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佛塔建筑——佛陀三德的象征


2014/9/8    热度:26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对一个信仰佛教的信徒来讲,他所供奉的对象应当具备三德,即佛身、佛言、佛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佛的身、语、意三德。而佛像、佛经、佛塔象征佛陀三德身、语、意。具备了佛的三德,才成为一个完整的供奉崇拜对象,大到寺院、小到藏民家庭佛堂,都要尽量让供奉对象完整无缺。我们徜徉在佛教世界,眼前出现的佛像、唐卡、壁画,以及宗教音乐、舞蹈、器皿……都让人眼花缭乱,但把这些头绪纷繁的事物梳理归类,无非就是前面说过的那三德。西藏工匠塑造具备三德的象征物时,出于信仰,所绘塑的佛像尺寸要合格,形态要规整,这是约定俗成的一个规矩。因此佛像、佛经、佛塔等有关佛事作品的制作必须严格统一,工艺考究。
  作为佛意的象征物——佛塔,无论是用土石材料砌筑,还是用木质材料做支架、金子包皮,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尺寸和造型塑造,当然,规范无疑是静止的。但没有规矩却又不足以成方圆。规范令其形态臻于精美,趋于精良。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 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楞严经》上佛说得很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明白了这个道理,了解了这事实真相,我们活在这世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逆境恶缘,就不会怨天尤人。为什么?自己会把它转过来,“逆境”转成“顺境”,“恶缘”转成“善缘”。我们学佛人自己要会转!如果这种本事没有学到,那我们学佛是白学了。这本事学到,真正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了,“清净平等觉”就现前了。换句话说,一切时一切处,你自自然然会随顺性德,你不会违背性德。性德是至真的、至善的、至美的,世间人讲的“真善美”有名无实,能转境界的人,那个“真善美”才是真实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