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历史遗忘的大师:西域佛学大师鸠摩罗什
2014/9/8   热度:191
被历史遗忘的大师:西域佛学大师鸠摩罗什
公元401年,西域佛学大师鸠摩罗什法师被中国皇帝以最隆重的方式“抢”到长安,那年法师58岁。在住进长安后到圆寂的11年间,鸠摩罗什法师一共翻译了几百卷的佛经。几百卷佛经在佛经总量里还算不上什么,但是论到影响,这几百卷佛经差不多改写了中国的佛教史和文化史。
鸠摩罗什法师精通印度语言,通晓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以及大乘佛教,在华时间又较长,对于汉语也比较熟悉,对于中国佛教当时的状况比较了解,知道这个地方的人群到底需要什么。所以,鸠摩罗什法师最有针对性地翻译了龙树大师的《中论》这部论后来促成了佛教宗派“三论宗”的建立;翻译了《金刚经》在中国家喻户晓,并成为慧能禅师后的中国禅宗的根本经典;翻译了《法华经》也是家喻户晓,后来促成了“天台宗”的成立;他翻译的《成实论》也成为后来成实宗的根本经典。另外,他翻译的《维摩经》《大智度论》等也是后来修习佛学者的必读典籍。在唐朝,一共有八家著名的佛教宗派,其中的六家都是因鸠摩罗什法师的译经而建立的。现在,已经感受不到这些经典的力量以及佛教宗派的影响,但是在当时,在姚秦时代一直到清朝,所谓的中国文化里,无论古代哲学还是文学等,如果能仔细检测一下它的组成成分,佛教,尤其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这些佛经,一定是占了一个很大的比例。比如,我们日常所使用的“世界”、“刹那”“智慧”等等词汇,多是来自译经文学,它不光是丰富了中国的汉语言,同时也丰富了中国人的心智和生活。尤其是唐、宋、明时期的文学、以及宋、明时期的理学等都受到这些经典的影响。可以说,没有鸠摩罗什法师的译经,中国文化将是另外一个样子,什么样子呢?肯定是没有这样多姿多彩。
就是这样一位伟人,长期以来,却受到了不可思议的冷落。这样的伟人,如果是在西方,一定有用他名字命名的地区或城市,如果是在西藏,一定是在接受着人们的顶礼膜拜,因为看看他们历史上的莲花生大师就可以知道。但是在中国,除了少说佛教信徒和个别的研究者之外,没有人知道这位布施智慧的伟人。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学佛,我们跟佛学什么?学觉悟。就是学佛的大智大觉,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这个世界,内有烦恼,外有恶缘。我们内有烦恼、有习气;外面有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的诱惑,我们的心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不觉悟、不慈悲。现在这个世间,很多人作善的念头没有了,不但自己不能修善,看到别人修善很难过,还有嫉妒,还有妨害,想尽方法去破坏、去阻拦,甚至于不怕造极重的罪业,毁谤、侮辱、陷害。我们学佛人,假如遇到这种情形,不可以被外头境界所动。绝对不要以为,“好人被人欺,好马被人骑”,不敢存好心,不敢做好事,那就坏了!我们跟佛学,魔境现前的时候,我们要禁得起考验,绝不畏惧、绝不退缩。知道我们遭遇种种困难,对我们自己本身来说,帮助我们消业障,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我们跟佛学,至少也要福德智慧现前,这才能讲得过去。福是什么?净而不染;德是什么?正而不邪;慧是什么?觉而不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