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建筑文化
2014/9/8   热度:225
旅游建筑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一,建筑的本质和旅游价值
(一)建筑的本质
建筑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建造目的,运用一定的建筑材料,遵循一定的科学与美学规律所进行的空间安排,是物质外显与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
换言之,建筑是空间的"人化",是空间化了的社会人生.
建筑的本质:文化是建筑的灵魂
美学家黑格尔这样赞叹建筑艺术:建筑是对一些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与人的心灵结成血肉因缘,成为一种外部的艺术世界.建筑不仅仅是简单的土木制造,它同时还是美的创造,是意境的展现,是文化的结晶.
(二)建筑的旅游价值
1.旅游业
――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开发:核心文化内涵,道教,返璞归真,生态旅游
2.旅游者
――重要的文化艺术产品
建筑是文明的符号
(1)超越时代的精神功能
宫殿建筑:借用抽象的绘画,雕刻,反映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高度的同一性,如威严,崇高,神秘,宏伟等.具有超越时代性.
(2)历史事件的记载功能
乾清宫正大光明:皇室争权夺利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木架构
据考古资料显示,这种体系始于原始社会,在秦汉时期渐趋完善.它的基本形式是先在地上筑土为台,台上设础,础上立柱,柱上安放梁架,然后以枋连梁组成间.
种类:抬梁,穿斗和井干
1.抬梁式
又叫叠梁式,至迟在春秋时代已经初步完备.
它的建筑方法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自下而上,逐层缩短,逐层加高,到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
斗拱:
定义:斗0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0,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0.
在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部分之间,有一层用零碎小块木料拼合而成的构件,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梁枋上,支挑着伸出的屋檐,这种构件就是斗0.
梁思成认为,斗0是了解中国建筑的钥匙,其重要性有如欧洲希腊罗马建筑中的五范一样.
功能:
斗0具有独特的功能.将它用在屋檐下,可以使屋顶的出檐加大,而大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形态最显著的特征.用在梁枋两端下面,则可以减小梁枋的跨度,增大梁枋的承受力.
据考古资料显示,早在公元前5世纪,斗0就已经开始使用.到唐宋时期,其形制发展成熟,样式基本统一.
随着砖石等建筑材料的使用,斗0在屋檐下的支挑作用逐渐减小,发展到明清时期,斗0的结构作用更加减小,日益成为一种装饰性建筑构件.通过斗0层数的多少可以看出该建筑物的等级和地位.一般而言,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只有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才有资格使用斗0.
2.穿斗式
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立柱,不同的是,柱子之间的间距较密,柱子直接承受檩子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
特点:用料经济,施工简易
范围:我国南方诸省广泛使用
3.井干式
是用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累叠,构成房屋的壁体,该墙壁实际上也就是木承重结构墙.
这种营造方式虽构造简单便于施工,但耗材量大且外观亦显厚重,井干式房屋在我国分布很广,也有很悠久的历史,现在这种房屋主要在农村还有保留,使用.
各地的井干式房屋在结构和外形上又不尽相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居民们建起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房屋,如新疆地区阿尔泰山以北地区农村中建的井干式房屋,均以平顶为主,同时把泥都抹在墙里,从外表还看出木楞的形状.在云南的大姚,姚安,南桦等地还有井干式与干阑式民居相结合的式样.此外,在贵州有的村庄,也有井干式房屋.
在吉林省长白山北坡及南坡一些山林,都建设有井干式房屋.吉林长白山井干式房屋以二道白河为主,从二道白河到天池,及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也都以井干式房屋为主.
长白山地区井干式房屋均以两间,三间房为主,间宽3米,进深6米,墙壁内外均抹土泥防风.吉林地区每到冬季寒冷,一年四季冷天过多,所以井干式房屋主要是为了防寒,才在墙面上抹泥.
井干式房屋在我国及东亚,东南亚使用较广.日本名人把它叫做"校仓式",实际就是井干式,另外在马来西亚井干式房屋分布也很广,主要是井干式与干阑式房屋相结合的式样,当地人叫做"高脚屋".而美国的一些大学和某些大城市里也存在井干式房屋,至于这种房屋式样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产物,还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还需进一步考证.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中自成体系,形成了固有的艺术风格与构造特征,包括完整的木架构体系,三段式的外观特征,群体组合的配置形式,均衡对称的布局原则,美丽动人的构件造型,装饰色彩与等级的紧密结合等.
1.完整的木架构体系
2.群体组合的配置形式
3.均衡对称的布局原则
4.美丽动人的构件造型
5.装饰色彩与等级的紧密结合
6. 三段式的外观特征
1.完整的木架构体系
亲木文化情结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像中国这样,在近现代西洋建筑东渐之前,如此漫长地热衷于土木结构及其群体组合.
优点:
第一,取材方便,加工容易
中西比较:
意大利佛罗伦萨主教堂1420年动工,1470年完工;同期紫禁城1407年动工,1420年完工;法国凯旋门30年完工,同时期乾隆建造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开始于1767年,1771年完工.
第二,灵活性强
由于墙壁不负担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物具有极大的灵活性,门窗开设比较自由,并发展成精妙而独特的中国门窗文化.
第三,抗震性强,墙倒屋不塌
木材具有一定弹性,梁柱的框架结构有较好的整体性,因而木架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强,墙是隔断不承重,防御地震,
例子:山西应县释迦塔
在我国现在保存的古塔当中,应县木塔无论在建筑规模或建筑艺术上,都有特殊的地位,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以至世界古建筑中的一件珍品.应县在山西省的北部.木塔坐落在县城的西北角,原来这里是一座规模很大的佛宫寺,后来寺庙塌毁,只剩下这座原名叫释迦塔的木塔巍然屹立.
应县木塔建于辽代(1056年).外形是八角形,高达67.13米,除了石头基础外,全部用木头建造,各层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梁架,而木柱之间,使用了60多种斜撑梁,木枋和短柱,规格和手法变化多样,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使整个塔的构架联结成一个整体,既坚固,又美观.
这座塔900多年来,经受风雨侵蚀以及多次地震,战争的破坏,依然巍然耸立.塔建成200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7日,但木塔无恙;1926年阎奉军阀战争,这座塔曾中200多发炮弹,除打断了两根柱子,别无损伤.
缺点:
第一,怕火
紫禁城火灾:1421年三大殿雷击烧毁;1557年三大殿,太和门,午门等被烧毁,从明到清较大火灾24次.
圆明园火灾:1860年英法,石造宫殿,石柱,石墙;
防火措施:紫禁城,金币和金元宝,"天下太平";水缸.
第二,木结构对生态的破坏
2.群体组合的配置形式
中西对比:群体与单体
中西文化差异:群体与个性
基本单位:间
单体建筑构成庭院,形成中国庭院文化.
"群":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
汉墓画像砖中的院落:左右,左为两种院落,后边的是主人的堂屋,右边为附属建筑,灶膛,水井,仆人扫院子.
以木架构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平面布局的基本原则是以"间"为单位构建单体建筑,再由若干个单体建筑构成庭院.单体之美,只有体现为"群"的一部分时,才有价值,也只有存在于"群"中,其艺术价值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甚至可以说,"群"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太和殿的威武壮观只有在紫禁城的森严氛围中才能得以表现,祈年殿也只有在松柏浓郁的天坛环境中才有生命.群体组合使中国古代建筑远远超过了其他造型艺术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获得了极为特殊的美学风格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举例:张氏帅府
张氏帅府是"大帅府","少帅府"的合称,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寓所,位于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8号.建于1914~1939年.
这是一座由青砖素面墙围廓的中西混合建筑群,墙高3米余,四角归方.从建筑时间和使用上帅府可分为两部分,即以现存院内青砖墙为界,分东,西两院.东院是帅府的早期建筑,包括四合院,小青楼,大青楼,关帝庙,还有东墙外的赵四小姐楼,西院是后期建筑,共有砖混楼房6座.
四合院:是帅府的早期建筑.群体建筑中心,位居中轴.建于1914年至1918年.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三进院落,全院共有房屋60余间.从前门入内便是第一进院,前有门房七间,中为过道门,东为传达室,西为电话室,两侧为卫士房.东西厢房分别为内帐房,大厨房,承启处,餐厅,电工室.通过仪门(垂花门)是二进院,正房七间,中开过门.东西厢房各五间,这是张作霖属下八大处的处理公务之地.正房东间是卧室,客厅,西间是书房,仓库.东厢房北为内收发,南是秘书长室.西厢房是一般秘书办公室.第三进院是张作霖的夫人,姨太,小姐等人的居室.正房当中靠北是祖先堂,东,西,南辟三门通往东西屋和院内.东西厢房各五间对称,东为会客室,西是办公室.三进院都各有东西便门与院外相通.
小青楼在东院,坐北朝南二层楼.上下各五间,中开门,前檐出廊,青砖青瓦,为中国古式建筑,是帅府的早期建筑之一.大青楼是三层楼,坐北向南,多边形,砖混结构,欧洲哥特式建筑,青砖墙体,白色水泥抹边线,黑白相映,显得格外醒目,素雅.在东墙外路东,有一座几何形单体建筑,即赵四小姐楼 .
3.均衡对称的布局原则
均衡对称: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
庭院布局为两种:三合院,四合院.
受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和宗法意识影响,古代建筑的庭院与组群布局大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进行设计建造.
一般庭院布局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在纵轴线上先安置主要建筑,然后在院子的左右两侧沿着横轴线以两座体量较小的次要建筑相对峙,构成三合院;或在主要建筑的对面再建一座次要建筑,构成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四合院.四合院的四角通常用走廊,围墙等将四座建筑连接起来,成为封闭性较强的一个整体.这种布局便于安排家庭成员的住所,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制观念.
另一种四合院则在纵轴线上建造主要建筑,在其对面建造次要建筑,在院子的左右两侧用回廊将前后两座建筑连结成一体.这种以回廊和建筑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起到艺术上大小,高低,虚实,明暗的对比效果,同时回廊各间装有直棂窗,可向外眺望,扩大空间感.除上述各种布局方法以外,汉朝以来还有很多在纵横二轴线上都采取对称方式的组群.与四合院的建制相反,它以体形巨大的建筑为中心,周围以庭院环绕,在外面用矮小的附属建筑,走廊或者围墙构成方形或圆形外廓.历代坛庙等礼制建筑采用的多是这种布局方式.
以均衡对称方式为原则构成的古代建筑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是一个可以满足各方面用途又成为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群体的严密整体.
以北京故宫为例,它的总体布局是沿着南北轴线纵向布置起来的,以天安门为序幕,外朝三大殿为高潮,景山作为殿尾,既有主有从,又前后呼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因此可以说,中国古代大组群的建筑形象,恰如一幅中国的手卷画,只有自外而内,从逐渐展开的空间变化中,才能体味到它的美妙与精华所在.
4.美丽动人的构件造型
善于将建筑的各种构件进行艺术加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突出特征之一.以木架构为结构体系的中国古代建筑,它们的柱,梁,枋,檩,椽等主要构件几乎都是露明的,这些木构件在用原木制造的过程中大都进行了美的加工.
月梁,驼峰,撑拱,牛腿,菊花头,蚂蚱头,麻叶头;
屋顶上的鸱吻和宝顶,瓦当;
屋脊上的瓦头雕刻花草,禽兽等纹样,增加了建筑鲜活的生命感;
门窗,石礅,木柱;
总之,中国建筑从整个形体到各部分构件,利用木架构的组合,各构件的形状以及材料本身的质感等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
5.装饰色彩与等级的紧密结合
善于用色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突出特点之一,而且色彩的使用与主人的身份地位要契合.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大面积的原色,包括黄,红,青,绿,蓝,白,黑等.由天安门,午门走入宫城,进入游者视域的是碧蓝色的天空,蓝天下是成片的闪闪发亮的金黄色琉璃瓦屋顶,屋顶下是青绿色调的彩画装饰,屋檐以下是成排的红色立柱和门窗,整座宫殿坐落在白色的石料台基之上,台下是深灰色的铺砖地面.这蓝天与黄瓦,青绿彩画与红柱红门窗,白台基和深地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极鲜明的色彩感染.在山青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房屋色彩受气候,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架,柱装修,形成了与环境相调和,秀丽淡雅的格调.安徽徽州地区一带的祠堂,民舍都是白粉墙,黑色的瓦和灰色的砖,石墙脚,黑,白,灰组成了这个地区乡土建筑的主色调.浙江永嘉楠溪江自然风景区一带的民舍,用的都是当地的材料,穿斗式的构架,露出木料本色,柱间都是白灰墙,顶上盖着黑瓦,在黑,白,灰中加上赭石色的木柱,配上起翘的屋顶,弯弯的曲线,朴素而且秀丽.
彩画是中国古代建筑色彩的独特体现.明清时期最常用的彩画种类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和玺彩画:又称宫殿建筑彩画,这种建筑彩画在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画,大多画在宫殿建筑上或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之上.
和玺彩画根据建筑的规模,等级与使用功能的需要,分为金龙和玺,金凤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和苏画和玺等五种.全画龙图案的为金龙和玺彩画.一般应用在宫殿中轴的主要建筑之上,如故宫三大殿,以表示"真龙天子"至高无上的意思;画金凤凰图案的为金凤和玺彩画.一般多用在与皇家有关的如地坛,月坛等建筑上;龙凤图案相间的为龙凤和玺彩画.一般画在皇帝与皇后皇妃们居住的寝宫建筑上,以表示龙凤呈祥的意思;画龙草相间图案的为龙草和玺彩画.用于皇帝敕建的寺庙中轴建筑上;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的为苏画和玺彩画.用于皇家游览场所的建筑上,代表园林风格.
旋子彩画为清代寺庙,祠堂,陵墓等建筑彩画.苏式彩画起源于江南苏杭地区的民间传统作法,大约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流传到北方,所以取名为"苏式彩画". 苏式彩画主要用于园林建筑和住宅.这些彩画多位于檐下及室内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头上.彩画的构图密切结合构件本身的形式,图案瑰丽,色彩丰富,为我国古代建筑增添了无限美感.
6. 三段式的外观特征
就外观而言,中国古代建筑由台基,屋身,屋顶三个部分组成,称为"三段式".
台基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部分,具有承托建筑物,防潮,防腐的实用功能,弥补单体建筑物不够雄伟壮观的美学功能,还有昭示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功能.
屋身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体部分,采用梁柱式结构形成梁架,梁架与梁架之间组成"间".建筑的屋身一般由若干间组成,开间越多,等级越高.
古代能工巧匠经过长期的实践,创造出造型独特的"大屋顶",这是中国古典建筑区别于西方古典建筑最鲜明的特征.这种屋顶不但体形硕大,而且是曲面形,屋顶四面的屋檐两头高于中间,整个屋檐形成一条曲线,令原本笨重的屋顶变得轻盈活泼,好似一条充满活力的天际线,柔和而有韵律,古代文人形容其为"如鸟斯革,如0斯飞",成为整座建筑极富神韵和艺术表现力的一部分.
在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无论宫殿,陵墓,寺庙等大型建筑,还是普通的民间建筑,这种大屋顶的造型都很常见.
古人在实践过程中还创造出了形式不一的屋顶式样,包括庑殿式,歇山式,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卷棚顶:
庑殿顶:是四面坡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和一条正脊,四条斜脊组成整个屋顶.
歇山式:又称九脊式顶,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和两侧倾斜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山墙组成.
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
悬山顶:是双坡屋顶形式的一种,特征是屋面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两坡相交处有脊,这种屋顶又称作挑山.
硬山顶:是双坡屋顶形式的一种,山墙同屋面平齐,也有略微高出屋面者,两坡相交处有屋脊.
卷棚顶的特点是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前后坡相交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取向
一,天人合一的空间意识
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建筑是对空间的人为分割,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中国人一向将大自然看作自己的"母亲"与"精神家园".受到老庄哲学以及道家思想的影响,认为人与大自然是和谐相处,同构对应的.人对待天地自然,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是一种亲情的道德关系,而不是单纯的征服与索取关系.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先秦古籍诸如《易经》与老庄的著述中表现地很突出.老庄的"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归真"等哲理莫不如此.可以说,先秦之后,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一个主流,也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一种思维定势与终极追求.
基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将建筑这种人工文化看作自然的有机延伸,又将自然看作建筑的文化母体.
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中国传统建筑讲究与周围环境,格调,意境和谐融洽,不突出自己,避免造成与自然的断裂和对立.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中曾经指出:"没有其他地域文化表现得如中国人那样如此热衷于'人不能离开自然'这一伟大的思想原则.作为这一东方民族群体的'人',无论宫殿,寺庙,或是作为建筑群体的城市,村镇,或分散于乡野田园中的民居,也一律常常体现出一种关于'宇宙图景'的感觉,以及作为方位,时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
(2)室外空间的处理.
此外,基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十分重视对室外空间的处理,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美主要存在于室外空间的变化之中.檐廊,门窗,亭台楼榭以及敞开的院子交互组合,形成了虚实相映的空间意象,虚中见实,实中有虚.这种建筑风格不仅没将建筑隔绝于自然,反而将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了两者亲和的特征,赋予建筑以鲜活的生命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乃至于很多西方人称中国古代建筑为独特的"环境艺术",其中武当山尤为显著.
西方建筑则完全不同.受海洋文化影响,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西方人一贯偏于天人对立的文化观念,认为只有不断的征服自然,人类才能走向进步.因而,西方建筑文化作为一种人工文化,可以看作人对处于对立关系的自然的强制性的介入,占有与征服.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强调突出建筑本身,张显人的创造性,漠视自然,忽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意境是否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紧张.
2.宇宙观
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意识还与宇宙观念关系密切.中国人所认识到的"建筑",是一种人工创造的"宇宙".
"宇宙"的本义是指建筑."宇":屋檐.《易经》:"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宙":梁栋.从自然宇宙角度看,天地是一所其大无比的大房子,此即淮南子所言"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为宙".千秋万代,人们就在这所大房子的庇护下生活,无论肉体还是精神都受其保护.中国建筑文化鲜明地体现出"宇宙即是建筑,建筑即是宇宙"的恢宏深邃的时空观念.
古人的宇宙观念与建筑发生了有趣的同构关系.
古人仰望苍穹,发现天空中的星象以北极星为中心,其他恒星围绕它不停运转.农耕的生产方式促使人们进而将方位与季节联系起来,使浩淼的宇宙星空具有了现实而具体的意义.而且,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古人很难对星空的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他们将宇宙想象成一幅规整的图案:
天空有28星宿,分属东南西北四方,每方7宿,分别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相守,中间是紫微帝宫,即宇宙最高神北极星的居所.这幅图案乃至宇宙观对古人的建筑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帝王的宫殿.
有人因此说,天上是二十八宿布列四方,地上的宫室文化模式是,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可谓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1)尚大观念.
中国建筑起码自秦汉时起,就具有了效法自然宇宙的文化胸襟,因此一旦经济条件,建筑材料以及技术水平允许,人们就将对自然宇宙的领悟倾注于宫室的营建之中,建造尽可能恢宏博大的建筑以象征自然宇宙之大.
比较古代中外的都城面积:
大唐帝都长安城面积为84.10平方公里,是中国古代第一帝都.
公元3世纪末罗马城13.68平方公里;
公元5世纪的拜占庭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11.99平方公里;
公元8世纪末的巴格达城30.44平方公里.
唐都长安是包括中国古代都城在内的古代世界帝都之冠.
总之,几乎处处可见的古代建筑的雄大风格鲜明地表现了古人对宇宙的理解与认识.
二,淡于宗教的人本思想
人本思想:人本思想是与神本思想相对而言的,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来看待和思考一切问题.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宗教表现出了令西方人难于理解的理性与闲淡.中国人对宗教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淡泊与超然".
梁漱溟曾经谈到:"中国人是世界上唯一淡于宗教,远于宗教,可称'非宗教的民族'."这种文化传统的形成与中国宗教的发展状况有关.中国的宗教一直处于原始的状态,天地崇拜与祖先崇拜是它的核心.在中国,真正起到支配地位的并不是人对之绝对服从与崇拜的"主神".来自远古传说中的伏羲,女娲,神农,黄帝,盘古,西王母等神尽管都有一定的神性,然而在文化性格上都不同于舶来的上帝,真主与释迦牟尼这些主神.
儒家的理性精神.
在中国,儒家的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准宗教"的角色,行使了宗教终极人生关怀的功能.宗教是迷狂的,神秘的,儒学恰恰相反,它充满了理性精神.
儒家学说的最核心内容就是关心政治,注重人事,概括起来就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孔子对待鬼神采取了清醒的态度,他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竭力淡化人们对鬼神的崇拜,强调以血缘宗族关系为基础的人事伦理.儒家的崇理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人本主义的文化传统.人是宇宙万物的主宰,神仅仅是烘托巩固皇权的工具而矣.相反,在近代以前,欧洲恰恰是神本思想.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前,神是人的世界的主宰,基督教神学是欧洲封建社会的总的理论纲领,而君权与皇权相比,始终处于一种依附,次要的地位.
这种文化差异对中西方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迥异的建筑格调与品位.
中国古代建筑:人本主义建筑,弥漫着浓厚的人本精神;
西方古代建筑:神本主义建筑,充满着强烈的神的味道.
具体差异:
1.世俗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始终处于压倒性地位,宗教建筑处于从属地位.
西方古代建筑:神庙与教堂,古代中国:代表王权的宫殿,陵墓以及坛庙.政治伦理性建筑如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唐大明宫,明清紫禁城,远远超过了寺庙等宗教建筑的恢宏灿烂.
2.包括宗教建筑在内的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保持着理性的清醒,很少宗教的狂热,神秘 .
崇理的儒家精神塑造了中国人偏于宁静,安详,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与心理气质,表现在建筑上则是建筑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和现世性.且不说宫殿,民居等世俗建筑,即便是寺庙等宗教性建筑也鲜见宗教本身的茫然与神秘.
中国的寺庙建筑从整体布局到细部处理,随处可见世俗的精神.庭院式是中国建筑的国粹,原本是一种典型的民居建制,但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它成为寺院建筑的主要形制.佛寺布局一般为院落式纵向中轴对称,主体建筑由南向北排开,两侧建有配殿,正殿和配殿各自形成四合院建制,主殿殿堂采用庑殿式屋顶或者歇山式屋顶,等级分明.
而且佛寺内往往古树参天,绿意盎然,寺外青山环抱,绿水环绕,俨然一处风景绝佳的民间小院,处处体现了中国人享受生活的现实主义情怀,缺少西方宗教建筑刻意渲染追求的神秘,狂热精神.
哥特式:
中世纪欧洲12至15世纪时期的艺术风格,通常被称为"哥特式"风格."哥特"(Gothic)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野蛮游牧部落的名称.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首先用到"哥特式"一词,批评文艺复兴之前中欧及北欧的建筑样式,即把"哥特式"一词作为"野蛮"的同义语,哥特式建筑是野蛮人的建筑,当时欧洲人认为只有罗马式建筑才是正统.
哥特式教堂建筑特点:
首先在体量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录,从教堂中厅的高度看,德国科隆中厅高达48米;从教堂的钟塔高度看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
其次是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造成一个"非人间"的境界,给人以神秘感.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红尘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
科隆大教堂座落在莱茵河畔,始建于1248年,完工于1880年,前后历时630多年,迄今保存的当年设计教堂的图纸有成千上万张,堆积如山,在建筑教堂的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科隆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长144米,宽61米,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最著名,最壮丽的大教堂之一,已成为科隆城的标志.科隆教堂建在莱茵河畔的一座山丘上,上下分为5层,正面的两座尖塔高161米,宛如两把巨剑直插蓝天,蔚为壮观.中央大礼堂的穹顶高43米,四壁的窗户是用彩色玻璃镶嵌的《圣经》里的故事图案.教堂内外有大量以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故事为题材的石刻浮雕,作工精细,人像逼真,极为珍贵.每到夜间,四周的聚光灯齐明,一束束光柱射向教堂,使教堂更加显得宏伟壮丽,神奇迷人.
中国人心中没有上帝,就没有必要建造西方中世纪那样高耸入云的尖顶,不与上帝对话就不必要营造升腾的气氛,神秘的光影变幻,因此哥特式建筑直冲云霄的尖顶,教堂内部摇曳迷离的风格在中国大地上从未出现.中国宗教建筑缺乏一种从现实大地向宗教天国狂热的向上提拉之力.
3.西方崇神的意识造就了永恒的观念,使用大理石,砖等建筑材料,中国缺乏永恒的观念,使用木结构.
建筑是为崇高的神,上帝建的,保持的时间越久远越能体现人对神的敬仰和膜拜.西方遗留下来的著名教堂,神庙等古典建筑基本上都是石头建成的.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宗教的梳离,中国人缺乏永恒的观念,在建筑上形成了不求原物长存的文化观念.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木架构体系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浓郁的亲木情节在各朝各代的建筑中均有鲜明的表现.从赫赫有名的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唐大明宫,明清紫禁城到名不见经传的寻常百姓家,从刘禹锡笔下的陋室,为秋风所破的杜甫草堂到欧阳修的醉翁亭以及红楼梦大观园的亭台楼榭,毫无例外都是土木营造的世界.以土木为材的建筑容易腐烂失火,保护维修的难度较大,因此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建筑不在少数.即便如此,人们对木架构体系仍然情有独衷.
三,凸显等级的礼乐精神
(一)礼:等级
(二)乐:美学性,艺术性
(三)礼乐对建筑的影响
(一)礼:等级
"礼"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标志.在中国,"礼"是一个独特的概念,为其他任何民族所无.其他民族的"礼",一般不出礼俗,礼仪,礼貌的范畴.而中国的"礼"则是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名.在中国古代,"礼"是统治者治理国家,巩固皇权的根本.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或"礼制文化"创制于西周,并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发展,以强大的力量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心理情操与是非善恶观念.
《礼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威严不行."礼是决定人伦关系,明辨是非的标准,是制定道德仁义的规范.礼不仅是一种思想,还是一系列行为的具体规则,它不仅制约着社会伦理道德,也制约着人们的政治行为.这些规范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就是建立一种等级的思想和等级的制度,这样才能"正君臣,笃父子,睦兄弟,齐上下,夫妇有所."
礼的内涵:
等级:政治概念――忠――国家
"入则孝,出则悌"的伦理观念根植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
孝:道德对中国人人生价值,追求的影响.百行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丁忧.孝廉.
忠:岳飞
等级与伦理的关系:孝慈则忠.宗族和宗法关系在中国的长期存在,导致了"家国同构"的格局.人们普遍相信"忠孝相通,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宗法制:宗法是由原始社会末期氏族组织演变而来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组织系统,到阶级社会已经演化为一种巩固统治秩序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政权,族权的统一体.通过扩大家族统治,加强血缘约束,来维护社会秩序,是一种极其严格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政治制度.
家国同构.
(二)乐:周乐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制礼作乐",既重视以上下尊卑等级关系为核心的礼制,又不忽视与之相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即乐.由礼及乐的思想在建筑上也有表现,即在固守礼的原则的基础上,强调建筑的美感和韵味.
(三)影响
礼的影响:
"礼"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体量,装饰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礼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灵魂,是解读中国古典建筑不可或缺的钥匙.
1.装饰上
(1)皇帝有权使用龙的图案
渊源:汉武帝是第一个称自己为龙的儿子的皇帝,以后的皇帝沿袭这个称呼,称自己为"真龙天子",龙就成为皇帝的象征.
龙生九子:椒图,性好闭.
龙的起源
――蛇,鱼,虾,牛,鹰;
――恐龙或鳄鱼;
――云彩和闪电;
(2)宫殿屋脊与屋顶
仙人走兽:骑凤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龙(鸱吻):能兴云作雨的神奇动物,皇权神圣的象征;
凤:鸟中之王,凤是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凤求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狮:始传于佛教,据《传灯录》载:"释迦佛生时,手指天,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地下,唯我独尊'";4月初8.
獬豸:《异物志》中载:"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公正的象征;
狻猊:龙子之一,非龙似狮又似马,因它形象似雄狮,用作镇兽;
押鱼:海中异兽,传说它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能手";
斗牛:古代传说的一种虬龙,它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动物;
行什:长翅膀的猴脸人面.
实用功能:加固,防漏.
象征功能:消灭灾祸, 逢凶化吉,主持公道,剪除邪恶.
琉璃小兽的数量体现了鲜明的等级性:
太和殿和保和殿:9个;乾清宫,坤宁宫:9个;交泰殿,中和殿:7个;御花园的亭阁:3个.在太和殿9个走兽后面有加了一个行什.
(3)大门
皇宫版门:红门金钉;
以下官吏:绿门铜钉;黑门铁钉;
门钉数量:
皇宫大门9路9排81枚
7路7排49枚
5路5排25枚
数字中的等级:
2.颜色上
天子:丹; 诸侯:黝; 大夫:苍; 士:黄;
午门,太和门,神武门都是81枚钉.
3.城门和台阶上的等级
午门
殿试的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可以从这个门出宫;正面的东门是文武百官出入的,正面的西门是皇室的王宫出入的.掖门只有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才开,文官走东掖门,武官走西掖门,皇帝举行殿试的时候,各地进京的贡士按名次排列,单数走东掖门,双数走西掖门.
台阶:御道,黄道,两侧的台阶是文武百官走的.
为了加强"礼"的可操作性,历朝统治者制定了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将它们列入国家的法典,严格执行.唐朝的《营缮令》中规定,都城每座城门可以开三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而县城的门只能开一个门洞.帝王的宫殿可以用有鸱尾装饰的庑殿式屋顶,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只能用歇山式屋顶,六品以下官吏以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式屋顶.明朝在建国之初也对亲王以下各级官民的宅第规模,形制,装饰作出明确的制度规范.《明会典》中规定,公侯,前厅7间或5间,中堂7间,后堂7间;一品,二品官,厅堂5间9架;三品至五品官,后堂5间7架;六品至九品官,厅堂3间7架.森严的等级制在建筑上通过房屋的宽度,深度,屋顶形式以及装饰的不同式样表现出来,建筑往往成为传统"礼文化"的一种象征与标志.
乐的影响:
由礼及乐的思想在建筑上也有表现,固守礼的原则,同时强调建筑的美感和韵味.有人指出,曲面大屋顶的设计就是出于美观的考虑而创造的.从两千年前汉墓穴出土的明器上可以看到当时房屋顶上的曲线,从以后留存下来的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的建筑上,都可见这种曲面形的屋顶,从城市到乡间,从宫殿,陵墓,寺庙到住宅,民房上也是如此.民间一些建筑上,不仅整个屋顶面是曲面形的,四边屋檐是曲线的,连屋顶上的几条屋脊也是曲线的.在欧洲一些国家的乡村也有许多木结构的农舍,它们的屋顶也很大,但屋顶面和屋檐都是笔直的.美学家指出,直线是一种严肃理性的线条,曲线则是一种有生气的线条.曲线的运用一方面减少了建筑的沉重和笨拙,同时增强了建筑的神韵和活力.
古人完美的将理念(idea)和建筑结合起来,赋予建筑以灵魂和内涵,即"礼",因此说,建筑往往成为传统"礼文化"的一种象征与标志.
四,兼容并蓄的包容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积淀深厚,无所不包的文化系统.以农耕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开放精神.汉魏以来,它不断接触外来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吸收其中的优秀成果,成为自己文化系统新的因子.这种博大的胸襟在唐朝表现的尤为强烈.唐代不是一个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朝代.它广泛地从事国际交流,可谓百无禁忌.这时,儒,释,道三教并行不悖,其融合的程度达到了一个历史新水平.宋代以后,这种融合逐渐走向成熟,三教显示出一统的发展态势.中华文化这种开放与包容的特征对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中国古典建筑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
1.布局
庭院式是中国建筑的国粹,原本是一种典型的民居建制,但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它成为寺院建筑的主要形制.佛寺的中国化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布局一般为院落式纵向中轴对称,主体建筑由南向北排开,两侧建有配殿,正殿和配殿各自形成四合院建制,主殿殿堂采用庑殿式屋顶或者歇山式屋顶,等级分明.中国古代建筑的其他特征比如木结构,梁柱交错,斗0支撑,人字形的两面坡屋顶均有体现.而且佛寺内往往古树参天,绿意盎然,寺外青山环抱,绿水环绕,俨然一处风景绝佳的民间小院,处处体现了中国人享受生活的现实主义情怀,缺少西方宗教建筑刻意渲染追求的神秘,狂热精神.
2.装饰
须弥座:魏晋南北朝以后佛塔基座造型.
文化交流:在异质文化中寻找与本文化相契合的文化因子.
须弥座:印度佛教须弥山顶的佛座.
须弥山的文化特性:处于世界中心;坚固不坏的金刚山;此山入水很深,出水很高,即"妙高无比".
须弥座同样具备这三种特性,都可以满足中国古人的精神追求.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尚中,中原,中国,居于天下之中.
第二,木结构容易着火,须弥座坚固不坏,象征着永垂不朽.
第三,木结构建筑高度有限,须弥座入水很深,出水很高,提升了中国古人追求"无限"的精神意义.
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太和殿采用须弥座.
3.主题
中国的宗教建筑中并不一定遵循某一种宗教主题.道教建筑中会有佛教的神佛偶像等等.
沈阳太清宫:清朝康熙年间建造,三教同殿的宗教建筑:中间是老子,左右供奉孔子和释迦牟尼,体现了全真派"三教合一"的主张,也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
因此有人说,宗教建筑与世俗文化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恐怕只有在中国文化系统中才得以一见.
由于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外来文化来到这块土地,很快就被本土文化吸收,改造,融化.当然其间难免存在冲突碰撞的过程,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进而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本土文化的内核并没有被异化,建筑文化的本质也没有改变.
第三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文化欣赏
门阙森森的宫殿建筑
二,事死如生的陵墓建筑
三,礼制森严的坛庙建筑
一,门阙森森的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规制最高,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建筑,是当时社会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和最高体现.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宫殿名称的内涵有一个演变过程.上古时期,穴居是原始初民常见的居住方式.古语道:"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 在先秦以前,人们经常将"宫","室"连起来使用,而且,"宫","室"可以通用,均指人们居住的场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秦汉以后,"宫"和"殿"开始连在一起使用,并且具有了等级的差别,专指皇帝行使权力和日常生活的场所.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就出现了宫殿建筑.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大修宫殿,建造了气势磅礴的朝宫,它与汉三宫(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共同形成了中国宫殿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潮.此后,伴随着江山易主与王朝更替,华夏大地上掀起了建造宫殿的热潮.隋朝有仁寿宫,大兴宫,唐朝有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以及随后辽宋金元明清的宫殿,无不气势雄伟,规模庞大.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些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大多在王朝杀戮的战争中灰飞烟灭,成为断壁残垣,能够传世的仅仅是北京明清故宫和沈阳清故宫.其中北京故宫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顶峰.而沈阳故宫从它的规划布局,建筑形式以及建筑装饰几方面又充分展现了清朝早期建筑的特点,尤其是清朝建立者满族的政治文化与民风民俗,使其成为中国现存皇室建筑群中地位仅次于北京故宫的重要建筑.
在我国古代社会,朝代名称虽然不同,宫殿布局却大同小异.《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技术书籍,书中记载都城的规划时写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可以看出,都城布局以王宫为中心,象征着紫微帝宫,作为四方之极,统治天下.以王宫为中心的这种布局思想一直持续了3000多年,唐朝时期的长安城,元朝的大都和明清时期的北京城都按照这种布局思想而建.
(一)宫殿布局原则
1.前朝后寝
这项原则在周朝时已基本形成,一直延续下来.前朝在古代称为"朝政用房",后寝称为"寝居用房".从历代皇宫建筑群的规划可以看到,帝王处理朝政的殿堂总是建在宫殿的前面,生活起居以及娱乐部分总是建在后面,明清紫禁城的规划就是一个典范.明清紫禁城的前朝部分包括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以及东西两侧对称布置的文华殿和武英殿,这里是帝王政治的中心.太和殿是宫城最重要的一座殿堂,皇帝登基,完婚,寿诞,命将出征,每逢重大节日接受百官朝贺和赐宴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礼仪.其后的中和殿是帝王上朝前做准备与休息的场所,中和殿北面的保和殿是皇帝举行殿试和宴请王公的殿堂.后寝部分主要包括皇帝,皇后以及宫妃生活起居的场所,如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东西六宫,以及御花园等娱乐服务性建筑.这种合乎实际功能需要的前朝后寝的布局原则成了历代皇宫营造的基本格局.
2. 三朝五门
古语称宫殿为"九重宫阙帝王家",这种门阙森森,宫殿重重的宫殿制度形成于周朝初期.《左传》和《礼记》记载周朝的宫室制度时写道,在宫室的大门前面有阙.阙是一种高台建筑,用于登高远望,又称为宫阙,它是观察防御,揭示政令,纳取臣子建议的地方;其后有五重宫门,叫做皋门,英门,路门,库门,雉门,起到壮大威慑力的作用;后有大朝,内朝和外朝三朝.北京故宫的"五门"是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三朝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朝五门的宫殿布局在礼制上一直被后代皇帝所延续,但是在建筑形式上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又有所改变和发展.总之,这种宫殿建制不仅威严壮观,具有强大的震慑力,而且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等级和秩序精神的象征和体现.
3. 左祖右社
根据《周礼?春官?小宗伯》记载,"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帝王宫室建立时,基本遵循左祖右社的原则.宗庙的空间位置应当在整个王城的东或东南部,社稷坛的空间位置则在西或西南部,这种做法一直沿袭下来.现存的北京中山公园名为"五色土"的方形大平坛,就是明朝永乐年间营造北京时建的社稷坛.
4. 中轴对称
作为古典建筑的重要代表,宫殿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中轴对称.古人尚中观念在宫殿营造上得到严格执行,重要建筑从南至北依次排开,布局严谨,秩序井然.明清紫禁城的前朝三大殿,后三宫以及重要宫门,广场均分布在中轴线上,附属建筑位于两侧,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古代社会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唯我独尊.
(二)宫殿的文化内涵
1. 宫殿建筑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是否进入文明阶段的衡量标准之一
根据目前文明史学界形成的共识,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是否进入文明阶段有三项衡量标准,即文字,青铜器和宫殿.据此,我国早在4000年前就已经迈入文明国家行列,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文明古国.
2.宫殿是皇权的象征
作为建筑,宫殿除了具有最基本的居住,办公,游乐功能之外,还具有重要的象征功能,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是最高政治权威的表征.这种思想最早来源于汉代未央宫和长乐宫的建造.这两宫建于刘邦和项羽楚汉相争的年代,气宇轩昂,雄伟壮观.刘邦从前线归来,勃然大怒,斥责负责督建的丞相萧何:"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 "萧何不慌不忙答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可见古人早就知道宫殿建筑需壮丽宏大以显示皇天之重威,历朝历代的宫殿尤其是明清的紫禁城所要表现的正是这种一代王朝的无上权威与宏伟的气势.
3.宫殿反映了鲜明的等级观念
从建筑装饰上看,这种等级制十分明显.细心的游客会观察到,故宫屋脊上有数量不等的琉璃小兽.这种走兽装饰的最高等级规定是用9个,各有其名,即龙,凤,狮,天马,海马,獬豸,斗牛,狻猊,押鱼.紫禁城前三殿中的太和殿和保和殿屋顶上用的是9个,后三宫中的乾清宫,坤宁宫用的也是9个;交泰殿,中和殿地位稍低,用的是7个,太和门地位重要,用的也是7个,地位稍低的乾清门用的是5个;御花园的亭阁上只用3个.宫殿建筑的重要大门用的是一种木板门,上面有一排排的门钉,这些门钉最初是用来固定木板的钉子头,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装饰,并成为区分建筑等级的一种标志.明代规定,皇宫建筑的大门用红门金钉,以下官吏根据级别大小分别用绿门,黑门,用铜钉,铁钉.门钉数量上也有等级的规定.皇宫大门的钉最多,9路9排共81枚钉;往下依次是7路7排49枚;5路5排25枚.一副简单的板门记载着专制社会的等级制度,社会思想如此明显地反映在建筑装饰中,实在令人为之一叹.
4.宫殿受阴阳五行观念影响较大
阴阳五行说影响着宫殿的布局和规划.阴阳五行说是阴阳说和五行说的合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观念,反映了古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看法.阴阳说最早在《易经》中有所体现,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哲学思想,泛指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事物,如天地,日月,男女,数字的正负等等,阴与阳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元代在各地还设有阴阳学官,专门负责观察天文,星卜,测定宅地方位以及趋吉避凶等事物."五行"是指构成物质的五种元素,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将金木水火土构成世界万物的五行说,改造为天人感应和天道循环论.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基本的世界观和宇宙观,阴阳五行说对宫殿的规划布局和建造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外朝为阳,内寝为阴的原则,形成了前朝后寝的布局;根据数字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原则,在外朝修建了三大殿,后寝建造了乾清宫和坤宁宫,交泰殿是清中叶1798年补建的.阳宅风水理论的影响也很大.这种理论认为,住所建造在背山面水的地方最吉利,山挡风,水源好,日照充足.而紫禁城不具备这样的自然条件,于是人工营造了一个背山面水的阳宅格局.在紫禁城的北面,利用挖护城河的泥土堆积了一座高达42米的景山,营造了背山的吉祥格局.又从护城河中引出水流,自宫城的西北角流入宫中,经过武英殿,太和门,文渊阁,南三所,东华门等重要建筑和宫门前,到东南角又流入护城河,形成建筑前面临水的佳境.河道弯曲如带,也称为"玉带河".玉带河不仅具有风水作用,也有排泄雨水,供水灭火的功能,它横贯太和门前,无疑也增添了环境的意趣,加强了广场的艺术表现力.
二,事死如生的陵墓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实物,目前保存下来的很少.曾经显赫一时的宫殿建筑如今大都荡然无存.相比之下,古代的陵墓建筑因为多为砖石结构,且埋藏于地下,反倒基本保留下来.据统计,至今地面有迹可循,年代可以确认的帝王陵墓有100多座,其数量之多,技艺之高,享誉中外.在这类建筑中,除了陵寝本身外,还有为数众多的雕刻,绘画和碑帖文字,它们与建筑融合在一起,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一份丰富的遗产,也形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一)陵墓形制的发展阶段
1.方上――秦汉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早在夏商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君王陵墓区.这时帝王陵寝的陵区规划,陵园建筑,陵墓形制以及随葬制度已经初具雏形,经过2000余年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基本定型.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动用70多万苦力,前后耗时38年,斥巨资修建了始皇陵.秦始皇陵封土采用方上形制,顶部平坦,原高约115米,现存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陵体四周筑有两层城垣,内城四周共长2525米,外城周长6294米.始皇陵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我国古代陵寝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这座陵墓"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目前,秦始皇陵尚未开掘,文献记载始终是一个谜.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发掘了始皇陵兵马俑坑.这些威武雄壮的"御林军"气魄宏大,阵势宏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不仅是震惊中外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同时也是驰名中外的古代文化遗产.
汉承秦制,墓室深埋地下,累土为方锥形去其上部,作为陵体,形状酷似覆斗.陵园前开始出现神道,两侧建有石雕刻和石建筑.汉代帝王陵墓以武帝茂陵规模最大,冢高46.5米,周长240米.汉代陵墓是保留至今的唯一一种汉代建筑类型,出土的画像砖,画像石以及明器,为今人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大量形象资料.
2.以山为陵――隋唐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时期,在陵墓建造上比前代更加追求陵冢的高大.为了显示雄伟壮观,防止盗墓和水土流失,唐太宗开创了以山为陵的先河,选择有气势的山脉为陵体,开凿墓室.平面布局是在山陵四周建筑方形陵墙围绕,四面建门,门外立石狮,四角建角楼,神道顺地势向南延伸,两侧的石人石狮比前代增多.这种利用天然山势环境,加以人工规划而建成的庞大陵区,确实更能体现出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的心理取向和一统华夏的强大意志.
3.宝城宝顶――明清
明十三陵是一个庞大的皇陵区,位于北京昌平县以北的天寿山南麓.除朱元璋的孝陵和代宗景泰陵以外(葬于北京西的金山口诸王墓地),明朝13位皇帝的陵墓都在这里.
朱元璋开启了有明一代的统治,其孝陵的封土形式及布局也成了明清两朝皇陵的标准格式.孝陵没有模仿唐代的以山为陵,而是采取"宝城宝顶"的建制,既威严肃穆,又防止雨水冲刷,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陵墓前有长长的神道,神道上依次排列着大金门,石碑,石柱,文臣及武臣,直到棂星门.进门过金水桥到达陵墓中心区,在由南至北的中轴线上分布着大红门,0恩门,0恩殿,方城明楼,宝城.十三陵延续这种建制,集中建造在一起,各陵既各自独立,又有共同的入口和共同的神道,组成一个统一的既完整又有气势的皇陵区.目前,除万历皇帝的定陵于1956年发掘以外,明朝皇陵都没有发掘.
清朝皇陵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入关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沈阳建造了福陵和昭陵.入关后,在河北遵化县建造了清东陵,葬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等五帝及其后妃,在河北易县建造了清西陵,葬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帝及其后妃.这两座陵区承袭明制,各陵既独立又相互联系,陵区拥有共同的神道,有隆恩门,隆恩殿,明楼,宝顶等一系列地面建筑,地宫深埋宝顶之下.清代陵墓与前代不同之处是开始为皇后另建陵墓,慈禧太后的普陀裕定东陵,无论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装饰的精美程度上,还是装饰主题的寓意上,既超过了作为皇后应该享用的标准,也超过了一般的皇帝陵墓,确实是她生前穷奢极欲和权倾朝野的真实人生写照.
(二)陵墓建筑的文化内涵
1.事死如生
走入帝王陵墓的地宫,仿佛就置身于帝王的宫殿.地宫虽然深埋地下,是帝王以及后妃百年之后的居住场所,然而受"事死如生"文化传统的影响,生者要按照死者生前的生活居住情形为死者安排冥间的一切.地宫的建制模仿宫殿,大部分墓室明显分为前后两部分,前边相当于堂,后边相当于室,用来放置棺木.如明神宗定陵地宫的墓室由5个高大的拱券石室组成,分为前殿,中殿,后殿和东西配殿.后殿相当于室,中殿相当于堂,前殿相当于庭,两个配殿相当于房和厢.帝陵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象征着朝中位列两侧的文武大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宝座上的古代帝王憧憬着自己的政权统治与日月同辉,希望在冥间继续生前豪华的生活,威严浩大的地宫及其内部种类繁多的明器和价值连城的随葬品都是这种思想的见证.
2.厚葬之风盛行
古代中国是一个礼制盛行的国家.守孝,祭祖是中国儒家礼俗中的头等大事."何谓孝"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厚葬是表示生者对死者忠孝的一种重要方式.厚葬以明孝,通过埋葬死者来规范生者的行为举止,强化忠孝等级和伦理观念.历史上很多明君如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等都提倡薄葬,但在整个古代社会厚葬的风气始终都很浓厚.这种传统甚至延续到当今社会,这与中国几千年的礼制传统不无关系.这种风气为我国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建筑遗产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同时也引来了持续不断的盗墓之风.众多陵墓在不同时期遭到程度不同的破坏,有的甚至遭到致命的洗劫,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为后人了解消逝的历史建筑文化与工艺艺术设置了障碍.
3.深受堪舆学说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帝王非常重视自己的陵墓选址.堪舆学说民间称为风水学说,对陵墓地址的选择影响重大.这种学说认为,选择好地,则子孙荫福,选择坏地,则祸患无穷.《葬书》中提出:"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选择阴宅最理想的环境是背靠祖山,前景开圹,有流水自山间流来,呈曲折绕前方而去,朝向是坐北向南,形成一个四周有山环抱,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良好环境.目前已知的陵墓建筑除北宋位于河南巩县的陵墓以外,大多建在这样的环境中.
4.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同宫殿一样,古代陵墓建筑也是重要的政治性建筑,具有鲜明的等级性.陵墓的方方面面都印上了等级制的痕迹.社会等级不同,死后使用葬具的规格差别很大.根据《礼记》记载,"天子之棺四重,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不得僭越.陵丘形状也有具体规定,比如秦汉时期,只有帝王才能用方形坟丘,一般贵族官员只能用圆锥形坟丘.石像生的数量也有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可制石人,石羊,石虎各两件,四五品官员只能制石人,石羊各两件,六品以下则不得制.相比之下,皇帝陵墓的石像生一般都在10对以上.唐朝帝王陵园中的石像生初具规模,如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中,神道长3公里,两侧整齐排列的石像生有朱翟1对,石马及牵马人5对,石人10对,石狮1对,充分显示了帝王的威严与权势.
三,礼制森严的坛庙建筑
坛庙建筑显然是一种礼制建筑,是因古代中国社会严格的宗法礼制而生的建筑.远古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经常遭受灾害和野兽的侵袭.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此难以做出科学的解释,将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护.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了供奉祭祀这些神灵,建立了大量坛,庙,祠堂等形式的建筑.
种类:
1. 祭祀天地
祭祀天地等自然神灵是古人生活中一项至关重大的活动.
人类早期生存的威胁大多来自狂风暴雨,闪电雷击等自然灾害.人们相信"天"是至高无上,操纵一切,无所不能的主宰,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各有其神,支配着作物的生长和人间的祸福.因此,祭祀天地山川等自然神灵很早就成为早期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国家形成之后,君王或帝王宣扬君权神授思想,将自己比作天地之子,受命于天统治百姓,增强政权的合理性,强化自己的政权统治.祭祀天地因而成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王朝重要的政治活动.而且发展到后来,成为统治阶级的专门权利.《礼记》中规定,"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诸侯只能"祭山川,祭五祀",平民百姓祭祀天地的活动则是越轨的非礼行为.
为了表达对天地诸神的崇敬与膜拜,历朝统治者在都城中都建造了相应的建筑,定期举行祭祀活动.根据礼制关于郊祭的原则,以及古代中国的阴阳哲学,形成了祭天于南,祭地于北,祭日于东,祭月于西的格局.郊外远离城市的喧嚣吵闹,增加了祭者的肃穆崇敬之情.流传至今的祭祀天地山川的建筑有北京的天坛,社稷坛,山东泰山的岱庙,湖南衡山的南岳庙,陕西华阴的西岳庙,河南登封的中岳庙以及山西浑源的北岳庙等.
代表:北京天坛
北京天坛在各种祭坛中规模最大,建筑规制也最高.祭祀性建筑主要包括斋宫,圜丘,祈年殿,神乐署,牺牲所等.古代的能工巧匠使用形象,数字以及色彩等手段确保天坛不仅在物质上满足祭祀的要求,还在精神上实现帝王的祭祀需求.古代中国人相信天圆地方之说,因此,在天坛建筑中,圆与方的形象被大量运用.圜丘坛中的"九"文化体现了阴阳学说,反复使用九和九的倍数,与《周易》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说法相合,暗示皇帝乃"九五之尊".天坛的多数建筑都使用了黄色和蓝色,象征土地和苍天.这些象征元素的使用,再加上坛庙中栽种的大量青松翠柏,共同营造了一种肃穆,崇高和神圣的意境,表达了后人崇敬和怀念的情怀.古代匠师高超的建筑艺术,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2.祭祀祖宗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宗法制度始终是国家统治的基础.自上至下重视血统,尊敬祖先.这种依靠血缘维系人际关系,家族利益乃至国家一统的宗法观念渗透到古人的思想意识中,从帝王的祖庙到庶民的祠堂无一不是宗法制度的物质象征与必然产物.皇帝祭祀祖先的场所是祖庙或称太庙.按照"左祖右社"的营国规定,历朝历代都将太庙建在宫城的左方,在王城中占据重要位置.而且《周礼》中还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屋室为后".说明了宗庙在国家社稷中的重要地位.祭祀祖先的正殿位于中轴线上,面阔11间,重檐庑殿屋顶,坐落在3层石台基上,这与紫禁城前朝三大殿,长陵的0恩殿,天坛的祈年殿规格相同,说明祭祀祖先是封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周礼》规定:"古者天子7庙,诸侯5庙,大夫2庙,士1庙,庶人祭于寝."明朝以后,普通百姓有了专门祭祀祖先的场所,称为祠堂或家庙.祠堂是祭祖的圣地,祖先的象征.朱熹《家礼》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如果遇上灾害或者外人盗窃时,"先救祠堂,后及家财".显然,祠堂具有关乎宗族命运的神圣地位.在中国南方地区,诸如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祠堂大多是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前为大门,中卫享堂,后为寝室,加上左右廊庑,组成前后两进两天井的组群建筑.祠堂的功能首先是供奉和祭祀祖先,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其功能得到不断扩大和延伸,成为族人举办婚丧嫁娶,娱乐庆典以及宗教活动的场所,是本地居民的社交场所和社会活动中心.
祠堂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是维护礼法的一种制度,是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精神象征.通过祠堂的建造规模,建筑形象以及装修装饰,能够显示宗族在当地的社会地位与权势.目前,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祠堂主要有广东陈家祠堂,安徽的胡氏宗祠以及江苏的瞿氏宗祠,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祠堂古老的建筑风格和卓越的营造技艺.
3.祭祀圣贤
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诞生了很多圣哲先贤,人们为他们建庙立祠,表达钦佩崇敬之情.这类纪念性建筑种类繁多,包括儒家贤哲庙,将相良臣庙,文人学士庙等等.它们分布的范围最广,涉及的对象最宽泛.除了帝王或政府下令修建之外,很大一部分都是民众自愿所建..这类礼制建筑较为重要的有山东曲阜孔庙,山西解州的关帝庙,四川成都的武侯祠,杜甫草堂以及杭州的岳王庙等.这些对大众开放的祠庙,保存了许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以及绘画碑刻,不仅成为当地文物的集中地,还是游客了解某一地方历史沿革,风土民情的最好方式之一.
四,功能各异的建筑小品(学生自学)
建筑的群体性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点,一种建筑群除了有殿堂,门楼,廊屋以外,还有很多体量相对小巧的建筑与之相配,称为建筑小品.如宫殿最外面常看到的牌楼,建筑群大门口的华表,影壁,坛庙前面的香炉,日晷,铜龟等.在整座建筑中,这些建筑小品虽然不是主题与中心,但无论在物质功能还是环境艺术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同的建筑小品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而且又因为各自独特的形态成为游客观赏的对象.
种类:牌楼,影壁,华表,香炉,日晷,铜龟
1.牌楼 ――衡门
材料:木牌楼,石牌楼,琉璃牌楼;
功能:
标志性牌楼,大门式牌楼则
纪念性牌坊,装饰性牌楼
四柱三间
兴城文庙牌坊:兴城,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电影《吉鸿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是明代所建,三进院落,保存较完整.
2.影壁――照壁
"萧墙","祸起萧墙"
建筑材料:砖影壁,石影壁,琉璃影壁,木影壁
位置:门外,门内,大门两侧;
实用功能:屏障,增加美感;
精神功能:风水观念:曲线形,S形;灵魂观念;
构成:壁顶,壁身,壁座;
壁顶:庑殿,歇山,悬山,硬山;
壁身:装饰;
壁座:须弥座;
紫禁城宁寿宫九龙壁:乾隆
山西大同九龙壁:明代朱元璋子朱桂的,最大,长45米,高8米,厚2米,9龙,莲花.
3.华表:
谏鼓和谤木;尧舜禹
结构:柱头,柱身,基座;
承盘露:汉武帝,仙人承接露水长寿;
朝天0;类似于犬的神兽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菩萨是以度众生为修行,为诸众生作不请之友,我们要学菩萨,就要尽力去帮助别人,不但人有求于你,你要帮助他;没有求我们的,我们也要主动去帮助他。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