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禅定、中国佛教史、禅宗史一些疑问再认识


2014/9/8    热度:360   

  对禅定、中国佛教史、禅宗史一些疑问再认识

  我对禅定、中国佛教史、禅宗史一些疑问再认识,由此导出现代人学佛的修行法门的抉择的一些看法,并由此引导自己的学习。
  1 临济宗的呵佛骂祖行径,与韩愈等的辟佛,及唐武宗的灭佛,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风气及佛教内部自身的一些问题是有一定关系的。
  韩愈等的辟佛,及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在一些文献中被刻意渲染以表达文献作者自身的立场,这是对事件及当事人本身不公正的。应当尽量还原历史事实,使世人能客观的认识和看待这些事件。
  2 不应当抛弃传统的禅定方法,这些是那些大宗师们早年的修习经历。由于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才能“被接引”瞬间顿悟。如果说只遵循后世禅宗所传的“看话禅”等方法为“最好的”,是不全面的。佛因众生根机开了无量法门。
  也因此,不能就说慧能是最高明的,从而扬弃神秀法融法如智先等人的禅法。
  3 大宗师们(慧能以后的)所说的是他们自己的见地或那一宗的见地,并以一定的手段接引有一定基础的上上乘根人,以明心见性。
  正如他们所说,此法非为下乘根人所设。信夫,的确匪夷所思。
  “灯录”“语录”所记载的的求学者是有一定禅定经验的人,而不是初学者。初学佛教者不要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初学佛教者学理研究的重点应放在经律论上,而不可能在语录中寻出个什么,因教理未通。这是我入手的经历所得出的结论。(没老师指导,自学歧路)
  4 教行并重,解行相应。
  5 所谓“东土有大乘气象”,似可理解为晋朝,南北朝时的汉地人文及学风有适合大乘佛学发展的土壤,故到隋唐时果然诸宗并荣。然而随着社会人文及学风的转变,这种“气象”应该说到宋代就是尾声了。同样是人,却没有唐宋时那种素质和修养了。同样的,禅宗自元明以后逐渐没落。
  故唐宋时禅宗人能依自力之法,大宗师们能大行其道,而现代的人却不是唐宋时的人(没有那种素质修养),恐怕原来的方法会大打折扣。
  所以元音老人的建议不无道理。
  我以为现代人依他力是个重要方法。所以藏密祖师预言了后世密宗将大行其道。当然自力也同样重要。
  6 了知当今世人及自己的根基。
  7 禅宗是中国化的禅(包括天台宗,是中国人的杰作),不应忽视老庄及魏晋玄学的影响,《肇论》《大乘起信论》的影响。
  8 每一宗师都是对前代有所继承,而又加入自己的观点。以致后来各宗之内,对修法众说纷纭,后人难以抉择,应仔细甄别抉择(这也是我研究佛教史的原因),他们实在有千差万别,依自己的修习经历和学养而大有区别。这是后代人学习中比较头疼的事。虽说是提倡少做文字研究,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9 对于密宗的某些观念,如双身法,实在不敢苟同。由于印度佛教史不完善的缺憾,比较难理解这种思想的起源及发展过程。但通过对中国佛教史的研究,可以类比推论,这与印度本土的人文及学风的转变有关系。
  10 学术上的争论有时是必要的。可以推陈出新,可以拨乱反正。但同样也可以破坏。自己学习看待这些历史事件时不应加入自己的主观情绪,才可作出客观评价。如若以人的劣根性来看待,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似乎过于褒贬了,只能作为评价事件的某一个方面。
  11 人格典范是重要的。
  中国人历来的一些不良特资,也被中国佛教徒带入中国佛教史中,在一些历史事件中显示出来。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宗教本身。因为人才是事件中的焦点和操作者,与当事人的修养有关。
  所以自身的人格要培养起来才好,再加加上气度,学养。
  12 南怀瑾先生的影响在大陆很大,他的一些研究可做“正史”的补充,在我自己来说不应当作为圭臬。那毕竟是讲课资料,而不是大量信息分析筛选的研究。
  正如近年一些学者指出,南怀瑾先生的书中有不完善的地方,这也是他本人再三审稿的原因吧。
  13 “禅宗是大密宗”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以大手印,大圆满而论,它们思想皆根源于印度中期佛教,甚至同源异流也可能。
  我以为,在最高原则的指导下,禅宗抛弃一些传统修行方法是中国人的思路(中国佛教发展是思路),而与各种思想方法融合则是(印度)佛教发展的另一种思路(藏密应当可看作对后期印度佛教的完全继承)。它们都是对传统佛教的发展和继承,而呈现不同的思路。
  上部座佛教的发展,先期和后期受各种思想影响而略有不同。其存在的价值不可估量,我想可以参考评价和纠正佛教在汉藏两地传播时所产生的一些思想和行为。
  14 应当对比研究。古今不同,中外不同,汉藏不同,大小乘不同,地域人文不同,人的不同,各宗的不同。
  如果从始至终只接触一门倒好,而现代的资讯太发达了,能够知道这么多好的法门。然而,这么多大师,我到底听谁的?
  抉择一门,“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一直干去,永不退悔。”(虚云),而且修法要得法才好。
  这抉择的过程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也是必要的。因为并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能遇到明师的。
  佛教史及禅宗史主要参考:
  1《中国禅宗思想历程》潘桂明
  2《中国佛教史》《中国密教史》吕建福
  3《佛法修证心要》元音老人
  4《中国禅宗通史》杜继文 魏道儒
  5《禅海蠡测》《禅话》《禅宗与道家》《中国佛教发展史略》南怀瑾
  6《中国佛教史》黄忏华
  7《中国佛教史》蒋维乔
  8《双峰禅话》净慧
  9《禅》《不尽禅河灯外灯》
  10《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陈兵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 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随缘就自在,攀缘就烦恼。攀缘是什么?我一定要这样,我一定要那样。这个“一定”,就是分别,就是执着,就是造业,找事做就是攀缘。真正修行人绝对不攀缘,决定不贪恋名闻利养。学佛的人,五欲需要,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能过就够了。而且佛法固然叫你要多行善事,可是你要知道,好事不如无事!做好事,随缘去做,绝不攀缘,否则好事就变成了好(hào))事。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