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造像的缘起
2014/9/8   热度:225
佛陀造像的缘起 难 忍 佛教刚兴起时,并没有任何造像,佛陀本身也不主张偶像崇拜,佛灭后100—200年间还没有佛像的出现。为了纪念佛陀,一般用佛的脚印或菩提树等做标记,佛陀的造像是佛教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造像本身是表达对佛陀的崇敬,而不是为艺术的,但有了造型就必定有艺术性和审美观。 摘自《香港佛教》1987年第9期
作者:明巍 吴平 难忍 方立天等
印度早期的艺术中并没有佛陀的造像,在蓝毗尼园发掘出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时代的石柱,石柱上有刻文意译如下:“天爱喜见王(即阿育王)即位二十年後,亲临此处礼拜。因此处为佛陀诞生圣地,命竖立一石柱,顶立马像,为纪念佛陀诞生於此,并敕令免除蓝毗尼村赋税;但出产品仅纳八分之一。”柱高约七尺,呈圆柱形,柱头上雕有精美的兽形图案,形态栩栩如生。其中最杰出的是在波罗奈城外鹿野苑出土的“四狮石柱”。其形状是柱头上端有四只背对背蹲距的雄狮,中层则以浮雕狮、象、马、牛的图形为主,每只动物间隔着法轮。在阿育王俊百余年(约公元前二世纪)所建的婆尔诃特桑怯塔的塔门及其栏杆的雕刻,雕有狮子,金刚力士,夜叉等。可见早期的雕刻中只有人物、动物等像的出现,而没有佛陀本身像的出现。但有用来代替佛陀的象征物,如宝塔,菩提树,法轮,衣鉢等。一般以象来表示出降生,马表示出家,宝座表示降魔,菩提树表示成道,法轮表示说法,塔表示湼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用象征的方法来描绘佛陀的事迹。
但据《增一阿含经》说,释尊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四部之众多有懈怠,皆不听法,亦不求方便。为使他们渴仰於法,世尊不告四部之家,也不带侍者,往至三十三天,为生母摩耶夫人说法三个月。人间四部之众不见如来,渴望忧愁。波斯匿王和优填王因思慕如来而致病。最後优填国的群臣共议,以牛头旃檀制作了五尺高的如来像。波斯匿王听说之後,也造了五尺金像,释迦沿着自在天子化作的金、银、水精三道宝阶,自天而降,来到僧伽尺大池水旁。诸王及人民云集池边,迎接释尊。时优填王执牛头旃檀像问作比佛像功德,佛作偈曰:“造佛形像福,余福不可计。其福不思议,名闻遍四远。眼根永不坏,後得天眼通。形体常完具,终不堕恶道。”这一传说可能是在佛像制作後再加入经典中的。类似这样的说法还可见於《大乘造像功德》,《观佛三昧经》,《作佛形像经》等。
初期佛像的出现是南印度特那地方的立像,约公元前一百年的作品,到了腻色迦王朝时代(约公元10O—200年),印度西北受希腊人和月氐族的入侵,他们都崇拜神像,接受佛教信仰後,便有崇拜佛像的要求。因此,早期南印度的佛像是仿照夜叉像而造的,顶上没有肉髻以狮子为座,北印度的佛像则效仿希腊的神像而塑造,顶上有肉髻、有须发,以莲花为座。此期间在文化雕刻艺术上有新的成就,以犍陀罗地方的雕刻为代表,犍陀罗在今的阿富汗及印度西北省地区,此一地区所遗留下的许多雕刻,历史上称“犍陀罗艺术”,它吸收了古罗马、希腊的艺术精华。开拓了早期象征性的雕刻,直接把佛陀及菩萨的本像塑造出来,形成了二千年来世界各地佛教造像的开端。犍陀罗艺术以佛菩萨像为主,用希腊的艺术表达对佛陀的敬仰。对於佛像的形象而言,具有希腊人的特点,如高鼻梁,蓄有须发,以厚毛织品为衣饰。这些作品在精神和外形上与佛像的本身距离很远。後期逐渐改变了这种风格,如身体粗短,綫条简练,具有印度人的特点,给人以沉重严肃的感觉,体现了刚健粗朴,浑厚之美。这些造像在艺术上对中国,中亚等地有深刻的影响,如云岗石窟二十洞的佛像,就是受到犍陀罗艺术的影响。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倘若我们每个人在面临着人生的种种不如意和利益纷争的时候,都能够常常想到这句“放下便是”,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一定可以减少一些敌人而增加一些朋友,一定可以在行程中拥有更多快乐和从容的时刻。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