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砖塔建筑的发展和特色
2014/9/8   热度:282
关于我国砖塔建筑的发展和特色
我国砖塔建筑有过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大的发展阶段是在唐代。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在商周秦汉固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有了发展。在这一时期选用砖石材料建造了大量楼阁式高塔,平面以方形为主,塔的层数增加到十三层,塔高达到五十多米,最高的有六十多米。塔的内部结构都受到嵩岳寺塔的启示和影响,用黄土做胶泥,四周砌出厚壁,内部成为空心式,各层的楼层地面采用木过梁承担楼板的结构,用木扶梯按层拆上,塔室四面开窗。
从唐代开始,在砖塔上逐渐模仿木结构建筑式样,第一层塔身直接砌出地面,不做台基和基座。塔身比较高,各层都以素面为主,不作任何装饰,个别的仅在塔檐做出简单的斗拱,各层用砖叠涩出檐。唐代用砖砌塔方法,按长身平砌,每隔五层加一层丁头平砌。砖块尺寸一般长三十六厘米,宽十八厘米,厚七厘米。外形整体轮廓同样收成刚柔结合的曲线,给人以优美的感觉。现存唐代楼阁式塔很多,散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其中西安小雁塔、香积寺塔、大理千寻塔、蒲城崇善寺塔都是很好的实例。
第二个大的发展阶段是在宋代。宋代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建筑方面已经取得很高的成就,宋代砖塔也有重要的发展。宋塔由方形改成八角形或六角形,使平面增加稳定性。外观以楼阁式为主,第一层塔身比各层高,各转角施用倚柱,每层每面为一间,每面中间开窗子,常常用槏柱,左右施壁带,斗拱比较简单,常做替木檐枋椽飞等。在各层中普遍砌出平座、栏杆。塔身基本上都是用砖雕出木结构的形象,成为宋塔显明的特征。宋代塔砖尺寸一般长三十三厘米,宽十六厘米,厚六·五厘米。宋代砖塔内部结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底层辟塔室,上部各层做成空心式;第二种各层都辟塔室,外壁、梯道、楼层三者结合在一起,全部改用砖砌。这样改变了空心式术楼层的结构,是构造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因为厚壁空心式木楼板,上下十三层,中间没有横向的拉力,塔壁极易开裂或倒塌。到宋代开始就有一部分砖塔做了这样改革:在空心之间增加横向结构,使砖塔更加坚固。宋代砌塔使用黄土胶泥,个别的开始使用白灰做胶泥,塔高可达八十多米,这又是一个大进步。陕西富县直罗宝塔、东张塔,甘肃宁县湘乐砖塔,山西中条山栖严寺塔,江西庐山东林寺塔,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
第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是在明代。明代砖石建筑有大规模的发展。全国凡是包砖城墙,绝大多数都是明代的建筑。这种方法在砖石建筑技术上是一个进步。明代砖塔以六角或八角形为主,高度可以达到八十八米以上。内部结构主要采取外壁、楼梯、楼层三者相结合,全部用砖砌出一个整体,而且按层建造塔室,取消空心式结构,全部改成“壁内折上塔室式”结构,结构上比唐宋塔前进一大步。明代塔砖尺寸增大,长三十八厘米,宽十七厘米,厚九厘米,仍用长身平砌,全部改用石灰浆做胶泥,因而使塔体更加坚实。外观方面,常常在下几层的塔身和塔橹模仿木结构建筑式样,转角部位施用垂莲柱,平板枋、大额枋的表面雕刻了一些花纹,斗栱的各种构件上的雕刻都很细致。这一整套手法成为明代砖塔的固定式样。山西永济万固寺塔、安徽芜湖东江塔、陕西高陵砖塔、延安宝塔山宝塔,都是这一时期的建筑。
在古代,仅仅使用砖、木材、黄土等简单的建筑材料,建造出大量雄伟的高层古塔,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高度水平。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为什么我们不能了生死、成道业?究其原因,没有深信因果。造恶堕恶道,受苦无边,若相信因果就不会造恶,哪怕自己有点小过错也不护短,要忏悔。想法不对,不让它相续,学佛有没有信心?这你自己可以验证。“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其后念不起”,念头不对,马上止住,断相续心,就入道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