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法师:疑中留情


2014/9/7    热度:278   

  法云法师:疑中留情

  在此多变竞争的功利社会,人们往往惑于外在的风吹尘迷,常感慨人际关系的日益复杂与疏离:

  “老师,人与人之间相处,真是大为不易呀!”

  我却告知:“实际也不难,你忘了孔子的名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可以远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因为世界是多元的,诸多因缘条件变化无常,我们不能改变外在的客观环境,关键是要改变我们自己的心态。

  我曾思索美国人谈话常用的片语:

  “Benefit of the doubt”,有人译为“疑中留情”,好比中国成语有:“笔下留情”、“手下留情”。

  “疑中留情”的意思,并非轻信,或误信他人,而是遇事往好的方面设想,以及善意的推断。

  试举一例,我曾在菲律宾侨校任教,有一天,校长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因为遭遇到特别严重的塞车,交通瘫痪,等他两三个小时之后赶去会场,却早已闭幕结束了,而大会相信了他的解释,可以说,给了他“疑中留情”。

  另外,有一次期中考试,一位学生缺考,稍后,他告知缺考的原因:

  “那天,母亲忽得暴病,家里无人,我得送母亲去医院,没法赶来。”

  于是我们准他补考,这也是“疑中留情”。

  联想古人之语:“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可以维系无厌人之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智,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意为:对待别人要留下可以保留的恩惠,这样才可以使人们那永不满足的心平衡;处事应永远保留有后路的智慧,这样在出现突然的变故时,才不会手忙脚乱。

  “疑中留情”虽未表达出上面古语那般慎密的人生哲理,但只要凡事往好处想,遇事留有余地,大度包容,实在堪为和谐处世的良方。

---------------------------------------------------------------------------------------------------------

更多法云法师佛教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音乐 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些人念佛诵经的时候流眼泪,非常地伤感,这是感动。什么原因?是念佛诵经的音声触动他的善根。他有这个现象,证明他过去生中是学佛的,而且学得很不错。为什么今天流泪?他前一生在修持功夫还差了一点,没去得了;这一生很幸运又遇到了,他才会有这个感动。有的时候,我们读经念佛,甚至会有寒毛直竖的现象出现。遇到这个情形,不要害怕,这是触动善根。这个经文,突然之间心开意解,忽然明白了,明白的时候就有这个“寒毛直竖”,或者感动地流泪。这种情形是你前世“曾作佛道”,你过去生中曾经是修行人,曾经修学过这个法门,所以你不是凡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