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佛教历史略说〈三〉
2014/9/8   热度:260
洪江佛教历史略说〈三〉
密印真传禅师(1625—1686),号密印,姓李氏。原籍四川叙州府,寓于贵州之安顺。天启乙丑岁六月二十八日诞,晴霄正昼,白气舒腾。时,母忽倦,就榻而寝。正寐之间,见得满屋无障,四壁俱空,熟桃满株,从东扑向,觉而诞之。
师垂髫之时,弗从他教,自不茹饮,省知世间俱从幻化。尝诵《法华经》,至“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之句,掩卷不觉潸然,因此遂有出尘之念,家园世业浑不著己。
明唐王隆武元年(1645)乙酉,事其二亲谢世,诣观音洞剃发。除务之暇,尝阅教典,并览宗猷。虽未深谙道义,然心中有契焉。遇一老僧谓曰:“陈年茶饭,不必苦啜。须知有教外别传”。师曰:“何为教外别传?” 老僧曰:“放下自有端的”。师从此后少以执卷,默而静坐,身心浑忘,如此半载。偶而一宵月地经行,闻钟豁悟,觉得以往所看教中从闻思修之旨,炳然不疑,胸中碍膺当下冰释。
明桂王永历四年(1650)庚寅冬,师闻得语嵩传裔住贵州之牟尼寺,次受三潮水禅院之请,整理参见,四方云集者众。临冬结制,具圜戒法。明桂王永历五年(1651)辛卯春,因病,辞归调理。后寄书以问之。师览,修复,兼呈偈曰:“鼓浪长鲸出海游,风云相聚要吞舟。谁知泳入三潮水,是病浸成永不休。”又:“固病不离生死因,离时谁共我相亲。纯清绝点难留住,应用权将作故人。”又:“袖未藏锋一著先,然无月色过前川。今时不肯将心负,任运分辉显洞天。”自复书之后,病未脱体。
明桂王永历十年(1656)丙申,灵隐印文出住贵州安顺静乐寺。云游楚南,过访黔阳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真传迎入礼拜毕,举问灵隐:“赵州指柏树,南泉指牡丹,未审和尚将什么为人?”文便喝,密印倒地而卧。文唤沙弥扶起。沙弥至,密印便起。绕文一匝而出。文为印证,付其曹溪源流。后有人拈此因缘,曰:“无根树子得活也。”一僧曰:“即是家里人,便话家里事。”师徒相契共住广福山胜觉寺。共住一载未周,偶值世乱,因众檀信欲同接上滇中,遂将曹溪来源,而谓曰:“佛祖位中,有个了不了事,要汝承当”。师曰:“如此病质,不能担代。”复辞不允,勉而受之。
明永历十二年(1658)戊戍,灵隐印文受请住安顺紫竹禅院。密印真传挂锡楚新州白云山。旋住黔阳安江东城观音寺。密印真传来,焕然一新。灵隐印文寄拄杖与密印真传。并赋诗云:“白棒一条随纵横,诸方闻著胆寒惊。师王授受金锥客,临济门庭重复兴。”
明永历十三年(1659)己亥春,率众临楚,锡挂新州白云山、黔阳东城观音寺。次受靖州绥宁波罗山云栖寺请以辟建。然后结制于会同洪江回龙禅院,砌修前楼七栋。复迁黔阳广福山胜觉寺预成,棘林草地,朽础败甓。今之殿堂旋庑,百废俱兴。
明永历十五年(1661)辛丑十一月十五日,灵隐印文受请住贵州窦官堡观音院。密印真传应阔然请,住靖州绥宁波罗山云栖寺。受众请,住会同洪江回龙禅院,建前楼七栋。
明永历十六年(1662)壬寅十月初一日,灵隐印文受请住会同洪江回龙禅院。
清圣祖康熙二年(1663)癸卯,密印真传重修黔阳广福山胜觉寺,并撰写《重修广福山胜觉寺疏引》:“能仁出现,悬慧日以当空;应化无方,驾慈航于欲海。古以人诚感格,圣迹昭然。而况水绕山旋,林郁境秀。按碑记载,寺始建于后周广顺元年(951)。宋祥符中(1008-1016)重建。元季有将军遁迹寺中,今‘养马园’犹在。递代重修屡次迄今。十载余前,兵戈攘攘,僧将半百,逃窜四方。香烟绝侍,瓦片零落,墙壁颓毁,佛身曝露。予以观之,实乃感伤。何得仙境,焕然一新。故集有志缁流,募修古寺,堪为选佛之场······”秋,密印真传,复住洪江回龙禅院。
清圣祖康熙三年(1664)甲辰秋,密印真传随师灵隐印文回四川梁山双桂堂,省觐破山海明,遇莲月印正。
清圣祖康熙四年(1665)乙巳,灵隐印文离开破山海明,与莲月印正途中话别,有诗《别怀莲月和尚有小序》相赠。密印真传建修黔阳广福山胜觉寺。
清圣祖康熙五年(1666)丙午正月二十二日,密印真传受请,进住黔阳胜觉寺。啸峰如暐前来披剃。
清圣祖康熙六年(1667)丁未二月二十二日,灵隐印文寂于贵筑(贵州)贵阳大兴禅寺。密印真传受会同县若水乡鲁冲众庵请,住鲁冲旗山永兴禅院。
清圣祖康熙七年(1668)戊申,密印真传遣徒照俸赴贵州大兴禅寺,迎取灵隐印文舍利回楚,塔建靖州会同县若水乡鲁冲旗山永兴禅院西麓。清明,为本师灵隐老人入塔,上堂。僧问:“未应迹时,何处安身?”师云:“黄金国里。”进云:“已应迹后,何处立命?”师云:“白牛车上。”进云:“不挂丝毫无一物,弘开道眼仗何缘?”师云:“巴山与楚水,黔石并滇池。”进云:“事毕临行,又向甚么处去?”师云:“东家驴腹里,西舍马胎中。”进云:“假使层层无缝罅,里面亦无门,入得舍利,是甚么人?”师云:“杀人不眨眼汉。”进云:“且道此人有甚利便处?”师云:“觌面破情关,当门抽识锁。”进云:“既有,何不先与学人道破?”师云:“转见不堪。”乃云:“宝塔巍巍,人人相对;常规荡荡,缝缝不瞒。所以道:‘是法住法位,世间常相住。’故我本事和尚,如龙得水,道逗群机。寻常揭示一宝,价重泰城;末后平拈四句,光施楚地。不忆金乌出队,啄破琉璃;泥牛入海,触破屿际。而今安向其中,六合光生如在。时烦四顾而来,未审全情何尽?”喝一喝,云:“三眼摩醯窥不透,半函舍利远流芳。”下座
密印撰《灵隐老人塔铭碑记》:“师号灵隐,讳印文,四川夔州府梁山县王氏子。髫,从本邑兰木寺披剃。参越二十载,正续临济三十二世,乃破山明翁之法子,天童悟祖之嫡孙。扇真风于滇黔,印心法于蜀楚。至丁未春,世缘已毕,坐脱于贵筑之大兴寺。予十载前,缘化楚地,远未知终。偶闻讣音,不惮时炎,遂而至,突见不遑。次年,复令弟子照俸迎归师之舍利,幸以檀信乐从,而窀穸得所矣。便捐衣钵之用,建舍利塔于湖广靖州会同县若水乡鲁冲旗山永兴禅院之西麓。忆师存日,心光透脱,迥出根尘。末后到来,转身物外,平步青霄,始终全提今之是也。遗作指顾,述其铭曰:旗岭之下,秀峰之前。瓶其崒堵,卓而巍焉。妙象超格,奇标入玄。层层峭拔,缝缝联绵。不落偏际,所因正传。三重递接,六合相连。巨壑流水,长松舞烟。青狮踞地,翠笋插天。一嶂云尽,千山月圜。常光贯世,道范如然。康熙七年岁次戊申黄钟月。嗣法门人真传拜撰。蓂凋十荚,勒石建立。”因众眷之虔,塔就旗山之西麓。
清圣祖康熙八年(1669)己酉,密印真传建修会同县若水乡鲁冲旗山永兴禅院之祖师塔院,新建大殿,高楹三丈,廊接四周。仲秋月,密印真传撰《重修永兴禅院疏引》:“苦海沉沦永不休,故劳诸佛重兴世。遂离兜率舍皇宫,六载雪山曾悟契。睹明星,观大地,情与无情同一器。因病多端使药方,执方成病复难治。末后来,拈花示,迦叶露颜得此意。正眼流通永不绝,始传四七西天记。初祖来,光两地,一花五叶相承嗣。炳然杲日正当空,幽壑林中说未备。见不平,何以利,须建丛林立佛寺。见闻瞻礼及称名,一念了然非渐次。慕檀越,最胜志,体佛心而行佛事。身居尘世亦非尘,超出世间非越世。能令法界未闻闻,共愿同圜一切智。”
清圣祖康熙十四年(1675)乙卯,造密印和尚塔于黔阳安江广福山胜觉寺前陇。于元宵日,楚南金城七十叟刘禹甸撰《密印和尚塔铭碑记》。铭曰:临济真宗,天童独盛。法传破山,林茂根正。灵隐相继,绍于密公。全提祖印,正脉弘通。手垂格外,剑按当门。云水相望,迎锋已奔。观今甚烂,做古行持。扫尽狐族,觅狮子儿。育德耆旧,久依不孤。孝当竭力,建此浮图。江山作供,日月为灯。地久禅谷,天长寿陵。迷有生灭,悟无涅槃。常光更古,慧眼能观。予言石载,师行冰清。诚以稽往,故为是铭。
清圣祖康熙十五年(1676)丙辰,密印真传于胜觉寺举办弥勒佛七,感得天空现瑞相。
清圣祖康熙十七年(1678)戊午,密印真传于胜觉寺举办禅七,四众咸集。冬,密印真传于会同旗山结制,将黔阳胜觉寺付与法嗣啸峰如暐。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戍九月,《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禅师语录》十二卷刊行,板存浙江嘉兴楞严寺,随《嘉兴大藏经》流通。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丙寅三月,密印真传于黔阳胜觉寺示微疾,勤诵弥勒佛名。四月八日辰时,跏趺坐化。时闻天乐鸣空,天香漫院。世寿六十二,僧腊四十二。六坐道场,共有《密印禅师语录》十二卷锓行于世。
法嗣黔阳蟠龙山宗信(1638—1707),黔阳石一里(今湖南洪江市湾溪一带)人,俗姓黄,家巨富。让财产与兄弟,登大云山祝发为僧。后参破山海明法孙、灵隐印文法嗣安江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禅师,得嗣其法,为临济宗第三十四世、破山海明禅师下四世。
尝夜梦神授《弥勒上生经》,并与木鱼。醒来,果得经书、木鱼于床头。遂毕生师事事弥勒,诵经、持名、礼忏不辍。发愿上生兜率天,亲近弥勒。
康熙四十六年八月十五日示寂,荼毗时,刚见火起,即有虚空诵经声,云霞上绕,缥缈而去。时寺众共见,以为奇瑞。(见同治十一年《黔阳县志·释道传》)
黔阳县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真传禅师法派源流表
临济义玄—兴化存奖—宝应慧颙—风穴延沼—首山省念—汾阳善昭—石霜楚圆—
杨歧方会—白云首瑞—五祖法演—圆悟克勤—虎丘绍隆—应庵昙华—密庵咸杰—
破庵祖先—无准师范—雪岩祖钦—高峰原妙—中峰明本—千岩元长—万峰时蔚—
宝藏普持—虚白慧旵—海舟普慈—天奇本瑞—无闻自聪—月星德宝—幼有正传—
密云圆悟—破山海明—灵隐印文—第三十三代密印真传—广福山胜觉寺啸峰如暐
黔阳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真传演派二十八字
真如廓际悟心宗,继祖联芳道裔隆。
正照灵明开慧鉴,一光普映达圆通。
黔阳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真传法嗣
樵山如奂、云嵘如皖、月庵如朎、德峤如奕、雪涧如暟、啸峰如暐
明慧如惺、雪舫如航、云嵚如旵、胜甫如度及李尔美、陈超凡等众
康熙十三年(1674)甲寅,清代临济宗破山派禅僧古源海鉴禅师(1634—1700)出住洪江回龙禅院。
古源海鉴禅师(1634年—1700年),清代临济宗破山派禅僧,成都人,俗姓余。诞生明崇祯七年甲戌。
明永历元年(1647年),值乱入滇,寓曲靖圆通寺。
永历四年(1650年)庚寅,年十七礼沧海剃度。
永历六年(1602年)壬辰,隐居云南鸡足山。
永历十二年(1658年)戊戌,参灵隐印文于滇城新兴云集寺,不契。
永历十三年(1659)己亥,次参灵药慧宗于富民九峰山,亦不契。
永历十四年(1660)庚子,又参渠山妙随于开州永兴寺,次年偕渠山妙随至楚。渠山妙随得武冈知州吴从谦资助,开创武冈双峰山洪觉禅寺。
清康熙二年(1663)癸卯,闻灵隐印文应众请出住靖州会同洪江回龙禅院,复参灵隐印文于洪江回龙禅院,仍不契。遂离洪江,游江南。于金陵参大咸本咸,充知藏。次年,复充维那。
康熙四年(1665)乙巳,返黔,往石阡中华参天隐道崇,得印证。
康熙六年(1667)丁未,应众檀越请,出住楚之沅陵龙泉寺。
康熙八年(1669)己酉,应黔阳县令容园张公扶翼、攸县训导介子黄公飞远、前明孝廉亦庵向公文焕等众檀越请,出住黔阳龙标山普明禅寺。
康熙十三年(1674)甲寅,出住洪江回龙禅院。
小参:“若论个事,人人本有,个个不无。争奈十二时中,业识茫茫,致使当面错过。若是鼻孔端的底,管取开眼合眼,时时明见;脚跟点地底,一任东行西行,自然步步踏着。所以道,舍之不离,求之即错。错错错,佛祖到头难摸索。”
小参,喝一喝,云:“天自高兮地自厚,日月无私照林阜。堪笑一等丈夫儿,只管随人背后走。直饶足迹遍天涯,到头依旧还依旧。”
颂《女子出定》:“夜冷霜寒明月天,都来帘外打秋千。更阑沽酒不知醉,误赚婴痴入倒悬。”
颂《赵州访二庵主》:“船到江干任放行,高低深浅浪花生。纵横两岸歌声疾,风叶满蓬听不真。”
康熙十六年(1677)丁巳,开辟岑山。
康熙二十年(1681)辛酉,开辟定番九龙山。
康熙二十五年(1686)丙寅,复兴普阳天龙山普德禅寺。
康熙三十四年(1695)乙亥,善权达位法嗣善一如纯禅师远游十载,自浙江回黔,挂锡天台,师命其接管普阳天龙山普德禅寺,分半座与之。
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仍回定番九龙山示寂,世寿六十七岁,僧腊五十夏。
此外,还有曹洞宗丛林——嵩云山妙音寺,妙音寺座落于怀化市洪江区境内的嵩云山。嵩云山修竹幽篁,树木葱茏,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湘西著名的佛教圣地。
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慧光和尚于嵩云山大洪坡搭棚修行,为佛教传入洪江之始。相传慧光和尚在白虎洞与虎为伴,面壁九年修行得道,骑虎随云西去,后人有诗赞日:"丹裟驭虎随云去。"
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由愿如和尚及弟子于岭峰之下建老庵堂(嵩云寺),为今日妙音寺之前身。愿如和尚后见现大兴禅寺处,左青龙右白虎,前有两山为门,背靠群峰,凝为佛椅。叹日:"此山乃灵佛之地。"遂在此建大兴禅寺,形成上下院之格局,两寺均由老庵堂方丈住持。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3年)无意和尚入主老庵堂。明代已传至慧觉。《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年)——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慧觉曾东渡日本传法。清代中叶,老庵堂已是初具规模的曹洞宗禅宗分支丛林。
清同治、光绪年间已传至曹洞宗四十一世求缘真老和尚。求缘真老和尚于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圆寂。(墓碑现存妙音寺),后有静尘,妙性承法。
上世纪二十年代兵祸匪患连年,加之又遭回禄之灾,老庵堂殿宇寮房逐渐毁坏,原址不复存焉。
二00二年四月,比丘释登定,居士聂国珍暨四众弟子发宏愿修复老庵堂,定名妙音寺。在原址开山辟地,鸠工庀材。经数历寒暑,一座规模初具的曹洞宗丛林已展现在世人眼前。妙音寺左右群山环抱,树木葱茏,前面视野开阔,俯瞰洪江,城廓俨然。两水(沅水、巫水)围绕如一幅太级图。青山绿水,群峰逶迤。妙音寺座落其间,真乃洞天福地,人间净土。
妙音寺现已建成山门、天王殿、东西寮房、客堂、钟鼓楼等九处建筑。土地总面积120亩。计划还将兴建大雄宝殿等四大主体建筑。届时妙音寺将成为湘西最大的曹洞宗丛林之一,也将成为洪江佛教旅游新的壮丽景观。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的相貌会随我们修行的功夫转变,你真正有修行,修个三、五年之后,你拿没有修行之前照片对照一下,不一样!你功夫愈深,相貌就愈好。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