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山石窟中泥塑菩薩比丘像
2014/9/8   热度:325
素有「東方雕塑館」之稱的甘肅麥積山石窟。開鑿於後秦時期,現存窟龕尚有一百九十四個,保存了從十六國至清歷代塑像和雕像七千二百餘尊,壁畫一千多平方米,是國務院第一批公佈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和國內其他著名石窟不同,麥積山石窟佛像大多數是泥塑。這是因為崖壁為砂礫岩,較酥松,不適合加以斧鑿刀鏤。但麥積山石窟的泥塑卻非同一般,由於造料講究,泥質堅膩,工藝精美,故造像雖經大自然的長期侵蝕,而至今大都保存完好。有圓塑、高浮雕、壁塑、貼塑等多種類型,大者高達十五六米,小者不到二十公分。其塑造技巧和表現手法,幾乎薈萃了魏晉以後我國佛教造像的歷代風格。眾多作品形態逼真,神貌栩栩如生,洋溢著現實生活的濃郁氣息,觀賞者無不為其高超藝術造詣所傾服。 麥積山石窟西崖第一二一窟中的一對泥塑立像,屬國家一級文物。像高一百三十五公分、寬五十七.五公分、厚五十五公分,左為菩薩,右為比丘。二神著雙立領附中帶的開襟披褥,寬褶長裙垂地覆足,正在親切交談。菩薩右臂曲於胸前,上身略斜傾,神態和藹,娓娓細語;比丘圓頂光潔,面露會心的笑容,雙掌合立,頭部微偏,側耳聆聽。藝術家用優雅傳神的人物形象,引領我們進入一種情感交流的純真境界,周圍充盈著恬靜、安詳、輕柔、溫馨的氣氛。我們已經忘記這是宗教世界中的兩尊佛像,感受到的只是親切自然的人間生活。造像從姿態到面容,到服飾,不含絲毫威嚴和神秘,流露的全然是純樸如水的真情。 佛教傳入中土後的日漸世俗化,佛教藝術與華夏傳統藝術的迅速結合,在麥積山石窟泥塑中,表現非常充分,這對菩薩、比丘造像可以說是代表性例證。在他們身上,已見不到那種上身袒裸只披長巾,而裙褶緊貼人體的印度式裝束;也不再具有敦煌早期佛像那種豐碩粗健的體態和方中帶圓的面頰,以及冷峻肅穆神秘莫測的表情。藝術家傾力表現的已不是神界的森嚴,而是塵世的情趣。造像身材修長,胖瘦適中,五官清秀俊美,容態可親。人物褒衣長裙,毫無華麗裝飾,接近漢族婦女之常服。不論遠望還是近觀,都給人以通脫瀟灑、氣質非凡的印象。和敦煌石窟的同期造像相比,風格迥然有別。這是因為麥積山石窟位處甘肅東部,在文化藝術上更早更多地受中原地區的影響。一二一窟開鑿於北魏時期,那時中原地區繪畫、雕塑領域,正勁吹所謂「秀骨清像」之風,這對菩薩比丘立像顯然是那種藝術潮流影響下的作品。 「菩薩」是梵文「菩提薩埵」音譯的簡縮語,本義為「正覺本性」,「普度眾生」。在佛教,菩薩的級位僅次於佛而高於羅漢。菩薩初為男相,傳入中國後漸向女相發展,一般認為唐後期到北宋,方完全定型為端莊雅麗的女性形象。事實上菩薩的女性化傾向開始較早,這對北魏造像中的菩薩,女性特徵已基本具備。「比丘」也是梵語的音譯,本義為乞討者。因僧人常須化緣行乞,故以「比丘」為稱。依佛教法規,少年出家修行,受戒後稱「沙彌」;到二十歲,再受「具足戒」,即升級為「比丘」。女性修行者則稱「比丘尼」,我國把信奉佛法而出家的女子稱「尼姑」,即緣此而起。這對立像中的比丘,面容豐圓,眉目間還隱約顯示出可愛的童稚,是個很年輕的比丘。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戒律,从初学一直到成佛都离不开。戒律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得定,定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开慧。佛法终极的目标是开慧,开智慧。开慧是“道共戒”;没有开慧之前有定,在定这个地位叫“定共戒”;连定都没有,那就是“律仪戒”。“律仪戒”那是有条文的,五戒,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条戒,菩萨戒,这有条文的,这叫“律仪戒”。律仪戒非常重要,除律仪戒之外,还要懂得佛没有讲的、没有制定的,有“摄善法戒”。没有条文的,只要对自己有好处,能增长自己的善根,增长自己的智慧,增长自己的德能,这一类的就叫“摄善法戒”。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