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佛教的财富观 三、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 2、出世修行 少欲知足


2014/9/3    热度:393   

济群法师:佛教的财富观 三、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 2、出世修行 少欲知足

 

  作为出家僧人来说,如果倾向于出世解脱,就应奉行少欲知足的生活准则。早期的原始僧团,佛陀要求比丘们依四依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坐、穿粪扫衣、吃腐烂药。除此而外,出家后所能拥有的,不过是三衣一钵而已。因为出家就意味着对世俗生活的放弃,对物质享乐的放弃,从而排除一切干扰,将整个身心安住在对佛法的体悟中。

  从修行的角度来说,简单的物质条件更容易使人保持内心的单纯。凡夫最大的特点就是心随境转,今天的人为什么心特别乱?就是因为生活环境太复杂了,物质享乐太丰富了,使我们不知不觉地沉溺于声色刺激中。

  所以,佛法提倡的出世修行,是以俭朴的生活方式为原则。我曾去法国的梅村参观,那是由一行禅师主持的禅修中心。虽然法国的现代化程度很高,但梅村营造的氛围却简单而又自然。因为修行是为了断除烦恼、熄灭妄想,在俭朴的生活环境中,物欲刺激相对要小得多,干扰也相对要少得多,心自然就容易静下来。

  而奢华的生活,对财富的过多占有,都会使我们的贪著越来越大,妄想越来越多,从而对修行构成巨大的障碍。尤其当我们缺乏相当的定力时,更需要以简单的生活来减少物欲,借助环境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心。

-----------------------------------------------------------------------------------------------------------------

相关链接

佛教的财富观(目录)

更多汉传佛教文集

----------------------------------------------------------------------------------------------------------------

济群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济群法师佛教问答

济群法师佛教文章大全

济群法师佛学视频在线播放及下载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菩萨六度第三条就是忍辱,忍辱决定有好处。我们受了人家的欺负、侮辱,不必怨恨,冷静地去想想,他来害我,为什么不害别人?一定是我们过去生中有过节。他来害我,我心里明白,这是我受报,我们的帐正好到这里就结了。心开意解,这个结化解了,没有怨恨心,我来生也不报复他,他也不再找我麻烦,帐了了,这是真正有智慧的做法。如果受别人侮辱、陷害,心还不平,还怀恨在心,这就是恶的种子、恶的业因,将来遇到缘,就是遇到适当的机会,一定报复。这个报复绝对不会报复得恰到好处,总是过头,生生世世都过头一点,累积的时劫久了,那就不得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