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庵及合肥老城的庵庙
2014/9/8   热度:646
三里庵及合肥老城的庵庙
据《县志》记载,在合肥老城的历史上,先后有过26座庵庙,但目前保存下来的只有一座建于唐代的“月潭庵”,拆迁后重建的“莲花庵”、“宝莲寺”,以及有名无实的“三里庵”,其他的庵庙都已淹没在历史的烟雨之中。
“月潭庵”,《县志·古迹志》记载:“月潭庵,在南门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重修,有邑人黄际会碑记,(旧志)唐建”。月潭庵在今天的桐城路上,坐西朝东,南距环城南路不足100米,北邻合肥师范附校南围墙。庵庙在解放初期被改造为民居,现仅存正房二间,内有住持一人,仍有一定数量的佛教徒在庵内举办佛事活动。据月潭庵内的大事记称,该庵原为一座规模较大的佛教庵堂。坐北朝南,有山门、大殿、观音殿、修道房四进。一进山门四间,两旁有哼哈二将;二进大殿六间,供奉释迦、乐师、弥陀三尊大佛;三进观音殿六间,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四进修道房四间;每进两旁各有厢房,合计砖木结构平瓦房三十多间。
“莲花庵”,原址在合肥一中大门外东侧,庵门向南,门前有一水池,由杨巷南边绕过水池,从西头才能进入莲花庵。庵内一块石碑上记载了莲花庵的变迁,该庵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光绪二十一年重建,是我市最早的庵庙之一。1991年长江路扩建时拆迁,后在西山景区重建,莲花庵为徽派结构,共有庵堂20间。
“宝莲寺”位于明教寺东侧巷内,前身为二郎庙,1987年因旧城改造,迁建于此,并改名为宝莲寺。山门上“宝莲寺”三个金色大字,为原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佛堂中供奉观音菩萨金身塑像。
说到“三里庵”,年龄稍大一点的合肥人都知道,在老城西部,离城三里有一座尼姑庵,故称“三里庵”。在《县志·五乡区里图》上有标注,城西三里处有一地名为“三里庵”。其遗址在官亭路以西约100米、长江西路路北20多米,庵门朝东。庵外有一块石碑,记载着三里庵的建庵历史;庵门口有一对石狮子,非常精美。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发蜀山新村、建设住宅小区时,尼姑庵才被拆除,石碑和石狮子被收存于明教寺内。据明教寺90岁的住持大师介绍,三里庵建于唐代,与莲花庵为姐妹庵,但规模不大。1998年一位王姓女居士在家里——蜀山新村32幢105室重新打出“三里庵”的牌子,赵朴初先生也为其题了名,并在门前摆了香炉,继续修行,但王老居士在今年国庆前夕谢世,三里庵也关了门,至此三里庵彻底名存实亡。
郎韬 章正
合肥晚报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得人身可贵,人身难得。人很容易觉悟,有办法了生死、出三界,其他任何一道都困难。虽然佛菩萨很慈悲,也到其他的道去教化,可是不容易;所以诸佛如来示现成佛都在人道,没听说在其他道里面示现成佛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要知道珍惜,要知道在这一生当中急疾求出离,这是懂得前后因果。佛法,不能认真地修学,人身有什么可贵?跟其他道众生,实在讲没有两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