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生平与榜样
2014/9/8   热度:186
佛陀的生平与榜样
作者:创巴仁波切
那是个炎热、晴朗的夏日,婆罗双树上的花朵灿烂、果实累累,大地是荒野多山岩的,其间有许多岩洞,有的岩洞中可以看见蓄著纠结长发、仅以一块白色薄棉布遮身的瑜伽士,他们有的坐在鹿皮垫上打坐、有的正在练习各种瑜伽术——像是广为人知的在营火中央禅坐之类,也有正在念诵咒语或虔诚的祝祷词……。这里四处弥漫着和平、安静、与世隔绝的气氛,但也令人油然生起敬畏之感,看来像是世界还不存在之前这里就未曾改变过似地——完全的静止与无声,连一声鸟叫都听不到。附近有一条大河,但看不见渔夫;河流非常壮阔,看来至少有数里的宽度,河岸边有苦行者正在进行神圣的净化仪式,你可以看见他们在河中禅坐、沐浴。这是两千五百年前,在印度的比哈尔(Bihar)省,一处叫做尼连禅(Nairanjana)[编按:尼连禅,意译作不乐著河,为恒河的支流,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的东方,由南向北流]地方的景象。
一位名叫悉达多(Siddhartha)的王子来到这里,他有一付贵族的仪表,不久前他才摘掉皇冠、耳环以及各种佩饰,因此看起来颇有赤裸裸的感觉。他刚刚遣走了他的马与最后一位侍从,如今他将一块干净的白棉布围在身上。他环顾周遭,试图模仿其他的苦行者们,他想效法他们的榜样,因此走向其中一位向他请教修行之法。首先,他解释自己是一位王子,但他感觉宫中的生活毫无意义;他曾目睹人的生、老、病、死,也曾见过走在街上的一位圣者,使他得到启示,要追随圣者的榜样与生活方式。这一切对他而言是全然崭新的,刚开始他简直无法接受它竟然真的发生了,他仍然无法忘怀宫中的奢华与声色之娱,往日生活的种种依然萦绕心头。这就是悉达多王子——将来的佛陀。
之后,他或许并非心甘情愿地接受了眼前上师的指导。上师教授他成仙的苦行修法、教他盘腿而坐、使用瑜伽七式并做瑜伽呼吸练习。刚开始他觉得很新奇,好象游戏一样,同时也因为自己终能舍弃世俗的财富来过这种美妙的生活而感到沾沾自喜。可是,他心中对妻儿及父母的想念仍然挥之不去,因此难免干扰瑜伽的修习,但却苦于无法控制自己的心;而那些瑜伽士除了告诉他继续修苦行之外,其他则一概不谈。
这是佛陀在大约两千五百年前的经历。即使是今日,如果我们决定离开家里,放弃冷、热水澡,忘记家里的可口饭食,以及乘坐轿车的奢侈,或搭乘也被视为是奢侈的公共交通工具时,我们仍然可以找到非常类似的景象和拥有非常类似的经验。我们之中有些人可能会搭乘飞机,只不过数小时的工夫,在还没有搞清楚身在何处前,就已抵达印度;有些更富冒险精神的人可能决定搭乘便车,不过,那仍然不象是真实的,因为旅程中高潮迭起,令人一刻都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我们终于达到印度了。
或许就某些方面而言,印度是令人失望的:我们会看到部分的现代化,某部分教育程度较高的印度人的势利——他们仍在模仿英国大爷。我们一开始可能很不以为然,但也只好接受了,并尽可能赶快离开城市到林里去(这里指的可能是一座西藏佛寺或印度教的精舍[ashram,译者按:供印度教徒沈思冥想的幽静处所])。
我们可能跟随悉达多王子的先例,也可能获得与他相似的经验,但最先令我们耿耿于怀的,将是那种毫无奢侈的苦行生活。不过,我们能否从这最初几天甚至几个月中学到什么呢?或许我们可以因而对这种生活方式有所了解,但也可能因为我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国家,所以难免感到兴奋。我们想要去解释所有的事情,而在我们努力想打破语言与文字隔阂的同时,正有一场对话在我们心中进行。
其实我们仍然生活在自我的小天地里,正如佛陀所经历的情况一样,身处在一个陌生国度中的兴奋与新奇之感,恐怕几个月都不能完全褪除;我们好象对这个国家著了魔似地写家信,被兴奋与它的特异迷醉了。因此,如果你在几天或几个星期后就离去,你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不可能学到很多——如果当年佛陀离开尼连禅重返他在迦毗罗(Rajgir)的王国的话,也会发生相同的情况。
而佛陀当年却在印度苦行长老的指导下修习禅定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修苦行并奉行单一宗教法对自己并没有很大的助益。他仍未获得解答,或许只得到部分答案而已;但就某方面来说,他心中对这些问题早已有了解答,只是他仍未出脱出[见自己所欲见]的局限,进而看出事物的真实本然。因此,要走上修行之道,首先必须要克服最初的兴奋,这是第一要件——除非克服这种兴奋,否则我们什么也无法学,因为任何情绪上的兴奋都将蒙蔽我们的视线。
由于太汲汲于建构自己对生命的看法,以致于无法看出生命原本的样貌。因此,在我们尚未找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的精要之前,绝不能对任何一种宗教或政治组织做出承诺或信守奉行——给自己贴上一标签、过苦行式的生活或改变我们的穿著等诸如此类的事,没有任何一件会让我们产生真正的变化。
数年之后,佛陀决定离开。就某方面而言,他已经学到很多,觉得该是向他的印度仙人上师们说再见的时候了。在走了很远一段路之后,他来到一处地方,那仍然是在尼连禅河河畔,他选择在一棵菩提树下坐下来。他在那里停留长远达数年之久,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只吃、喝很少的食物;然而,并不是因为他认为必须修严格的苦行才这样做,而是他觉得确实必须一个人独处,自己将事情弄明白,而不只是盲从别人的做法。他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得到同样的结论,但那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不论一个要学什么,他必须有第一手的经验,不能只从书本或老师那里或单单靠遵照一套既定的模式而学得。
佛陀的这项发现是他在想法上的一大革命,他甚至否定婆罗玛(Brah-ma)[编按:婆罗玛,即梵天,意译清净、离欲。印度思想将万有的根源[梵]予以神格化,为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创造神]或上帝——宇宙创造者——的存在,他决定所有不是自己亲自发现的东西一概不予接受。这并非意谓他罔顾印度伟大、古老的传统,他主张的并不是无政府主义者所持的负面态度,或共产主义者的革命方式;相反地,他的革命是真实而正面的,发扬了革命创造性的一面,是不寻求外援、独力去体验发掘的。
佛教可能是所有宗教中唯一不以上帝的启示或对上帝或诸神的信仰为依据的宗教,但这并不表示佛陀是个无神论者或主张异端邪说。他从未争论过宗教或哲学教条的问题,而是直接切入事件的核心——如何直见真理。他绝不浪费时间做空泛的推想。
培养自己这种革命性的态度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举例来说,譬如有一天我们没吃午饭,但我们可能并不觉得饿——或许是因为我们早餐吃很多——然而没吃午饭的念头却会影响到我们。社会的架构中有许多既定的模式,使我们很容易毫不质疑地照单全收。是我们真的饿了,还是只想填满中午那段空档?这是个很简单明了的例子,然而,同样的道理也适用在自我的问题。
佛陀发现没有[我]、[自我]这种东西——或许应该说没有[是]、[我是]这种东西。他发现所有这些概念、想法、希望、恐惧、结论,都来自一个人猜测性的思惟,以及得自父母心理上的遗传与成长中的经验等等。我们很容易会将这些全部加在一起,当然,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做,一部分是肇因于教育系统的欠缺技巧——我们是依照别人告诉的去想,而不是发自内心地做真正的研究。
因此,从这方面来看,让身体受苦的苦行修法绝非佛教的重要部分,重要的是超越自己已定型的概念模式;但这并不是意谓着你必须创造一套新的模式,或刻意违反习俗,再也不吃午餐之类。我们毋须将自己惯常的行为以及在别人面前显现的样子完全予以颠覆,因为即使如此,依然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是对问题作周密的检验。
由此看来,我们常有一种欲望——或许不像欲望那般强烈,而更像是一种感觉,想要去遵从某件事;有时甚至想也没想,就被带到那里了。因此,介绍[正定(mindfulness)]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然后,我们遇事可以自我省察,得以超越泛泛之见以及所谓常识的判断。我们要学著做一位高明的科学家,对任何事都不贸然接受、对每件事都必须用自己的显微镜观测,然后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个人的结论——除非我们先做到这一点,否则没有救主、上师、加持或导引会对我们有任何帮助。
当然,我们总是会有以下的疑惑:如果得不到帮助,我们算什么?我们什么都不是吗?难道我们不要试着达到更高吗?更高的又是什么?譬如成佛是什么?证悟是什么?它们是某种东西或不是……?不过,我恐怕自己并非真正的权威来回答这些问题,我与在座每一位一样,只不过是个旅客罢了,但从我个人的经验——我的知识是像经文中的所描述的:“如恒河中的一沙粒”——我觉得当我们谈到“更高”是什么时,常是以个人的观点设想一个较大的自己;当我们谈到上帝(God)时,我们是依照自己的形象将祂想像成更伟大、崇高——我们本身的自我膨胀,而那好像是我从放大镜中看自己一样。我们仍是以二元的观点在思考:我在这里,祂在那里,唯一的沟通方式是向祂祈求。我们或许觉得有些时候可以联络得上,不过终究无法以这种方式真正沟通。
我们永远无法达到与上帝合一的境界,因为我们已经接受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一个预先设定的结论,如今只是要将那大东西硬往小容器里塞而已,然而,要赶骆驼穿过针孔是绝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另谋他途,唯一的可行之道即是回归到简单的自我省察。这并非指你要试着做一位虔诚的教徒、或是必须对邻居友善、或尽可能地多捐款给慈善机构,当然,做这些事也很不错,但重点在于:我们不应只是盲目地接受一切,然后试着将它塞入正确的框框里,而是应根据自身的经验对事物作直接的观察。
这就将我们带进了非常重要的禅定修习。这方面的困难在于:通常我们所能找到的书籍、法教、演讲等,多篇重于证明他们是对的,至于重点课题——教导如何禅修,反而较少涉及。我们对于传扬法教并不特别有兴趣,更感兴趣的是如何去身体力行,将佛法付诸实践。当今的世界动得太快,不论我们学到什么,都没有时间让我们去证明,必须拿到手立即煮了吃。因此,整个重点在于:我们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对于任何既定的传统别把它们当成具有任何魔力而贸然予以接受。由于我们的机械化头脑,使我们总想我找个只要一按电钮即可大功告成的办法。捷径是非常吸引人的,如果有某种高深法门可以提供速成之道的话,我们一定会趋之若惊,而不愿选择艰辛的旅程与困难的修习。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苦行的真正重要性:惩罚自己大可不必,但动手出力却少不得。如果我们走路去某处,我们可以对路途认识得一清二楚;但如果我搭汽车或飞机去,则像是一场梦,与没去相差无几。同样地,为了看清连续的发展状况,我们必须采取人工操作,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而在此处,纪律成为必要的因素——我们必须严格地训练自己。
在静坐修习或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缺少耐性,开始做一件事时,我们易于浅尝辄止,不肯花时间将它吃完,等经过适当的消化后再看它的后效。当然,我们必须亲自品尝它,看它是不是正牌货或对我们是否真正有益,但在舍弃之前,我们应该更深入一点,至少要取得初步阶段的第一手经验——这是绝对必要的。
这也正是佛陀发现的道理,亦即他在尼连禅河畔边静坐达数年之久,且几乎没有移动的原因——他以自己的方式禅坐,终于发现,回到世间是唯一的答案。当他达到心的觉境时,他了悟到过苦修的生活、惩罚自己并没有用处,于是他站起身来去讨些食物来充饥。
他在菩提伽耶(Buddha-gaya)附近遇见的第一个人,是一位拥有众多牛支的富有妇人,她给佛陀喝加了蜂蜜煮成的浓牛奶,佛陀一饮而尽,不但觉得美味无比,同时还感到自己的健康与体力大为改善——这帮助他日后在禅修方面得以突飞猛进。伟大的西藏瑜伽行者密勒日巴(Milarepa),也有类似的遭遇:他第一次从崖洞出来吃了一顿好饭食之后,发觉那不但使他产生出新的力量,同时禅修的工夫也增长了。
佛陀于是环顾四周,想找一处较舒适的地方坐下,但他觉得石头太硬,恐怕耐不住久坐。有位农夫给了他一捆干草,佛陀将它铺在菩提伽耶的一棵树下,然后在那里坐了下来——他已发现:想用蛮力达成一件事是办不到的,而他也是首次接受实际上并没有任何须要达成的事。他喝下蜜奶,铺好座位,尽可能使自己舒适,就在当夜,他终于成就菩提,达到圆满证悟的境界。不过,那仍有所不足,因为他尚未克服所有的障碍——他所有深藏的恐惧、诱惑、欲望,全都化做魔王马拉(Mala)向他袭来,这是我执的最后一击。
首先,马拉派他美貌的女儿前来诱惑佛陀,但没有成功;之后,又来了马拉勇猛的战士——我执的最后招数。然而,佛陀已臻慈爱(loving kind-ness,梵文maitri)之境,意即他并非因为垂怜马拉的愚蠢而对他大发慈悲——因为马拉即是他本身的投射——而是他已到达不抗拒、不排斥的境界,他完全认同马拉。根据佛经的记载,马拉射来的箭全化做花雨纷纷落在佛陀身上。最后,自我终于完全被降服,而佛陀也证达心的究竟开悟。
可能我们也曾有过类似的经验,那或许只是对清明与安宁——心的开放状态——的短暂一瞥。我们必须学习如何使它发生效力,我们应该以它为中心,将自己扩展出去;我们必须在自己周遭创造一种情境,让我们用不著说:[我是个开悟的人。]假使一个人必须做这种口头上的宣告,就表示他没有开悟。
之后,佛陀步行了约七周之久,就某方面而言,他是孤伶伶一个人,我们可以说他是个很寂寞的人,因为他是唯一见到并达成某件事的人,他知道在娑婆世界中如何处理生命以及寻找真实意义——真如——的一些答案,但是他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于是他几乎决定干脆绝口不提。
在某部经书的一首短偈中,佛陀如是说:
深沈无边际的宁静,是我寻找到的法教。然而,无人能够了解此中奥妙,我将在业林中保持沉默。
然而,不久之后,真实不移的慈悲在佛陀的心中建立起来,他看到自己具有创造适当情况的能力;一直到这时,他仍然怀有想教导别人的欲望(因为自己有所成就,他觉得应该进一步拯救世界——如果我们可以用这种说法的话)。然而,他却必须放弃拯救所有众生的念头。正当他决定离开世间重返业林的时候,他心中生起真正无我的慈悲,他不再觉得自己是一位老师、不再有要拯救众生的想法,只是想就事件发生的当时情况自然地加以处理。
佛陀说教弘法约五十年,穷其毕生从印度一端走到另一端,他不骑象、不骑马、不乘马车,而是赤足踏徧印度。我猜想如果我们之中有任何人在当时见到他或听到他讲话,一定不会像我们现在以为的演讲那样——那会只是简单的谈话而已。重要的并不在于他说些什么,而在于他所创造的整个情境,但这并不是因为他具有无比精神力量使他可以控制整个现场,而是因为他的真实与自然——正如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做到的一样。因此,不待他开口,他的法教已经传授给大家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佛经地读到天人、阿罗汉以及印度各处的各色人等,都前来会见佛陀、聆听他的法教,并且都能够领悟的原因。人们不须要问即可自动获得解答,这是一种绝妙的沟通方式。佛陀从未宣称自己是上帝或任何天禅的化身,他只是个经由某种历程而达到证悟的普通人而已;同样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至少有部分的可能性,可能达到证悟。
我们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言辞并非唯一的沟通方式。在我们尚未说出什么、甚至只说[哈啰]或[你好吗]的时候,沟通已经开始;有时在我们讲完话之后,沟通仍然在继续。整件事必须以一种非常技巧的方式来处理,要很真诚,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如此才能不落入二元对立的观念,同时,正确的沟通方式也才得以建立。
我们唯有经由个人的追求经验才能达成此一目标,单就别人的先例有样学样是无法成事的;我们必须自己踏出第一步,而不能只坐待它来自现象世界或其他的人。如果我们在家中打坐,不巧地又在闹区,虽然我们无法因为自己需要安静而让车子都停下来,但是至少可以让自己停下来——我们可以接受噪音,噪音当中也包含著安静。我们必须自己进入安静而对外无所期盼,如同佛陀所做的一样;我们也必须接受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只要我们对任何情况都不退缩,情况就永远能够成为可供我们利用的方便工具。正如经中所说:[法有益在始,法有益在中,法有益在未。]换句话说,法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基本上,情况是永远相同的。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间有没有过?过太多了,那什么叫不见?不是你眼睛没看见,不是你耳朵没听见。眼也见,耳也听,眼见耳听为何不见?心清净,没有放在心上,这个见和就同解了,同诸佛菩萨,不是叫你同一切人。同诸佛菩萨,同真心法性,叫你在这里同。不是叫众生在妄想上同、在分别执着上同,那个同不了的,那是妄。我们要跟真同,跟真心同,跟本性同,这就同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