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艺术的的生命体现——论云冈石窟的象征意义
2014/9/8   热度:467
云冈艺术的的生命体现——论云冈石窟的象征意义
聂还贵
象征,是一件事物“象外之义”的唤醒和暗示,如同芬芳对于花的意义。象征,更是艺术的关键词,是艺术包括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功能和手段,是艺术内涵意蕴的深度显现和释放。
云冈石窟,一壁凿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的石窟艺术珍品,其不仅呈现一般艺术包括佛教石窟艺术的象征指向,而且更深含丰富和无与伦比的象征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三个板快的阐释,探掘云冈石窟的象征意义,从而显象云冈艺术生命的灵动和鲜活。
一、帝王意志的象征。“令如帝身”、帝佛合一的理念和宗旨,是云冈石窟轰然问世的灵魂。云冈石窟不仅象征帝王的相貌,而且象征着拓跋鲜卑民族的精神与追求。
二、审美理想的象征。美是艺术之本。任何一种艺术品,都流动着其特有的审美品质和审美趣味,传达着创造者的美学理念和美学追寻。云冈石窟,作为“佛教艺术的精华”,象征着北魏国家和民族的审美理想。
三、民族融合的象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拓跋氏是民族融合中“手把红旗潮头立”的弄潮儿。北魏国家的建立,标志着民族融合的初步实现。云冈石窟是这一重大历史的见证,并通过雕刻艺术象征了出来。
民族融合的最深处,是文明的融合,而最后的成果,是融合的文明。不管是古希腊文明,还是古印度文明,都是民族融合的产物。一个时代的民族融合,必然成就这个时代的灿烂文明。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的融合,必然刷新一轮耀眼的文明。因为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参与融合或者被融合大潮卷入的各种生产、生活方式的扬弃过程,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信仰的、艺术的等等。落后的东西都会在融合中遭遇淘汰和遗弃,而先进的、鲜活的、生命力强盛的事物,必将得到社会的认同、接受、推广和弘扬。
云冈石窟,作为一座魏晋南北朝大融合时代的实物遗存,不仅仅是民族融合和文明融合的结晶,而且是那个大融合历史的艺术象征和永恒丰碑。
聂还贵,男,汉族,文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国家一级作家。现任大同市文联副主席。著有《雕刻在石头上的王朝》,发表《“音乐洞”之于云冈石窟的美学意义》、《云冈再发现》等文章。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同修来问,家里供的佛像、菩萨像,摆的位置,有人来跟他讲,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到底怎么办?这是魔来扰乱。他让你起分别,让你起执着,让你起烦恼,所以不能听。佛像供在家里面要供在什么地方?如果你家里面的房子很多,应当要空出一间做佛堂,供养佛;如果房间不多,就供在客厅,都行。客厅供在上方,这个上下怎么区别?坐在这个位子,每一个人进到这个房子,他第一眼看到,这个方向就是上方。这个上方就是恭敬的位置。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