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公案语言的模棱性研究


2014/9/7    热度:831   

  赵州公案语言的模棱性研究

  [ 作者: 欧阳宜璋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2001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2年

  【文章标题】赵州公案语言的模棱性研究

  【文章作者】欧阳宜璋

  【指导教师】罗宗涛 ; 陈良吉

  【文章页数】328页

  --------------------------------------------------------------------------------

  【中文关键词】赵州|禅问答|“无”字公案|模棱性|语篇功能

  【中文摘要】唐末五代,赵州从谂禅师(A.D.778-897)的禅问答如“吃茶去”、“庭前柏树子”、“赵州石桥”等公案,每为当时及后世传唱;而其中“狗子无佛性”(一称“无”字公案或“赵州无”)公案,尤为宋代禅林及当代日本、欧美参学之枢纽。日本禅宗大师铃木大拙(ad.1870-1966)特加推崇,他言必称赵州、举例必提“赵州无”,可见赵州公案语言超越时空的价值。

  本论文以赵州“无”字公案为起点,由相关公案渐层推论赵州公案语言的整体模棱性。其研究方法以系统功能语法的分析为主,就赵州及相关禅师的语录作同时的分析及历史的考察:前者包括语篇(text/discourse,指话语和篇章结构)中的主述位推移、问答结构、衔接方式与修辞策略等语言现象;后者则由历代公案转相诠释的角度着手,对赵州公案语言的模棱特质进行辅助观察。而以上二者均统摄于“语篇功能”的系统分析之下;希望经由形式结构的系统化分析,体现其会话现场的真实感;并建构古代白话典籍中,动态语言研究的重要据点。

  在赵州公案语言的问答模式分析中,除了呈现了形式上语篇结构的衔接关系,也藉由重要公案的比较与诠释,一探禅宗公案中答非所问的用心与游戏三昧的机智;尝试在禅问答的沟通模式中,开启另一重对话与参照的契机。

  附录七篇为对赵州相关语录及后世重要评唱的点校与评述。一方面意在提供论文引述的完整依据,一方面也试图由赵州公案的原型与变貌中,客观呈现禅问答循环传释的文化网络。其中附录一的各则公案,在校注外,也作了语篇功能的逐一分析;尝试在建构赵州公案语言的形式网络时,也能延伸至内涵层面,以对模棱的公案语言,进行更周延的解读。

  --------------------------------------------------------------------------------

  【论文目次】

  序

  第壹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贰章 论文分析之背景

  第一节 禅问答模式的渊源

  第二节 赵州行谊简介

  第三节 论文观测起点:狗子无佛性公案

  第参章 “狗子无佛性”公案的共时词义及语篇分析

  第一节 无的相关词义诠释

  第二节 狗子无佛性公案的词语分析

  第肆草 赵州公案语言的语篇功能分析

  第一节 语篇功能分析进程:以“庭前柏树子”为例

  第二节 问答的轮次与组织分析

  第三节 问答中的主位推移与述位对应

  第四节 语篇功能中的修辞效应

  第伍章 赵州公案语言的历时考察

  第一节 狗子无佛性公案之疑

  第二节 由赵州无字公案到宋代的公案禅

  第三节 历时诠释之歧义与模棱效应:重要公案主题的循环传释

  第四节 赵州公案语言的问答思辨历程

  第五节 巴赫汀的对话理论与赵州公案的历史文化循环传释

  第陆章 结论

  第一节 论文中层次分析的联系性

  第二节 赵州无字公案的模棱特质:词汇与句式的模棱

  第三节 赵州问答组织的模棱特质

  第四节 《赵州录》语篇功能的模棱性综述

  第五节 赵州公案历时性的模棱效应:以语义场结构为中心

  第六节 余论

  附录的目次及页码

  附录的交互参照及说明

  附录一:《赵州和尚语录》校注及语篇功能分析

  附录二:《联灯会要》卷六.赵州禅师行谊

  附录三:《碧岩集》中赵州公案及评唱

  附录四:《正法眼藏》中的赵州公案及短评

  附录五:《无门关》中赵州公案及评唱

  附录六:《全宋诗》中赵州公案之颂古及相关诗偈

  附录七:赵州问答句式的传承线承

  参考书目

  --------------------------------------------------------------------------------

  【参考文献】

  (一)古籍部分

  ──────────────────────────────────

  作者    书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时间 版次

  ──────────────────────────────────

  甲、经部

  不详     周易        台北  艺文出版社

  孔子弟子   论语        台北  艺文出版社

  乙、子部

  老聃     老子        台北  三民出版社  1978 三

  庄周     庄子        台北  艺文出版社  1983 四

  晋.王弼   王弼注老子     台北  金枫出版社  1986 一

  晋.郭象   郭象注庄子     台北  金枫出版社  1986 一

  佛光大藏经.禅藏 台北  佛光出版社  1994 一

  (禅宗语录:赵州禅师之部)

  宋.悟明集  联灯会要(卷六赵州观音从谂禅师) 同上  1994 一

  明.嘉兴大藏经 卷137.赵州和尚语录

  佛光大藏经.禅藏.语录部.古尊宿语录二

  赵州和尚语录    台北  佛光出版社  1994 一

  宋.赜藏主编 古尊宿语录(卷13-14) 北平  中华出版社  1994 一

  净慧法师编  赵州禅师语录    台北  圆明出版社  1993 一

  (此书据公元一九六一年铃木大拙校阅之版本重校)

  (禅宗语录:总集.灯录之部)

  南唐.静筠二师 祖堂集      台北  广文书局  1972 一

  唐.释法海撰.丁福保注

  六祖坛经笺注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0 一

  唐.慧海   顿悟入道要门论   台北  菩提印经会 1991 一

  宋.普济编  五灯会元(三册)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1 一

  李淼编    中国禅宗大全    长春  长春出版社 1991 一

  圣严法师   禅门骊珠      台北  圆神出版社 1991 一

  陈慧剑译注  维摩诘经今译    台北  东大图书  1999 一

  佛光山宗务委员会主编”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

  (第16,17.20.22.25.26.27.28.34.36集) 台北 佛光出版社 1997 一

  (禅宗语录:评唱之部)

  宋.圆悟克勤编着

  欧阳宜璋点校  碧岩集点校    台北  圆明出版社 1994 一

  佛光大藏经编委 碧岩录外一部   高雄  佛光出版社 1994 一

  (内附南宋.无门慧开着 无门关)

  宋.大慧宗杲集 正法眼藏     长春  长春出版社 1995 一

  魏道儒释译  禅宗无门关     高雄  佛光出版社 1997 一

  董群释译   从容录       高雄  佛光出版社 1997 一

  董群释译   正法眼藏      高雄  佛光出版社 1997 一

  丙、史部

  西汉.司马迁 史记(百衲本廿四史)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丁、集部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 全宋诗(七十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一

  南宋.严羽  沧浪诗话      台北  金枫出版社  1986 一

  (二)现代论着  (以下依作者姓氏之笔划排序)

  ──────────────────────────────────

  作者    书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时间 版次

  ──────────────────────────────────

  中国逻辑史研究会数据编选组

  中国逻辑史数据选.现代卷(上)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1 一

  中国逻辑学会 逻辑语用学与语义学 上海  新华书局    1994 一

  中国修辞学会.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

  修辞论丛(第四辑)  台北 洪叶文化    2002 一

  王力 中国文法理论(上、下)台北 蓝灯文化    1987 一

  王明居 模糊艺术论     合肥  安征教育文化  1991 一

  王一川    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 一

  王维贤    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7 一

  王得杏    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1998 一

  巴壶天   艺海微澜      台北  广文书局   未详

  巴壶天   禅骨诗心集     台北  东大图书    1988 一

  月溪法师   神会大师证道歌、显宗记溯源

  台北  圆明出版社   1996 一

  太虚大师   中国佛学特质在禅  高雄  佛光出版社   1997 一

  王志跃    分灯禅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 一

  印顺     中国禅宗史     台北  慧日讲堂    1978 三

  古添洪    记号诗学      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  1984 一

  石毓智    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

  台北  学生书局    1992 一

  申小龙 中国句型文化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1988 一

  申小龙 当代中国语法学 广东 广东教育出版  1995 一

  牟宗三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牟宗三    中国哲学十九讲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1983 一

  牟宗三    才性与玄理     台北  学生书局    1997 八

  牟宗三 佛性与般若     台北  学生书局    1997 八

  伍谦光编着  语意学导论     湖南  湖南教育    1988 一

  西槙光正编  语境研究论文集   北平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1992 一

  成伟钧等编着 修辞通鉴      台北  建宏出版社   1996 一

  全佛编辑部  佛教的真言咒语   台北  全佛文化    2000 一

  李幼蒸    人文符号学     台北  唐山出版社   1996 一

  李幼蒸 语义符号学-意义的理论基础 台北唐山出版社 1997 一

  李幼蒸 哲学符号学-记号的普遍理论 台北唐山出版社 1997 一

  李天命    语理分析的思考方法 台北  鹅湖月刊杂志社 1993 一

  李子龙 汉语句法规则 合肥 安徽教育文化  1991 一

  李幼蒸 文化符号学-符号学和意识形态台北唐山出版社 1997 一

  杜继文.魏道儒 中国禅宗通史   江苏  江苏古藉出版社 1993 一

  沈剑英 佛家逻辑 台北  商鼎文化 1994 一

  沈谦     修辞学       台北  国立空中大学  1991 一

  何容     简明国语文法    台北  正中书局    1950 一

  何容     中国文法论     台北  台湾开明书店  1983 七

  何自然编着  语用学概论     湖南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一

  何秀煌    记号学导论     台北  水牛图书    1990 一

  吴士余    中国小说思维的文化机制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1990 一

  吴怡 禅与老庄 台北 三民书局 1999 九

  吴汝钧    佛学研究方法论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1982 一

  吴汝钧    佛教思想大辞典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2 一

  吴汝钧    游戏三昧:禅的实践与终极关怀 学生书局   1993 一

  吴汝钧    龙树中论的哲学解读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7 一

  吴汝钧    绝对无的概念──京都学派哲学导读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8 一

  吴汝钧    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9 一

  吴竞存.梁伯枢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与分析 台北 五南图书  1999 一

  吴言生    禅学三书      北平  中华书局    2001 一

  竺家宁    汉语词汇学     台北  五南图书    1999 一

  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编 1994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佛与花

  高雄 佛光出版社 1997 一

  周裕锴    中国禅宗与诗歌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一

  周裕锴    禅宗语言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一

  屈大成    大般涅盘经导论(上下)台北 全佛文化    1999 一

  南怀瑾    楞伽大义今释    台北 老古文化事业   1991 15

  洪修平 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高雄 佛光出版社 1991 一

  邵敬敏主编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   北京语言文学大学 1998 一

  范晓 主编  汉语的句子类型   太原  书海出版社   1998 一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编着

  系统功能语法概论 湖南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一

  胡壮麟编着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  1994 一

  胡壮麟、方琰主编 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进展 北平清华大学  1998 一

  南怀瑾    禅与道概论     台北  老古文化事业  1968 一

  许世瑛 中国文法讲话    台北  台湾开明书店  1966 一

  黄宣范    语言哲学--意义与指涉理论的研究  文鹤出版社 1983 一

  黄庆萱    修辞学       台北  三民书局    1985 五

  黄宣范    翻译与语意之间   台北  联经出版社   1985 一

  汤廷池    国语变形语法研究第一集 移位变形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1979 一

  高柏园    禅学与中国佛学   台北  里仁书局    2001 一

  高行健    八月雪:三幕八场现代戏曲

  台北  联经出版社   2000 一

  孙周兴    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   1994 一

  徐良     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精神 武威 敦煌文艺出版社 1994 一

  梁晓虹    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北平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一

  梁乃崇    《金刚经》主要句型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异同

  台北  圆觉文教    1994 一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7 二

  陈平     现代语言学研究──理论、方法与事实     

  重庆市 重庆出版社   1991 一

  陈秋松    丛林鸟迹(上卷)  台北  皇冠出版社   1992 一

  陈士强    佛典精解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一

  陈荣波    禅海之筏      台北  志文出版社   1993 二

  陈建民、谭志明主编

  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1993 一

  淡江大学中文研究所主编

  文学与美学第六集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8 一

  汤廷池    汉语词法句法论集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1988 一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1 二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1 二

  冯达文    回归自然──道家的主调与变奏

  广东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2 一

  程湘清主编 隋唐五代汉语研究 山东 山东教育出版  1992 一

  程湘清主编 宋元明汉语研究   山东 山东教育出版  1992 一

  开济     华严禅-大慧宗杲的思想特色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6 一

  张建军    科学的难题──悖论 台北  淑馨出版社   1994 一

  张伯伟    禅与诗学      台北  扬智文化事业公司1995 一

  张汝伦    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 一

  张伯江.方梅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6 一

  张美兰    禅宗语言概论    台北  五南图书出版  1998 一

  张旺熹    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1999 一

  张尚德    分析命词与综合命词 苗栗  达摩出版社   2000 一

  圣严法师   禅门修证      台北 圆神出版社    1991 一

  圣严法师   禅门解行      台北  圆神出版社   1991 一

  杨新瑛 禅宗无门关重要公案之研究 高雄  佛光出版社   1989 一

  杨惠南    龙树与中观哲学   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  1988 一

  杨惠南    吉藏        台北  东大图书    1989 一

  杨惠南    惠能        台北  东大图书    1993 一

  杨惠南    禅史与禅思     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  1995 一

  杨惠南    禅思与禅诗:吟咏在禅诗的密林里

  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  1999 一

  杨儒宾.黄俊杰编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探索 台北正中出版    1996 一

  熊琬   宋代理学与佛学之探讨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85 一

  蔡宗阳    修辞学探微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2001 一

  郑树森编   现象学与文学批评  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  1984 一

  (pp.201-238,〈奚密解结构之道〉)

  邓克铭 大慧宗杲之禅法 台北  中华佛学研究所 1986 一

  赖永海    中国佛性论     上海  人民出版社   1988 一

  叶维廉    历史、传释与美学  台北  东大图书    1988 一

  黄国文编着  语篇分析概要    湖南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一

  刘芳本    德语情态小品词   北平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9 一

  刘叔新    汉语描写词汇学   北平  商务印书馆   1990 一

  郑文贞    篇章修辞学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1 一

  俞建章.叶舒宪 符号:语言与艺术 台北  久大文化    1992 一

  刘坚.蒋绍愚编近代汉语语法数据选 北平 商务印书馆   1992 一

  叶维廉 中国诗学 北平 三联书店   1992 一

  叶锦明编   逻辑思想与语言哲学 台北  学生书局    1997 一

  魏道儒    宋代禅宗文化    河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3 一

  礼山.江峰  禅宗灯录译解    山东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4 一

  顾伟康 禅宗六变      台北 东大出版社    1994 一

  黄河涛    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4 一

  郑文辉 欧美逻辑学说史 广州 中山大学    1994 一

  郑志明主编  两岸当代禅学论文集(上)(下)

  嘉义  南华大学宗教文化研究

  2000 一

  赵毅衡    建立一种现代禅剧  台北  尔雅出版社   1999 一

  刘毅     悟化的生命哲学──日本禅宗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一

  刘康     对话的喧声:巴赫汀文化理论述评

  台北  麦田出版社   1995 一

  蒋原伦、潘凯雄 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文学批评文体论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 一

  卢烈红    古尊宿语要代词助词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 一

  欧阳宜璋   碧岩集的语言风格研究-以构词法为中心

  台北 圆明出版社    1994 一

  萧丽华    唐代诗歌与禅学    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  1997 一

  外文论着部分

  (译着)

  吴经熊着

  吴怡译    禅学的黄金时代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9 一

  赵元任着

  丁邦新译   中国话的文法        台北  中文大学1980 一

  (日)中村元着

  林太译 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 台北  淑馨出版社   1990 一

  (日)中村元着

  徐复观译   中国人之思维方法  台北  学生书局    1991 一

  (日)阿部正雄着.王雷泉.张汝伦译

  禅与西方思想    台北  桂冠出版社   1992 一

  (日)阿部肇一着

  关世谦译 中国禅宗史-南宗禅成立以后政治社会史的考察

  台北  东大图书    1988 一

  (日)忽滑谷快天着

  朱谦之译   中国禅学思想史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一

  (日)柳田圣山着

  吴汝钧译 中国禅思想史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2 一

  (日)柳田圣山着

  毛丹青译   禅与中国      台北  桂冠出版社   1992 一

  (日)铃木大拙著

  谢思炜译   禅学入门  台北  桂冠出版社 1992 一

  (日)种让山着

  芝峰法师译  禅学讲话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5 一

  (以下依原作者的姓氏之英文字母排序)

  (俄)巴赫金(Bakhtin, M.M.)着

  白春仁等译   巴赫金全集(四)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一

  (法)罗兰.巴特(Barthes, Roland.)着

  李幼蒸译   写作的零度: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 久大文化 1991 一

  (法)罗兰.巴特(Barthes, Roland.)着

  孙乃修译   符号禅意东洋风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3 一

  (?)Basson, A.H. & O’Connor, D.J. 合着

  刘福增编译  现代逻辑引论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5 一

  (法)尤瑟夫.库尔泰(Courtes, J.)着

  怀宁译    叙述与话语符号学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 2001 一

  (美)Collin, Jeff. 着

  安原良译   德希达       台北  立绪出版社   1998 一

  (法)德希达(Derrida, Jacques)着,杨恒达、刘北城等译

  立场        台北  桂冠出版社   1998 一

  (法)德希达着(Derrida, Jacques),刘北城等译

  言语与现象     台北  桂冠出版社   1998 一

  (法)Dumoulin, Heinrich.着

  徐进夫译   禅的公案探究    台北  武陵出版社   1983 一

  (法)尤瑟夫.库尔泰(Courtes, J.)着

  怀宁译    叙述与话语符号学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 2001 一

  (美)佛克马 & 蚁布思(Fokkema, Douwe. & Ibsch, Elrud.)着

  袁鹤翔等合译 二十世纪文学理论  台北  书林出版社   1987 一

  (法)西格蒙特.佛洛伊德(Freud, Sigmund.)着.张增武 阎广林译

  机智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 上海新华书店    1989 一

  (法)A.J.格雷马斯(Greimas, A.J.)着

  吴泓缈译   结构语义学:方法研究   北京 三联书店  1999 一

  (俄)叶斯柏森(Jespersen, Otto.)着

  何勇等译   语法哲学    北平 语文出版社 1987 一

  (俄)叶斯泊森(Jespersen, Otto.)着

  傅一勤译   语法哲学      台北 学生书局     1994 一

  (?)拉比着

  王曼君译   如何想得清楚和正确 台北  水牛出版社   1996 一

  (?)LeBlanc, J. 着

  刘福增译   实用逻辑      台北  心理出版社   2001 一

  李.汤普森(Li, Charles N. & Thompson, Sandra A.)着

  黄宣范译 汉语语法      台北  文鹤出版社   1983 一

  (?)约翰.麦奎利(Macquarrie, John.)着

  锺庆译    神学的语言与逻辑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一

  (瑞士)索绪尔(de Saussure, Ferdinand.)着

  通用语言学教程(中译本)台北 弘文馆     1985 一

  (美)罗伯特.司格勒斯(Scholes, Robert.)着

  谭一明审译  符号学与文学    台北  结构出版群   1989 一

  (美)克兰克(Virginia Klenk)着

  刘福增编译 逻辑新论 台北 心理出版社   1998 一

  Bakhtin, M.M. Toward a Philosophy of the Act. USA:Texas, 1993.

  Bakhtin, M.M.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USA:Texas, 1993.

  de Beaugrande, Robert-Alain. & Dressler, Wolfgang Ulrich.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 London: Longman, 1981.

  Corrington, Roberts. A semiotic theory of THEOLOGY and PHILOSOPHY.

  NewYork:Cambridge, 2001.

  Dressler, Wolfgang U. ed. Current Trends in Textlinguistics.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78.

  Dumoulin, Heinric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Zen. 台北:南天书局, 1990.

  Eco, Umberto. A Theory of Semiotic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6.

  Eco, Umberto. The role of the reader─Explorations in the Semiotics of Text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4.

  Eco, Umberto. Semio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6.

  Empson, William. Senven Types of Ambiguity.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1966.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Edward Arnold, 1985.

  Halliday, M.A.K. & Hasan, Ruqaiya.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6.

  Hanh, Thich Nhat. Zen Keys. New York: Doubleday, 1995.

  Heny, Frank. Ambiguities in Intentional Contexts.

  Netherlands: 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Kapleau, Roshi Philip. The Three Pillars of Zen. New York:Anchor Books, 1989.

  Kempson, Ruth M. Semantic Theor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1977.

  Kempson,Ruth. & Meyer-Viol, Wilfried. & Gabbay,Dov.

  Dynamic Syntax--The Flow of Language Understanding.UK:Blackwell,2001.

  Leech, Geoffrey N. & Short, Michael H. Style in Fiction -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 New York: Longman, 1981.

  Lyons, John. Semantics(1、2).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1977.

  Nirit Kadmon.Formal Pragmatics. UK: Blackwell, 2001.

  Nunan, David. Introducing Discourse analysis. England:Penguin, 1993.

  Saeed, John I. Semantics.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1997.

  de Saussure, Ferdinand.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台北:书林出版社, 1959.

  Selden, Rama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Teipei,Bookman Books.(台北:书林出版社), 1988.

  Scheffler, Israel. Beyond the Letter--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Ambiguity,

  Vagueness and Metaphor in Language. Boston:R.K.P., 1979.

  Van Dijk, Teou A. Text and Context-Explorations in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New York: Longman, 1980.

  Van Dijk, Teou A. “Text-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discourse”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volum 14-4 1994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音乐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心经》到最后给我们说,“无智亦无得”,几时你到无智亦无得,你的真如本性就统统现出来。也许有人说,无智亦无得,那我学佛干什么?学到最后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智”,指的是邪知邪见,“无智”是讲无一切邪知邪见。“得”是什么?得是你那得失的心。你有得的心就有失,得失是所有烦恼的根源,你能够把得失心丢掉,烦恼的根拔掉了,那就恭喜你,你永远不再有烦恼。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