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普茶记
2014/9/8   热度:320
天不知不觉地黑了。从各个房间闪射出的灯光,无论高低明暗,都一下子熠熠闪烁。参加生活禅夏令营的营员们齐聚在观音殿前,暗红色的矮几上,已经摆好了茶盏。灰衣短衲的出家僧人走来走去,有的提壶,有的沏茶,有的洗盏,有的继续摆放茶盏。
风从柏树梢上掠过,昨天一场清凉的好雨,洗去了溽暑带给人的粘粘乎的感觉。一下子,连殿角的铜铃的响声也轻快起来。夜幕中,灯光里,古老挺拔的赵州塔,像一位沉静的老人,他注视着在寺院里往来的营员们,这些在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人们。
陆续到来的营员依次坐在铺好的绿色地毯上。两条腿,交叉盘起,静对脸前的小茶盏。
茶盏很浅,壁显得有些厚,白色,瓷作的,圆圆的口,约两指左右高。把玩在手,忽然发现,浅浅的茶盏,圆圆的口,大大的肚子,竟然有些像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弥勒佛。
想到这儿就笑了。灯影里,这笑容在脸上,不容易让人看出来。
普茶二字,或许让人费解。普这个字,是普遍、全面;茶是名词动用,放在一起,就是大家一起喝茶。说到普字,不能不提一下《妙法莲花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普门二字,也让人费解,当然,普依然是普遍、全面,门是进入建筑物、车船内部的入口;二字放在一起,就是为众生进入佛道而普设的门。这是题外话,我们接着说普茶。
七点钟,大和尚净慧法师与柏林寺众多法师一起入座,普茶开始。
净慧大和尚提倡“生活禅”,其“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的教法及实践,可谓声播环宇,无论是在佛教界内部,还是外部,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几年的生活禅夏令营,都有许多来自国外的青年人,不远万里,来到赵州,亲近中国当代大禅师净慧法师。
净慧法师一团和气,满脸微笑。他首先跟大家说起了“赵州茶”。
赵州位于华北平原之上,这里的自然条件,无法产茶。那为什么要在这里喝“赵州茶”呢?
能够在著名的佛教禅宗寺院、赵州古佛的道场、柏林禅寺饮茶,可说是非同寻常的因缘。在唐朝,赵州从谂禅师是禅宗史上无法忽略的高峰。他的教法、他的公案,像“庭前柏树子”、“吃茶去”、“洗钵去”、“无门关”等,至今依然熠熠生辉,泽被后人。
了解禅宗的人,一提“云门饼”,就会想到“赵州茶”。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佛教禅宗典故。当年,一些僧人,为了真理的求知,不远万里来到赵州,参访赵州和尚,请教佛法大意,禅宗嫡旨。赵州问:“你来过吗?”一人答道“来过”。赵州说他:“吃茶去。”有人答道“没来过”。赵州说他:“吃茶去。”这时,同在一寺,生活在赵州和尚身边的一位僧人感到奇怪,问赵州:“怎么来过的与没有来过的你都让他吃茶去呢?”赵州对他说:“你也吃茶去。”
这就是著名公案“吃茶去”。
听到这里,这赵州和尚的一句“吃茶去”,让人好生疑惑。不解也罢,面前就是一盏茶,不管什么公案了,且来吃茶。
净慧法师说,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赵州茶”。这茶到底是什么滋味,还要大家各自体会。
营员们纷纷举杯,细细品味这禅意盎然的“赵州茶”。
那时,我念头里有一个吃茶的人,正在想着应该如何品味这茶,那个吃茶的要通过这一盏茶,仔细地探求其中的滋味。结果,像吃人参果食的二师哥猪悟能一样,吃下这一颗果,却没有尝出味道来。于是,要急着向神通广大的猴哥再讨一颗。
而眼前,只有空空的杯子。
不要急,吃了这盏,马上有灰衣僧人和营员中的义工,依着茶案排好的顺序,提壶走了过来。只有杯子空掉,才能倒入新茶。
这时,月亮爬到了头顶上。面前的小茶盏里,多出来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月亮。
赵州和尚法筵未散,灵鹫峰下佛法传闻。松风,朗月,良辰,胜会。一时,众多景象,会聚于正在普茶的赵州柏林禅寺。
真正的饮茶,就在人与茶相触的一瞬,你分不清哪个是茶,哪个是吃茶者的感受,此时,无须“闻香”,无须“回甘”,无须联想,无须用心体味,人与茶,在一瞬间,分不清谁到底又是谁了。
净慧法师说:“吃茶去”的公案,其含义有人这样理解、有人那样理解。我的理解:佛法说不出,说再多也代替不了修行和亲身的体验。说得出来的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只有通过修行去体悟。就如喝茶一样,只有自己去吃,才可品尝茶味。所以赵州和尚对初来的、来过的、住下的都让他们亲自去体验;我的另一种理解是:叫你全身心的投入。否则,说得再好也白搭。不用问这个那个、西来意、佛,就是吃茶去。全部投入,自会明了。这就体现了茶与禅一体性的参禅学道的方法。当然,别人也许还有别的体验。
这是一杯名副其实的“赵州茶”。
茶会散去,大家一起收拾案几、茶壶、茶盏,该洗的洗,该放的放,该搬的搬。陆陆续续,观音殿前月光如水。
过了没多久,晚钟响过,除了外面照明的灯,楼房各处的灯光都歇去了。
睡不着,我悄悄地爬起来,在寺院的廊庑间躇蹰徘徊。天如水,一轮圆月当头。
此时,想什么呢?
茶树的叶数不尽,世间的水无法计。偏偏在此时此地,一时因缘际会。
这茶,穿越万水千山,沾着晨露,染着朝曦,带着天上的星光、大地的呼唤,来到眼前,在小小的盏中,快乐地舒展。这水,前天为冰,昨天为云,明天为雨,且不说杯中水来自何处,在此时此地,它与茶叶融会的同时,也把天地万物的光风霁月,收在眼前一杯中。
忽然觉得,自我的生活,仿佛在一把小小的茶壶里展开,外面才是广大的世界。偶一抬头,看天高月小,一壶天地小如瓜。谁又在里面,谁又在外面呢?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一些人不懂佛法,听说佛法要永断情爱,于是乎他就反对了。他说人与人之间要没有爱情,那还有什么意思?佛是不是情与爱不要了呢?不是的。他这个“断”实在是转变,把情爱转变成智慧。佛经上常讲:“转烦恼成菩提”。情爱是烦恼,佛教给我们,要把烦恼转变为般若智慧。般若智慧里面有没有爱呢?有。那个爱不叫ZUO爱情,叫慈悲。世间人所讲的爱情,都是虚情假意,不是真的;转变成智慧,那就是真的,是永恒不变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