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中华茶文化必然离不开佛教
2014/9/8   热度:160
漫道中华茶文化必然离不开佛教
谈到茶,必然离不开早年的佛教,这是缘分。茶与古代僧侣寺院很早就结下不解缘。因为佛教讲究坐禅修行,思维专注,头正背直;一次打坐竟会长达数十天,难免恹恹欲睡。为了提神醒脑,消除困乏,不断喝一种叫“茶苏”(将茶和姜桂等香料同煮)的饮料;已成了他们须臾不能离的第一需要。
于是饮茶的习惯由寺院传播到社会,饮茶成风便成时尚。源远流长,始于何时,无法追溯了。而僧徒饮茶的习惯在《晋书》中有所记载,大概是东晋时佛教徒即好茶。唐宋以后,禅宗一枝独秀,他们强调坐禅以彻悟心性,因此寺院里非常讲究茶道,而且促进了饮茶习惯在民间普及。我们广东没有盛产茶叶的地方,也唯茶是好。广州茶楼林立,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叹茶”(或“孵”茶楼),一日三市,十分热闹。不过,广东人饮茶往往不在乎茶,而在乎精美的点心;至少要“一盅两件”。有时三两友好作为聚会交谈,有时一家老小趁假日到茶楼饱饱口福;甚至迎来送往,往往假座茶楼接风洗尘或饯行话别。特别使人难以忘怀的是,毛泽东当年在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此诗是和柳亚子而作,时维新中国成立前夕,正是主席日理万机的百忙之中,仍念念不忘广州饮茶的往事,可见广东人对饮茶的嗜好!
茶的故乡在中国,通过佛教的传播向海外流传。早在汉代已经传入日本,四世纪末传入朝鲜,欧洲人口味在咖啡,传入比较晚。不管怎样,世界上很多语言都通过音译以名“茶”(如英语的tea,是闽语的音译;俄语则是普通话的“茶”加个尾音),茶已经很有点名气了。因茶而出名的“茶诗”,更是盛极一时,以唐代的诗僧释皎然最为著称,留下的茶诗别具一格,有云:“……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该多别致传神!被誉为“茶神”的唐人陆羽,居山种茶,名震天下;他独创煎茶法,对茶道很有研究,撰有《茶经》三篇,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茶的专著。嗣后茶书不断问世,竟多达一百多种。于是饮茶风更盛,茶叶成为重要商品。唐建中元年就开征茶税,按市价十分取一,岁得四十万缗(一千文为一缗)。还有因茶而得名的专有名词,更是给汉语词汇增添异彩,别国无法攀比。比如斗茶、普茶、茶栈、茶户、茶旗……等等。说到茶旗,还有一段趣话,那是文人诗客给旗枪绿茶起的雅号。唐诗人皮日休有茶诗谓“茶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形容这种名茗由顶芽的嫩叶制成:“尖牙细如枪,叶开展如旗,故名。”
关于茶的沿革,也得归功于寺院僧侣。他们既然手不离盅,就必须自己动手,解决供求问题。反正寺院多建于山林荒野,天时地利,得天独厚;尤其是江南一带。因而许多位于名山大川的寺院都自种茶树,采制茶叶。陆羽就是在这种环境成为专家的。据说他出身寺院但不是出家人,小时候被僧人收养,在寺院里打杂,练成一手采制、煮茶的好手艺,后来又足迹踏遍许多名山古刹,通过采茶、制茶、品茗的实践,结识了不少擅长于茶道的高僧,并不断取前人之长,加以总结,乃成《茶经》云。当时在南方,寺院周边有条件种茶的荒地,都被僧徒开拓为茶园;如今众多的名茶品种,大多是由寺院培植的。他们不仅改良品种,还发明了用小火烘烤来焙干茶叶,使之成为现饮现冲的成品,像武夷岩茶、旗枪、龙井、屯绿、云雾茶、碧螺春等等,都是他们的遗泽,为后人造福不浅。至于制茶手艺,也是别具一格的;代代相传,形成一套科学方法,更值得炎黄子孙引为骄傲。
吃茶随性所至,要吃什么茶,本来就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成品茶中却大有讲究。它以发酵与否为其主要特征,分为截然不同品味的三大类,使老于茶道者各有所好,这恐怕要看个人品茶的习惯了。第一类,是乌龙茶,亦称青茶,福建出产的“武夷岩茶”最有代表性。这是半发酵茶,即茶叶边缘发酵,中间不发,呈“绿叶红镶边”;鲜叶经萎雕、摇青、炒揉和干燥等工序制成。主要产于闽、台、粤等地;味道浓郁,最为老年人所钟爱。第二类,是绿茶,不发酵,鲜茶经杀青、揉捻、焙干等工序制成成品茶。主要有炒青、烘青、蒸青等;按产地分为屯绿、婺绿、杭绿、湘绿;按成品形态不同而分,又有珍眉、贡熙、特针、秀眉、珠茶、雨茶等品名。这里插句闲话,“杭绿”就是大名鼎鼎的“龙井”。因为产于西湖山地中的一座龙井寺,寺里恰恰有一口四时不绝、甘冽清凉的泉水井,就叫龙井;纯属因产地命名。其特点是叶片加工后成扁平形,色泽翠绿具清香,茶汤清澈味温和,为老少咸宜的一种名茶。第三类是红茶,那是全发酵茶;它的制作比较复杂,首先把鲜茶叶经过萎雕、揉捻,发酵干燥之后制成红毛茶,再加工精制成成品茶。吃时可放糖加奶,因此老外也喜欢,大多西餐馆作为饮料供应和咖啡并列。红茶也有多种,有功夫红茶、中种红茶、红碎茶等;功夫红茶又按产地不同分滇红、祁红、川红、闽红等等。
我也爱喝茶,但不谙茶道,文中所述皆平时读书心得;“压轴”的分类部分,则大半从《辞海》引来,特此交待。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信心」和最初的「发心」息息相关,若最初发心非常坚稳,那修法道中遇到的任何障碍,都不会被定义为「困难」,你也不会因此受到阻碍。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