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法师:渐入佳境


2014/9/7    热度:838   

  法云法师:渐入佳境

  一天,学生惊奇地大嚷:“老师,您有白头发了!”

  我笑了笑,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岂不闻韩愈才将近四十岁就感叹:齿摇摇发苍苍,有前辈又加上发苍苍而视茫茫。又何需讶异呢?

  所要担心的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不知不觉之中,一眨眼工夫已经失去了一大把时光。

  宋朝大诗人蒋捷曾赋《虞美人》一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虽然道尽人世沧桑,却流露一种无奈的悲凉与伤感。

  比较起来,我更欣赏晋代大画家顾恺之“倒吃甘蔗”的佳话。《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显然顾氏深知“心能转境”之理,同样的蔗,先淡后甜,便觉甘蔗之甜同理,无论顺境逆境,稍微转化一下观念,则逆境亦成为学习和磨练的基石,创造顺境之契机。

  准以此观,老之将至既无需伤感,也不必不安;齿危发白正是提醒我们检讨自己是否虚掷光阴、是否努力精进?

  如能从此淬励,则智慧随年龄增长,自然如倒吃甘蔗,渐入佳境。

---------------------------------------------------------------------------------------------------------

更多法云法师佛教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音乐 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末法时期,我们的业障太重,所以一定要觉悟生死可怕、轮回可怕。佛告诉我们,不但是言语、动作造业,只要你起心动念,你就造业。你起个不善的心,贪嗔痴慢的心,果报就非常严重!六道轮回是从哪儿来的?是你自私自利的念头变现出来的。你只要有这一念,轮回境界就现前。从佛法来说,你如果没有这个习性,你就没有六道轮回。人生苦短,一转眼就过去,你要是贪图荣华富贵,不肯忍受这几十年的苦,那好了,你往后是长劫轮回,一世不如一世,一世比一世。佛经里面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法很不容易遇到,遇到之后一定要珍惜。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