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马:中国佛教建筑重要装饰题材
2014/9/8   热度:218
只要是稍稍留心古代寺院建筑的人都会发现一个重要的装饰题材——奔马,而在丰富的建筑装饰内容中,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奔马作为装饰之一,它与佛教建筑有什么关系? 其实,奔马和狮子、大象一样是受佛教所推崇的动物形象之一。在西汉明帝时,摩腾、竺法两位天竺的高僧,用白马驮着大量佛教经卷来到中国。此后中国僧侣便开始了去西天取经,而此过程中,马立下了汉马功劳,是重要的运输工具,益发为僧众敬重。从唐代至宋、元及明洪武期间,历代对白马寺都进行了整修,也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佛教寺院的大力扶持,佛教在中国繁荣起来,立下功劳的马也成为了佛教建筑必不可少的装饰物。《洛阳伽蓝记》里记载了白马寺及马成为装饰形象的由来:“白马寺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洛阳城酉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帝梦金人,长六尺,项皆白,月光明。胡神号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象焉。时白马负经而来,因此为名,明帝崩,起洹于陵上,自此百姓冢上或作浮图焉。” 另在天竺国的一传说故事曰有伽蓝名招提,其处大富,有恶国王利于财,将毁之,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停毁,自此改招提为白马。马在佛教里也是转轮的七宝之一,此外还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及马头观音等等,由此可见马在佛教里的重要地位。 笔者在少林寺塔林的塔基座上就刻有“奔马”的图像,马踩着山谷,马头上方刻有彩云、留云。苏州一寺院的砖雕也刻有马的形象,不过是一“仰马”,仰卧于菩提树下,憨态可掬,其雕刻细腻生动。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古时候从事教育工作的,一般都是穷秀才,一生清贫,甚至于三餐饭都有问题。他热心教子弟,热心教学生,学生做了状元、做了宰相,这是老师的荣耀,这是老师的成就。古人知恩报恩,譬如你中了状元、中了进士,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家祭祖,报祖宗养育之恩;祭完祖之后就拜老师,自己的成就,是老师心血教导而成就的。拜哪一个老师?拜启蒙的老师。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大概是拜幼稚园的老师、拜小学老师。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