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汉传佛教庙堂音乐
2014/9/7   热度:210
振兴汉传佛教庙堂音乐
释圣忠 释果祥
经文的演唱,是五台山佛教音乐的主体。在法事仪式中,除了唱歌,几乎所有的经文在讽诵时都已具有了音乐的因素。但就其旋律性来看,僧人们对“唱”或是“念”还是有着明确的区分的。就“唱”而言,僧人们依其演唱形式,分为‘‘和念”和“令调”两类。
和念是带有器乐伴奏的经文演唱。是青庙和黄庙都应用的经文讽诵形式,也是五台山佛教音乐最具特色的经文讽诵形式之一。青庙中的和念运用于各种法事仪式中,而贝演唱的经文形式也较为广泛,黄庙中和念的应用大部分集中于《喇嘛措巴经》中。
和念曲调的旋律性很强,词(经文)、曲结合紧密,词格和曲调结构较为固定而且有一定的规范。
和念的每首曲调均有曲名。在青庙的和念曲调中,曲名有佛教本身的传统曲目,如华严会、普庵咒等;也有来自民间的传统曲目,如奇生草、滴溜子等。黄庙中的和念曲调,曲名一般都以所唱经名而定。如果一首曲调演唱不同的经文,这首相同的曲调便被冠之以不同的曲名。如加贯知仲、写袜差架、尾色以柱就是同一首曲调由于所唱经文不同而被冠之以三种不同名称的。
青庙的和念中,曲调有一曲多用和一曲专用的两种类型。一曲多用即是一首曲调可以演唱任何与这首曲调所要求的词格相符的的类型。它强调曲与词在格式上的统一,不涉及经文内容和应用场合。也就是说,词格相同的经文,无论什么内容,无论出现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用同一首曲调来演唱。如华严会,·只要是六句的赞词,每句的字数分别是四、四、七、五、四、五,都可以华严会这首曲调演唱。一曲专用是指一首曲调只在某个仪式、某本经文或某个段落中专用的类型。这类曲调的曲名一般都与经文内容相同,可以说曲调名称实际是依据经文内容或名称而定的。曲与词已成定式,相当固定。如参礼条、普庵咒,这两首曲调只能演唱这两段词,再不用它演唱其他经文。
和念形式的产生和运用,是五台山佛教音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正是由于这种形式在佛教法事仪式中的应用,才使得五台山佛教音乐在形式上最终完善。·和念形式的出现,大致在元末明初之时。从那时起,和念在五台山佛教中不仅广为应用并且不断丰富、发展,以致成为五台山佛教的法事仪式中主要的、并是最具特色的经文讽诵形式。这种情形一直延续至清末。据五台山老僧人讲: “和念在五台山过去(百年左右)的经文讽诵时应用是相当广泛的,曲调也相当丰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 音乐 | 文学 | 声明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莲池大师说,“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觉悟的人他去什么?去识心。觉悟的人,他去能变的那个识心,他不去外头境界。于是,他得到的是什么?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真得自在了。愚人一定要找一个好环境、理想的环境,他是心外求法。他不改变他心理,找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苦恼,为什么?还不尽理想。理想的环境到哪里去找?心地里面去找。外面境界找不到!在外面境界上找一个理想环境,那可找惨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