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水陆画
2014/9/8   热度:406
鲜为人知的水陆画 青海省乐都县碾伯镇西来寺的珍稀绘画艺术棗“水陆画”,距今已有400年历史,被认为对研究明代宗教艺术、美术、服饰、生活等各方面的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1996年经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但由于缺少保护经费等原因,长期以来,这些珍贵的艺术品一直锁在银行金库中,鲜为人知。 鲜为人知的水陆画 据青海省乐都县西来寺文物管理所所长白万荣介绍,水陆画是古代寺庙中举行水陆法会时,在水陆道场中悬挂供奉的一种宗教人物画。由于与水陆法会密切相关,这种绘画艺术一度随着水陆法会的消失而销声匿迹,半个多世纪以来,水陆画已鲜为人知。 水陆道场的全称叫作“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又称“水陆法会”、“悲济会”等,是中国宗教(佛、道、儒)活动中最为隆重的法事活动。传说南朝的创立者梁武帝在梦中得到神僧启示,醒后得到禅师指教,始创水陆仪轨,最初在江苏镇江金山寺举行,此后中断多年,一直到唐代咸享年间(公元670-673年),经西安法海寺神英禅师依仪修斋,才复行于世。 据介绍,水陆法会的盛行是从宋代开始的,并成为战争结束后朝廷经常举行的一种追奠超度阵亡士兵、死难民众的经忏法会,借以安抚民心,祈求太平。宋、元、明、清时期,水陆法会在民间最为流行。法事一般以七昼夜为期,多时可达四十九昼夜,参加法事的僧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规模盛大。而水陆画则成为举行水陆法会时必不可少的“宣传画”,它的悬挂幅数依法事规模而定,多则二百幅,少则七十二幅、三十二幅。法事活动结束后,寺院就会把它们严密地收藏起来。 白万荣说,水陆法会分上下两堂,上堂供挂诸佛、诸天、菩萨、园觉、声闻、祖师、明王、护法、罗汉等诸人事像;下堂为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六道、龙王、阎王等一切亡过入六道轮回的鬼魂。此外,还有道教和中国民间信仰的本地神:三清、十二真君、二十八宿、八仙、河海大地、儒仕神仙、城隍土地、善恶诸神等像。因此,水陆画可以说是集儒、释、道三教题材绘画之大成且纷然杂列的一种艺术创作。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清代晚期,水陆法会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寺院文化活动并渐渐消失。由于人为破坏和南方地区潮湿炎热气候的影响,水陆画也日渐稀少,目前仅在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尚有遗存,因此鲜为人知。 西来寺水陆画--明代民间艺术珍品 位于青海省乐都县碾伯镇的佛教寺院--西来寺,创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这里保存着24轴建寺后不久绘制的“水陆道场”卷轴绢画,保存十分完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和明代艺术珍品。根据考证,这24幅水陆画中,有明代作品20幅,绢本,清代作品4幅,纸本,均出自民间艺人之手。 据介绍,这24轴工笔水陆画,长、宽分别在150厘米、80厘米左右,共绘有儒、释、道三教人物故事78组,各种人物502身。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反映“神界”的,包括佛教系统的诸佛菩萨、明王尊者、护法韦陀等,神道的日月星辰、三官大帝、风雨雷电等,还有属于各色人等的帝王太子、后妃宫嫔、将帅士兵、贤妇烈女等像;另一方面,水陆画还有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画像,如饥荒饿殍、桥梁路倒、投河落井、客死他乡、兽咬虫伤、马踏车辗、别妻离子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白万荣说,在风俗画、神像画、道、释宗教画、历史故事画、水陆画、寺庙壁画、年画、书籍插图等明代民间绘画艺术中,水陆画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人物之众、服饰衣冠式样之多、颜色之丰富多彩,均为罕见。 青海省考古所所长许兴国曾经这样描述西来寺水陆画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人物体态、服装衣饰线条的流利婉转、着色的鲜明调和、色彩鲜艳而不妖冶、笔力劲健步而不雷同,更重要的是作者能在一幅画上表现几种不同的情调和生活,善于用同幅对比的手法,给人以极其鲜明深刻的印象,所以其感染力非常强烈。” 白万荣说,青海省的水陆画与现仅存于四川、甘肃等地的水陆画相比,绘画达到了相当水平,是水陆画中的上乘之作。而又有谁能想到,创造这一艺术杰作的,竟然是一些不知名姓的民间艺人。他说,由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民间绘画艺术十分活跃,民间画师数量很大,正是他们成就了这一不可多得的艺术。 仔细打量这些水陆画,不难看出这些民间艺人高超的绘画技巧。它们描绘细腻,人物栩栩如生,神态逼真,阵容大,热烈而肃穆,用笔纯熟,色彩和谐。白万荣说,这些画不仅反映了明代高超的绘画艺术水平,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代民间绘画在当时所谓的“士大夫所不欲挥毫而世人喜之者,皆工匠为之画”,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现实生活中创造历史、创造文化艺术的见证。 据了解,目前存放于西来寺的水陆画已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被认为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和明代艺术珍品。 锁在金库人未识 白万荣说,西来寺水陆画自绘成之后,一直由寺院收藏,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曾流落于市井。拥有者不懂文物保护常识,手摸日晒,给水陆画的保护带来了不利因素。据说当时西来寺的水陆画共有三箱,近百幅,而目前留存下来的仅有一箱24幅。 新中国成立后,乐都县文化部门发现了这批文物,暂存于乐都县文化馆。1958年,为妥善保护这批文物,文化馆将水陆画送往青海省博物馆保存。1981年3月,乐都县文管所成立,于次年收回水陆画,保存于西来寺。1992年,水陆画送借青海省博物馆展出,在归还时,由于工作人员将文物放在小车后备厢里,经长途颠簸,致使3件文物多处受损,令人扼腕。2000年4月,乐都县博物馆发生馆藏文物被盗案件,为水陆画的安全起见,24轴水陆画暂藏银行金库。 白万荣说,青海西来寺水陆画历经近四百年的保藏、悬挂、流传、熏染,其中90%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保护这批珍贵文物,1983年,经国家文物局推荐,水陆画在四川省博物馆装裱一新。负责这次装裱工作的,是曾受训于“荣宝斋”的技师何锡福、曾受聘于张大千的技师刘绍候和他们的徒弟康建国、廖定一四人。他们集四人之力,用近三个月的时间,终于使这一批古画焕然一新,散发出更为迷人的艺术风姿。 据了解,尽管水陆画对佛教史研究、儒释道三教融合研究、信仰民俗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国美术史研究、戏剧史研究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由于资料和数量珍稀、宣传和保护意识不足等原因,20世纪初期,一些来华传教士将部分水陆画带到国外,目前,加拿大、日本等国对水陆画的研究已走在中国前面。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对于水陆画的研究还很滞后,研究文献少而又少。 白万荣说,以青海而言,从事水陆画研究的人屈指可数,再加上省外也很少有人知道青海的水陆画,所以省内外之间根本没有学术交流活动。同时,由于缺少保护经费,这批珍贵的水陆画只能长期存放于银行金库。白万荣一直想出版一本有关水陆画的画册,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水陆画,但也由于经费问题一直不能实现。 白万荣认为,作为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文化遗产,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因此,他希望在相应的保护工作跟上以后,能将水陆画接回西来寺,并在适当的时候举办展览,使这一艺术珍品能再现芳容,让更多的人欣赏。
专家认为,作为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文化遗产,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因此应重视对这些水陆画的保护和研究,使这一艺术珍品能再现芳容,让更多的人欣赏。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平时忍辱是消业障,好事让别人,辛苦自己承担,这个消业障、增福慧,比什么都快。一切人事物的磨难,都是在帮我们消业障;我们要欢欢喜喜地承受,绝对不起嗔恚心。吃亏是福。肯吃亏,以前的业障就消掉。这一生中,绝对不得罪任何人,绝对不与人结怨;业障消除,才能往生。你真正懂得“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这才是真正消业障。欢欢喜喜地接受一切业障,临命终时,就没有病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