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文化对我国茶叶发展的作用(下)
2014/9/8   热度:189
论佛教文化对我国茶叶发展的作用(下)
◎沈佐民
--------------------------------------------------------------------------------
(接上期)
2、佛教的发展促进了茶叶加工技术的提高。
“高山出名茶,高山出好茶”,这与我国佛教寺院大多建立在高山和僧人们的精心研究、制作是分不开的。唐、宋期间以及各个朝代,由于饮茶已在各大、小寺庙里风行,僧人们在念经和坐禅的同时,为了使饮茶的品味更高,加上朝廷对贡茶的需求,促进了茶叶栽培和加工的进一步的发展。唐代的贡茶院或贡焙,是每年专事督造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贡茶的处所,其地点就设在顾渚的“上吉祥院”内。上吉祥院,南朝陈时原建于武康,贞元时为把贡焙附在一个大的寺庙,特把吉祥寺从武康迁建顾渚。6我国的寺院不仅需要茶叶,而且也生产茶叶、研究和宣传茶叶。我国的茶圣陆羽从小就是由寺庙收养长大的,他对茶叶最初的了解和兴趣也是从庙中获得的。7《茶经》中较为系统的记载了唐朝及其之前茶叶加工的技术和过程,为后人对茶叶加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随著佛教的昌盛,僧家采制茶叶的规模也相应扩大。加之精采巧制,形成各种各样的茶叶,其品质风格各异,如有的茶其外形圆如绒球,或条索如眉;汤色红艳透明,或黄绿清澈;香气幽雅清高,或馥郁鲜浓;滋味甘甜爽口,或浓强收敛。泡入杯中如“刀枪云集”,似“龙飞凤舞”。
松萝茶的制法最早记载见于明代罗廪《茶解》中。“松萝茶出休宁松萝山,僧人大方所创制。其法,将茶摘去筋脉,银铫炒制。今各山悉仿其法,真伪亦难辨别”。这里明确指出了松萝茶产地,但由于其它山场仿制,已真假难分。其二“家孝廉兄有茶圃,……所产茶,实用蒸法如山介茶,弗知有炒焙揉挼之法,予理鄣日,始游松萝山,亲见方长老制茶法甚具。8
杭州灵隐寺佛茶是驰名江南的佛门名茶,这种茶叶是由寺院里僧尼亲自栽种、管理、采摘、炒制的。灵隐佛茶叶形扁平、光滑、翠绿、整齐,一经冲泡,汤水碧绿清爽,香气四溢,经久不散;而且具有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明目聪耳、沁人心肺之功能。杭州灵隐佛茶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用水亦很特殊,泡茶的水是著名的韬光泉水。水是从北高峰半山腰间的韬光金莲池中用中间凿空的长长的毛竹,一根连一根引到灵隐寺的。这种韬光泉水,清冽甘美,矿物质相当丰富,丝毫不亚于号称“天下第三泉”的虎跑水。用此泉水泡茶更是锦上添花,真可谓“名茶名水,双美俱备”。
四川蒙山茶,据传是用汉代甘露寺的普慧禅师亲手所种的“仙茶”加工而成的,是茶中的珍品。据《名山县志》记载:蒙顶茶产于名山县一千五百米的蒙山顶上,其茶叶品质汤清色碧,片片匀净,犹如雪花纷纷,好似绿雾结顶,尝一口,幽香扑鼻,沁人心脾,被人们称为“仙茶”。到唐代时,蒙顶茶又列为“贡茶”,并在山顶上建立了“皇茶园”,派专人看守,此茶专供皇帝使用。到了北宋末期,蒙顶茶被誉为“天下第一茶”。
福建的武夷岩茶,相传最初是由唐宋的武夷寺僧人采制。江苏的碧螺春,据说最早是在北宋时,由洞庭山水月僧人采制的“水月茶”演变而来的。浙江普陀山的佛茶,景宁惠明寺的惠明茶,临安天目山禅源寺的天目青顶,余杭径山寺的径山茶,天台万年寺的罗汉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君山白鹤寺的君山银针,吉祥寺的贡茶紫笋等等,最初都出自佛门。“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大概这就是名茶与佛教天然因缘吧!9茶,因其自性高雅,常被用作待客佳品,甚至被奉为取代酒的祝天祭祀圣品。茶与僧人相伴成趣,茶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3、佛教促进了茶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佛教对茶文化的发展与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茶文化的内容,据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斌先生统计,至唐代计有一百三十三人共写了茶诗三百九十一首。第二是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行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特别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第三是佛门的茶事活动为茶文化发展、品茗技法提高、规范茗饮礼仪等都有很大的帮助。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前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诗云:“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揭,不如吃茶去。”10
饮茶与佛教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古书记载唐宋的古寺里都设有“茶堂”、“茶寮”,僧人们都在这里讨论佛理、禅道,切磋论经,招待施主宾客,啜饮香茗,法堂中左上角悬挂著「茶鼓”,击鼓招集众僧饮茶。宋林逋《西湖诗春日诗》中的“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和《宋诗钞》陈造的诗句“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锗斫城”,描写了茶鼓声下寺院的幽雅意境。
饮茶需心平气静,讲究井然有序地啜饮,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净、安逸。参禅要澄心静虑的体味,讲究专注精进,直指心性,以求清逸、冲和、嶷纲幽寂。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茶事过程中,如碾茶时的轻拉慢推,煮茶时的“三沸水”,点茶时的提壶三注和啜饮时观色、闻香、品味,都包涵了体味领悟自然的真谛,并以此领悟佛性和超凡脱俗的意韵。唐代轰动一时的禅宗“赵州吃茶去”,正是茶禅一味的体现。“吃茶去”说的是河北赵州有一柏林禅寺,寺中一高僧名叫从念禅师(778-987年)人称“赵州”。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乎?”答:“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答:“不曾到。”赵州又说“吃茶去!”后院主问:“为何到也‘吃茶去’,不曾到也‘吃茶去’?”赵州又说:“吃茶去”。赵州对三个不同者均以“吃茶去”作答,正是反映茶道与禅心的默契,其意在消除常人的妄想,即所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不论来过还是没有来过,或者相识与不相识,只要真心真意地以平常心在一起“吃茶”,就可进入“茶禅一味”、“茶禅一体”的境界。正所谓:“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静心境;唯是清净心境,方可自悟禅机”。11
四、 中华茶文化随同佛教文化一同传到国外:
中华茶文化因其特定的内涵,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而越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也越具有世界性。中华茶文化在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不断地影响著这些国家的饮食文化。我国的“茶禅一味”、“茶禅一体”的文化思想和哲学观念与佛教、饮茶一起传到国外。美国威廉.乌克斯编者的《茶叶全书》(1935年出版)记载“茶树栽培和饮茶习惯广布于中国和日本,乃由于佛教僧侣推广,僧侣以茶节欲。”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我国与新罗国(今朝鲜)的往来比较频繁,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十分密切。唐朝时与新罗国通使的往来,有记录的就有一百二十次以上,是来往最多的邻国之一。新罗人在我国唐朝主要学习佛典、佛法,研究唐代的典章,有的人还在唐朝做官。因而,唐代的饮茶习俗对他来说应是很亲近的。新罗的使节大廉,在唐文宗太和后期,将茶籽带回国内,种于智异山下的华岩寺周围,朝鲜的种茶历史由此开始。朝鲜《三国本纪》卷十,《新罗本纪》兴德王三年云:“入唐回国大廉,持茶种子来,王使植地理山。茶自善德王时有之,至于此盛焉”。到了宋代,新罗人也学习宋代的烹茶技艺,在参考吸取中国茶文化的同时,还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茶规和茶礼。12
唐代(八世纪当时日本的奈良初期),日本僧人高僧最澄禅师和空海禅师到中国天台山国清寺留学,回国时带回茶籽栽种于日本滋贺县;宋代(十三世纪当时日本的镰仓初期),日本荣西禅师两度留学中国,回国时带回了许多经书与茶种,并在日本开辟了茶园,后编著了《吃茶养生记》一书,将饮茶与修禅结合起来,在饮茶中体味清虚淡远的禅意,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此书后来成为日本茶道的理论依据。13
京都紫野大法寺一休和尚的高徒村田珠光根据荣西的“吃茶养生”的观点,在一休师父和赵州禅师“吃茶去”思想的启迪下,创立了日本草庵茶道。到村田第三代弟子千利休时,为适应民众反对内乱、祈求和平的愿望,提倡和、敬、清、寂,将茶道的禅意推向一个新阶段。今天“茶禅一体”的思想在日本得到了发扬光大。
佛教与茶叶生长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茶佛融通,茶禅一体,茶禅一位,已被佛家和民众认可。佛教通过茶事活动来使僧人不眠不发,修身养性,大彻大悟。茶叶的栽培、加工以及茶叶文化在寺院和僧人的精心研究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对弘扬中华茶叶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推进精神和物质建设有著积极的作用。■
参考资料:
【6】陈宗懋《中国茶经》608、607、608页,1992年上海文化出版社。
【7】朱自振《中国茶经》608-609页,1992年上海文化出版社。
【8】詹罗九《中国茶经》148页,1992年上海文化出版社。
【9】陈椽《中国名茶》1989年中国展望出版社。
【10】【11】于观亭《中华茶人手册》257—258、261页,1998年中国林业出版社。
【12】东方茶网2001-12-22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这个世间人,心量很小,嫉妒心很重,容不得人,看到别人有好处,自己心里就很难过。你发心学佛,你周围的这些人,看到你想学好,心里很难受,想方法障碍你,想方法陷害你,这个事情很普遍,到处都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心里就嫉妒、难过,这个毛病是众生无量劫以来都有的,不要教的,与生俱来的。佛法教给我们随喜功德,随喜功德是对治嫉妒,懂得随喜功德,懂得成人之美,就能把嫉妒的障碍打掉。随喜是什么?是成人之善,成人之美。看到人家做好事,我们生欢喜心,不但生欢喜心,我们还要尽心尽力地帮助他,这就是随喜。大家要晓知道,我有能力,我帮助他;我没有能力,我生欢喜心,他有多大功德,我得多大功德。他修那个功德好辛苦,我得来毫不费力,这个要有智慧!在世间人心量很小,我们要示现大心量;现在世间人都不能包容,我们要表现能包容,我们要做好样子给人看!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