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之声,南北曲调
2014/9/7   热度:187
龟兹之声,南北曲调
戴胜德
佛曲是佛教徒举行宗教仪式时所歌咏的曲调。摹仿印度曲调,用汉语来歌唱,宋时有僧饶善《三本》及《须大孥》。每清响一举,道俗倾心。《乐府诗集》卷七十八杂曲歌辞有齐王融《法寿乐歌》十二首:一、歌本处,二、歌灵瑞,三、歌下生,四、歌田游,五、歌在宫,六,歌出家,七、歌得道,八、歌宝树,九、歌贤众,十、歌学徒,十二、歌供具,十二、歌福应。每首均五言八句,显然是歌颂释迦如来一生事迹。
到了隋代,由于西域交通的开展,西域方面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国。《隋书·音乐志》中记西凉音乐说:“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虽为秦汉使。魏太武既平河西,得之,谓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又说:“胡戎歌非汉魏遗曲,故其乐器声调悉与书史不同。”所载歌曲中有。“于闻佛曲”。《唐会要》记载:“吕光破龟兹得其乐”。于是大乐署改诸乐名,龟兹佛曲改为。“金华洞真”。当代乐府曲调有。“普光佛曲”“弥勒佛曲”“龟兹佛曲”“妙花佛曲”等二十六曲。大多是五言或七言。间有三、四、三言句。有的还注有“平”“侧”字样。“平”是平声调,“侧”是仄声调,并有押韵。敦煌经卷所载唐代佛曲有《悉昙颂》、《五更转》、《十二时》等调,内容多半是赞叹大乘教理、赞叹禅宗修行、赞叹南宗顿门等。
宋代流传下来的也多是七言句的歌辞,有平吟,有侧吟,如《观音偈》、《菩萨偈》,只是中间加了“临江仙”的曲调。自从元代南北曲调盛行,佛教的歌赞多采用之。如《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五十卷,就是采用南北曲的各种曲调填写的。其中前半部是散曲,后半部是套曲。散曲中有“普天乐”“锦上花”“风鸾吟”“尧民歌”“醉太平”“喜江南”“梅花酒”“寄生草”“叨叨令”“驻马听”“沉醉东风”“步步娇”“早香词”等三十曲。
现在一般佛教音乐中的南北曲调,近二百曲。通常用的是六句赞,它的曲调是“华严会”此外香赞多种,如“挂金锁”(戒定真香)“花里串豆”(必然五分),“豆叶黄”(戒定慧解脱香),“一绽金”(香供养)等。十供养赞有三种调:一“ 望江南”(香借养),二“柳含烟”(虔诚献香花),三“金学经”(戒香定香与慧香)。三宝赞和十地赞的曲调是“柳含烟”,西方赞是“金砖落井”,开经偈的曲调是“破荷叶”。至今仍有峨眉、五台、西安、福州等地,保存自元明流传下来的佛,这些佛曲是采用唐宋的燕乐风格和元代曲调而编成的。(文:戴胜德)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 音乐 | 文学 | 声明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看古往今来,有许多人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什么也不懂,有人告诉他,“阿弥陀佛很好,你念这句佛号,将来一定得好处”,这个人有善根,不怀疑,就接受了。从那天起,他就一天到晚“阿弥陀佛”,念上三年,他预知时至,他不生病,站着往生、坐着往生,潇洒地走了,到极乐世界去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