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宫—石窟


2014/9/8    热度:149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云岗石窟在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依山凿窟,长约一公里,有窟四十多个,大小佛像十万余尊,是我国最早的大石窟群之一。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兴安二年(公元453年),有名的昙曜五窟(现编号16—20窟)就是当时的作品。其他诸窟,也大多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以前。
  由于石质较好,所以全用雕刻而不用塑像及壁画。此时我国石窟还在发展时期,吸收外来影响较多,如印度式的塔柱、希腊的卷涡柱头、中亚的兽形柱头以及卷草、缨络等,但在建筑上,无论是佛殿和佛塔,从建筑的整体到局部,都已表现了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
  早期的(如昙曜五窟)平面呈椭圆形,顶部为穹窿状,前壁开门,门上有洞窗,后壁中央雕刻一座巨大的佛像,左右有侍立的肋侍菩萨,左右壁又雕刻许多小佛像。这些佛像几乎充满整个洞窟,布局相当局促,洞顶及洞壁没有建筑处理,窟外可能有木构的殿廊。数量上是最少的一种。
  后来的多采用方形平面,规模大的则分前后二室,或在室中央设一巨大的塔心柱。柱上有的雕刻佛像,有的刻成塔的形式。窟顶已使用覆斗形,穹隆形或长方形、方形平綦天花,壁上刻包括台基、柱枋、斗拱等的木架构佛殿或佛陀本生故事等。在布局上,窟内主像不过分高大,与其他佛像配合,宾主分明,因而内部空间显得广阔。窟的外部雕有火焰形券面装饰的门,门以上有一个方形小窗。
  至公元五世纪末开凿的云岗第9窟和第10窟,石窟的外部前室正面雕有两个大柱,如三开间房屋的形式。
  以上这些演变情况,我们可清楚地看到石窟-这一外来宗教建筑的中国化过程。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天然溶洞孕佛缘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后,就在都城南伊水两岸的龙门山修建石窟,经东、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的陆续经营,再加上五代、北宋的修凿,使这里成为我国著名的艺术宝库。现在保存下来的洞窟有1352处,小龛750个,塔39座,大小造像约十万尊。虽然其中60%都是唐代的,但由于前后延续近五百年,各个时代的特点在这里都有所反映,而且艺术上的造诣也较早期的更为成熟,这对于提供比较和鉴定标准方面,是很有价值的。
  龙门诸窟都未采用塔心柱和洞口的柱廊,洞的平面多为独间的方形,未见有前后室或椭圆形平面。窟内均置较大佛像。
  宾阳中洞是龙门石窟中最宏伟与富丽的洞窟,也是耗时最长(自北魏景明元年到正光四年,公元500—523年,共24年)、耗工最多(共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工)的洞窟。内有大佛十一尊,本尊释迦如来,通高8.4米。洞口两侧浮雕“帝后礼佛图”是我国雕刻中的杰作,解放前被盗,现存美国。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洞,南北宽30米,东西长35米。自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开凿,到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完成。费时三年九个月。主像卢舍那佛,通高17.14米,两侧阿难、迦叶二弟子、二胁侍菩萨、二供养人及天王、力神等都雕刻得很生动。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 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些佛友问:可以为家人煮荤物吗?为家人煮荤物是可以的,但是有一个原则,最好不杀生。你到市场去买那些已经杀好的,这样就不犯戒;如果买活的动物回来杀,那是犯杀戒,我们学佛的人不要去做。但人家杀好的你买回来,不犯杀戒,这就是佛家讲的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