谓“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所以“识心”或“见性”又是“成佛”的同义语。

 “坛经”认为,人的先天本性中不仅蕴含世间的万事万物,而且蕴含着全部佛理。自我的心性一切具备,无欠无缺。真理、智慧、佛性,也就是佛教所认为的一切美好的理想的东西,全在人的一心之中。宇宙万有,人生穷达,均由心性创造。《坛经》把“迷”于本心本性作为沉沦于生死苦海的根本原因,只有“识心见性”才能超脱轮回。“识心见性”并不一定需要积年累月的修行,往往在一念之间即可完成。正如《坛经》所说:“无上菩提,须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言下见性成佛”,“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这是“识心见性”倡导顿悟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识心见性”倡导自证自悟。“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所谓觉悟成佛的解脱之道,绝对不能向外部世界去追求,不要希望靠外力的帮助来完成,不能为外界环境所左右。解脱的唯一正途,是认识自我的本心和本性。开发自我,实现自我,即为解脱成佛。

 21.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这是禅宗对其理论的主要特点的一个概括。此四句连用出现较晚,主要见于宋代及其以后的禅籍中,但它们所反映的思想在禅宗产生时期就具有了。宋代禅僧把它们说成是自释迦牟尼以来就有的信条,实际上它们是中国禅宗的创造。

 据《五灯会元》卷一,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法会上拈花示众,大家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心领神会,知其意旨。于是释迦佛便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所谓“正法眼藏”这种“微妙法门”,就是指的禅宗教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指禅宗教理不依靠文字流传,是在传统佛教经典之外传承的教义。禅宗之所以提出这种主张,是认为“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不认识文字,不能阅读佛教经典,也同样可以把握佛理。早期禅僧大多文化素养低下,没有能力像义学法师那样精通佛典,他们的修行贯彻在劳作之中,而不是体现在研究弘扬经典上。这种思想正是基于禅僧的现实需要产生的。同时,这种轻视传统佛教经典的口号也是针对注重义学的诸派提出的,用以表明禅宗优于其它佛教诸派。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分别出现在唐代多种禅籍中。禅宗自称传佛心印,修行的关键是认识自我的本心或本性。由于自我的本心和本性与佛性平等无二,所以对本心或本性的认识和证悟就是成佛。《六祖坛经》不厌其繁地讲“识心见性”,“见性成佛”,就是表达这样的思想。宋代禅僧则把这些作为菩提达摩来中国所传的教义,据《碧岩录?圣谛第一义》:“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来,单传心印,开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恁么见得,便有自由分,不随一切语言转,脱体现成。”

 “不立文字”是禅宗一贯承认的信条,历代没有异议。但是,“不立文字”并不等于不创造禅宗的新经典。唐宋及其以后的禅宗编集了大量的语录、灯录等禅籍,正是在“不立文字”的口号下从事大立文字的工作,正是用“文字”来诠释“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禅宗相对于“不立文字”提出“不离文字”,前者强调佛理不等于文字,证悟本质上与文字无关,后者强调禅宗新经典的重要性。

 22.禅宗的“五家七宗”

 “五家七宗”是对唐宋时代形成的禅宗主要派系的合称。“五家”指晚唐五代形成的五个派系,分别出自慧能弟子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个法系。

 其中,从南岳系之下分出两家:其一,沩仰宗。怀让的再传弟子中有百丈怀海,递传灵祐(771-853),以潭州沩山(今湖南宁乡县境)为基地,其弟子慧寂(814-890)以袁州仰山(今江西宜春县南)为基地,相继传禅授徒,形成沩仰一家。其二,临济宗。怀海的另一弟子有希运,希运的弟子义玄(?-867),常住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临济禅院,僧徒众多,形成临济一家。这是“五家七宗”中唯一兴起于北方的禅派。

 从青原一支分出三家,其一,良价(807-869)和其弟子本寂(841-901)先后在江西高安洞山、吉水县曹山建立丛林,形成曹洞宗。其二,义存的弟子文偃(?-949)常住韶州云门山,创云门宗。其三,义存的另一弟子师备递传桂琛、文益(885-985),文益常住金陵清凉寺,形成法眼宗。

 晚唐五代时期形成的禅宗五家都祖述慧能,在禅学基本思想上没有重大分歧,但各家都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在这五家中,沩仰宗至宋失传,云门宗在宋初兴盛一时,此后与法眼宗逐渐无闻,只有临济和曹洞二宗并存至今。其中临济宗影响最大,流传最广。二宗都传播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北宋中期,从临济宗中分出二支,其一为黄龙派。石霜楚圆的弟子黄龙慧南(1002-1069)常住江西南昌黄龙山,以所谓“黄龙三关”接引启悟参禅者,形成影响较大的一派,后世称为“黄龙派”。其二为杨歧派。石霜楚圆的另一弟子杨歧方会(992-1044)在袁州杨歧山(江西萍乡县北)传禅,形成“杨歧派”。黄龙派盛行于北宋中期,至北宋末南宋初衰落。杨歧派初时没有重要人物,至北宋末年名僧辈出,逐渐兴盛,成为临济宗的正统。黄龙派和杨歧派与晚唐五代形成的五家合称为“五家七宗”。

 23.灵祐、慧寂和沩仰宗

 灵祐和弟子慧寂是沩仰宗的创始人。因灵祐常住潭州沩山,慧寂常住袁州仰山,故称其宗派为“沩仰宗”。据《祖堂集》、《景德传灯录》等载,灵祐(771-853),俗姓赵,福州长溪(治所在今福建霞浦南)人,15岁出家,三年后受具足戒,学大小乘经律。曾先后在浙江天台遇寒山、拾得,均指示他从学于百丈怀海。年23到江西百丈山参怀海,为上首弟子。唐宪宗元和年(806-820)末,到潭州沩山(今湖南宁乡西),数十年间,聚徒众多达千余人,建同庆寺。会昌年间曾一度还俗,后因裴休所请,重新剃发,徒众复聚如初,世称“沩山灵祐”。弟子有慧寂等四十一人。

 慧寂(814-893)俗姓叶,韶州怀化(今广东番禺东南)人。17岁从南华寺通禅师出家,先参宗禅师,再参耽源,数年后师从灵祐,随侍十余年。35岁后开始传禅,先住王莽山,次移住袁州(江西宜春)仰山,弟子有十余人。慧寂之后传三世法系不明。在禅宗五家中,沩仰宗兴起最早、也衰亡较早,大约共历时150年左右。

 沩仰宗教禅学禅的主要特点是所谓“圆相”说。师徒或师友进行禅学交流时,常用画图案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他们往往画一个圆圈,在圈中写一个字或画一个图案,称“圆中有方”,以不同的图案表达不同的意思。如“或画此相乃纵意,或画相乃夺意。”据说圆相共有97种,始作于南阳慧忠,为沩仰宗所承袭。文益在《宗门十规论》中指出,沩仰一派的“宗眼”(宗旨)是“方圆默契”。即画圆中有方的图案,并不说话(默),双方由此心领神会(契)。这正如仰山慧寂指出的:“诸佛密印,岂容言乎?”把圆相视为神秘的符号,以这种符号来交流,能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体验。这种作法与《周易?系辞传上》讲的“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思路相似。

 24.义玄和临济宗

 义玄(?-867)是临济宗的创始人。据《祖堂集》、《传灯录》等书载,义玄俗姓邢,曹州(山东荷泽)南华人,出家受具足戒后,先广泛学习各种经律论,后南下游方参禅。初至江西黄檗山参希运,以“行业第一”闻名。曾三次参问“如何是佛法的大意”,三次遭希运打,始终不解其意。遂向高安滩头的大愚禅师请教。大愚说:“黄檗(指希运)与么老婆心切,为汝得彻困”,义玄于此言下大悟。义玄积极参加普请(僧众集体劳动),与沩山灵祐、德山宣鉴均有过往来。他离开黄檗希运后,继续行脚参禅,最终到镇州(河北正定),于城东南隅临滹沱河的小院传禅授徒,因号“临济”,后世将其所创禅派称为临济宗。

 义玄行禅以峻烈著称,在启悟参学者时,惯施棒打、喝,把这种方式贯彻于多种应机场合,并赋予棒喝以多种含义。《祖堂集》谓义玄是以“喝打为化门”。义玄禅语激烈,具有反潮流的叛逆特色,多有非经毁教、呵佛骂祖的极端言辞,并以此倡导不必受佛祖制约,不为家族束缚,不被经典迷惑。另外,义玄还有“三玄三要”、“四料简”、“四照用”和“四宾主”等教禅和学禅的理论。义玄死后,谥“慧照大师”,记其言行的有《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通称《临济录》。

 义玄嗣法弟子22人,主要分布在河北三镇,个别人在江南传禅,门徒支派繁盛,成为一大宗派。进入两宋,本宗出现了多位推动禅学发展的著名禅师,如倡“代、别”,创“颂古”的汾阳善昭,宣扬“文字禅”的慧洪,作《碧岩录》的圆悟克勤,弘扬“看话禅”的大慧宗杲等。元明清各代,临济宗中均有影响较大的禅师,传法世系历久不绝。临济宗也在不同时期远传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周边国家。

 25.临济宗的“四料简”、

   “四照用”和“四宾主”

 这些是临济宗指导教禅学禅的主要方法和理论,用于评判师徒或师友间禅学交流,目的在于勘验和启悟参禅者。

 从中唐开始,禅僧或因解决衣食问题,或因寻访名师,往往到处流动,兴起所谓“行脚参禅”之风。生活方式的变化引发了修行方式的变化,探究禅的奥秘(参禅)已不仅仅是修行者个人的体验问题,还包括师徒或师友之间的相互讨论、启迪和勘验,由此出现了传法和参禅的新方式。临济宗的这些理论就是适应这种情况产生的。

 “四料简”也称“四料拣”,“料”指度量,“简”谓判别,据《人天眼目》卷一,“四料简”是:(1)“夺人不夺境”,对于“我执”(以主体为实有)观念严重的人,主要消除他的“我”见(夺人)。(2)“夺境不夺人”,对于“法执”(以客体为实有)观念严重的人,主要消除他的“法”见(夺境)。(3)“人境俱夺”,对于“我执”和“法执”都严重的人,要两者均予以消除(俱夺)。(4)“人境俱不夺”,对于没有两种执著观念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可消除的(俱不夺)。“四料简”是要求禅师在参禅过程中根据学者的具体情况而灵活施教,以便破除我执和法执两种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

 “四照用”中的“照”指对客体的认识,“用”指对主体的认识。“四照用”是:(1)“先照后用”,针对“法执”严重者,先破除他以客体为实有的认识。(2)“先用后照”,针对“我执”严重者,先破除其以主体为实有的认识。(3)“照用同时”,针对我法二执均严重者要同时破除。(4)“照用不同时”对于我法两执均不严重者,可以灵活运用,没有固定的程序。“四照用”与“四料简”的根本思想大致相近,也是强调灵活施教。

 “四宾主”中的“宾”指参学者或不懂禅理者,“主”指禅师或懂得禅理者。“四宾主”是:(1)“宾看主”,参学者掌握禅理,禅师不懂装懂;(2)“主看宾”禅师掌握禅理,参学者不懂装懂;(3)“主看主”,禅师和参学者都是行家里手;(4)“宾看宾”,禅师和参学者都是门外汉。“四宾主”是考察问答双方是否掌握禅理的方法,是衡量双方成败的理论。由于宾主之位可以互换,其中也包含着教学相长的思想。

 26.洞山良价、曹山本寂和曹洞宗

 良价和本寂师徒是曹洞宗的创立者。据《传灯录》等载,良价(807-869)俗姓俞,越州诸暨(今浙江诸暨)人,幼年于本州出家,不久到婺州(浙江金华)五泄山剃度。年20至嵩山受具足戒。继之行脚游方,曾参南泉普愿,后因沩山灵祐举荐,投于云岩昙晟门下。唐宣宗大中(847-859)年末在新丰山传禅,后住豫章高安洞山(在今江西宜丰)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音乐 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经上说得好,“爱不重不生娑婆”,你怎么会到这个世间来投胎?你有爱欲。六道轮回是什么力量在那里推动它?就是爱欲在推动。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就是爱欲不断的缘故。只要有爱欲就有六道生死轮回。人要是将“爱欲”断了,他就不会到六道里面来投胎了,所以大家要记住,爱欲是六道生死轮回的第一个因素。我们今天是以往生西方净土为第一件大事情,这个世界太苦了,这个世界不值得留恋!也许你会说:我家里还有父母,还有儿女,不能不牵挂。你真能牵挂得了?你真能照顾得了?照顾不了!这是要觉悟的。自己都不能超越轮回,怎么能照顾别人,有什么能力去照顾别人?真是迷惑颠倒!当然这不是叫你父母眷属都不要了。净土法门第一个条件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可见得它是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现在相聚会一起时要尽心尽力地照顾,可是我们自己的心一定要安住在西方。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