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生 系列七 4、依法修心除三毒?道场熏修同行伴
2014/9/3   热度:338
认识人生 系列七 4、依法修心除三毒•道场熏修同行伴 1、作意对治烦恼业•如法观修熄贪嗔 有时候就是你这一天、这几天过不去了,出问题了。犹如我们人吃饭一样,本来身体都好好的,也没什么病;但是你试试看:三天、一个礼拜,你不吃东西、不喝水,你人就完了。同样的,你三天、一个礼拜,内心远离佛法,你就会烦恼极其粗重,很多问题就会发生,很多毛病就会出现。那么这种问题、毛病,还会等流、还会持续,因种发芽了、开花了,以后还会有别的果报、别的境界的出现。 所以,修行就是要让我们所有的烦恼种子、业种子,不让它出现,它一出现我们就即刻对治,这才叫做修行。那如果我们内心当中的无明、烦恼、业种子不断通过外缘,被引发出来,那就很麻烦。我们要很刻意、很用心、很注意,不要让我们这些烦恼出来,不要让我们这些业障出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没有去注意的话,它遇缘肯定就会发生,遇到我们不顺心、不顺意的时候,我们内心当中的无明、烦恼种子,就会显露出来,这是肯定的。这就需要去忏悔,需要去消除业障,需要来克制自己,需要“自他相换”,需要做“如母有情”想。这些都是要对治我们的贪、嗔、痴,对治我们内心的问题;而不是对方需要你怎么对待他、对他怎么好,是不是?“如母有情”是我们修行的一种方法;而不是你到街上随便去认,“哎,你是我的妈妈”,把人家吓一跳,是不是?它不是这么一回事情。它是一种观想;这么去观想、去修行。所以我们要把这些概念理解清楚。 “自他相换”也是一样。它也是一种修行的法门、对治烦恼的一种方法。你真要与人家换,别人也不一定会换。你有一个手表,说“我们相换”;他不会跟你换的。谁的东西就是谁的东西,不能换。人的观念也是一样的:他这么想,你说“你不要那么想,你要照我这样的想法去想”,不是这样子叫做“自他相换”,对不对?如果这样子叫“自他相换”,那么你就是修错了,我执会越来越强。“自他相换”就是说:你要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你要了解对方所思所想,现在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关心的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是不是?而不是告诉对方“你要换一个角度、你的观念是错的、你这样做不对”,那你只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制造更多的矛盾,这是肯定的。那么这就不是修法,就不是修心了。 2、修心伴侣助道缘•道场加持聚共业 这些修行的方法、用功的方法、修心的方法,都需要常常从同行善友、善知识的身上,开示、教授、教诫才能获得,才能够得到。不然的话,凭我们自己很难去体会。所以论典里面有谈到“应常亲近开示此法大善知识,常与如是修心伴侣,共同居住,观阅显示此法经论,勤修此因,积集资粮,净此障碍。自能如是净修其心,则定能下圆满种子。”我们亲近善知识,我们听开示,我们修法,我们修心,都需要伴侣共同居住,“常与如是修心伴侣共同居住”,我们才有办法修行。你这一群人,大家都在修行,才能够修得起来。西方极乐世界,“不退菩萨为伴侣”,每个都是不退菩萨。 他为什么需要“修心伴侣共同居住”呢?因为如果对方不是修行的人,他看你的行为会很奇怪,你相信不相信?他觉得你这个人这么软弱、这么懦弱,很难理解。因为概念不同,评价的标准体系不一样,他就很难理解你的行为的意义,是不是?他说出家人怎么那么早就起来、三点半就起来,好多世间上面的人三点半才要睡觉。我们三点半就要起来,甚至三点就起来,他就理解不了,是不是?那么,你只有这些人一起修行才会有共同的语言,才能够去理解对方的行为的意义。如果不是一些共同修行的同参道友、菩提道上的伴侣,那么你觉得世间上面的人轮回很苦啊,很可怜啊;而世间上面不学佛的人也会觉得你这个居士、学佛的人思想太不切合实际了,这个思想脱离社会了,脱离现实了,你的思想很有问题了,这种的思想在社会上面不容易立足。不学佛的人,他会以不学佛的标准来看待你学佛的人,来评判;那学佛的人会以学佛的标准来看待不学佛的。它就形成两个不同的标准。 那么,要让我们学佛路上的业辗转增上,必须是相同的业才有办法凝聚,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家都是修行的人,所以你有一点点小毛病,对方能够理解、容易包容,并且也会想办法来帮助你。哪一天你的心力低落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别人也会帮助你的。如果我们在一个地方个人来修,不是大家一起来修,那么你这种心情低落的时候就过不去了,绝对过不去。但是我们常常低落的时候多,心力高昂的时候少。那么道场它就不同:一个呢,它千百年来就有很多人修行,有加持力;另一方面呢,道场的作息时间、生活规律、以及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修道服务的,本身就是这样安立、这样作意安排的,跟世俗社会的不一样,这是肯定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这样的道场中,修道就比较容易进入一种规律性,比较容易感受到修道的清净、殊胜。 所以我们在道场当中学习佛法、修行,要非常深切认识到伴侣的重要性、同行善友的重要性;他们是我们修道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助缘。我们要逐步逐步来安立这些意乐,来强化这些意乐,来坚定这些观念。那么这样下去的话,同大家的业缘就会越来越好,违缘就会不断得到消除。如果我们没有特意来建立这些观念,大家都是凡夫,也不是圣者,凡夫都是有烦恼的,每个人都会有烦恼,有烦恼的话他会说错话,也会做错事。我们造了业,身边的人最直接地受到损害、影响。一个人造业、起烦恼的时候,他不分什么对象的,他都不管的。犹如一个有神经病的人他发起神经的时候,他不管是谁了,他都是神经。因为他不知道嘛,他不知道自己这种行为带有神经质了。 我们起烦恼也一样:因为他不知道,不知道他对同行善友、对这些法师应该怎么对待,他不了解。如果我们已经安立了这些意乐,情况就不同了——会去帮助,会去关顾。只要我们道场当中哪个人有些什么问题,哪个人有些什么障碍,有些什么违缘,有些什么困难,别人就会来帮助他。如果你跟大家的业缘不好,那情况又不同了。因为你跟大家业缘不好,大家都不理你,那你可能生病大家也不知道。有时候不是说寺院里面不关心你,而是因为很多人他不知道,不知道你有什么问题。那知道的人,就是我们旁边的人、周围的人、同行善友,天天在一起。这些同学天天在一起:上殿,今天某某人没有来上殿,来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出差有什么事情;过堂,他没有来,马上就知道,大家就会去关心;同一个寝室,他回来晚了不知道什么事情,这都是很重要的。生活、作息、修行这些时间、这些规律、这些过程,别人对我们都能够有很大帮助、有很大的影响,都能够产生作用。如果不是这样的一种氛围、这样一种环境,那么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做:今天这么想就这么做;过了一个礼拜、一个月,他另外再想一套,再照另外一套去做;过了一年两年他又换一套去做。做来做去,修来修去,最后修不出什么味道来。身心很不安稳。 你看那些基督教徒,都是在就近的这些教堂里面去做礼拜;他通过牧师,然后慢慢来进行自己宗教的行为。那么这对出家人、这些居士也是一样的。寺庙它本身就是我们修道的场所、场合,我们要常常来修了。我们要有这种意乐,要常常到道场当中来修行用功;因为寺庙里面这种氛围跟你在家里一个人念经很不同。你在自己房间念经,跟在佛堂大家一起念经,效果也是不同的。“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就是大众一起共修,把自己的别业融入到共业当中去,业增长广大,力量就非常强。如果我们自己一个人用功,力量就很微弱。那么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可以验证的、可以体会的,这是活生生的佛法。我们要不要去学?要不要去接受? ----------------------------------------------------------------------------------------------------------------- 相关链接 认识人生(目录) 更多佛教基础读物 ----------------------------------------------------------------------------------------------------------------- XC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XC法师佛学问答 XC法师佛教文章大全 XC法师佛学视频在线观看及下载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第一、不要赞叹别人;第二、不要毁谤别人。赞叹害人,比毁谤伤害人还要厉害!毁谤会叫人生烦恼,赞叹同样也叫人生烦恼。赞叹不是容易事情,要真有智慧,真有德行,才可以赞叹人。一个智慧、定力不够的人,你对他一赞叹,他就不知天高地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贡高我慢统统生起来,他的道行就不能再前进,只有往后退。 什么人可以赞叹?八风吹不动的人,你可以赞叹他,你也可以毁谤他。你毁谤他,他不生气;你赞叹他,他也不以为然,他如如不动,这种人行!所以人家要害你,不是来赞叹你,就是来毁谤你。人家赞叹你,是要引发你的贪念;人家毁谤你,是要引发你的嗔恚,所以“赞”和“毁”,都是在引你堕落,你可不能上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