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雕塑史


2014/9/8    热度:1514   

清朝雕塑史
  雕塑
  (一)陵墓雕塑
  清代皇帝陵墓石雕及宗教寺庙神像雕塑,在京城与重要佛教胜地盛行。
  皇室贵族与各地官绅修建的寺院所造神像,大多采用喇嘛教造像格式或显现出喇嘛教成分。
  雕刻装饰多见于京城皇宫、王府、寺观坛庙、州府衙署、祠堂、官宅豪第门前,这一时期的小型玩赏性雕塑、工艺品装饰雕塑从明代发展而来,变得更为发达繁荣。
  由于清代统治者要加强和显示统治的力量和威仪,重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宫殿建筑及与建筑相关的雕塑,出现了一批代表性雕塑,现存以北京地区为主的大型雕刻代表了这一时期雕刻的艺术水平。故宫天安门前石狮、太和门前铜狮、乾清门前鎏金铜狮,与建筑相映相衬,但由于用途和象征意义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气势和造型特征。乾清门前的舞狮较太和门、天安门前狮子轻巧、活泼;从另一方面看,其体量感略显不足,装饰性过多。汉白玉栏杆柱头石狮虽形体较小,却有很强雕塑感,又加精雕细琢,浑然一体,有敦厚、庄重的意味。
  北京周围邻近地区,狮子雕塑都有相似的风格,虽形体有差异,但多作蹲踞之态,大头阔口、身躯粗壮。除此以外地区所出石狮无京城石狮的雄壮之势,但有其各样的灵动之趣。如河南、陕西一带有一种 朝天吼 ,其身躯上仰,昂首向上。闽粤一带流行近似 布老虎 样式,头与躯干明显转折,额、眼、鼻、口在同一立面上。
  故宫内各个宫殿前有各种取意祥瑞题材的雕塑品,如太和殿、长****前铜鹤、铜龟,储秀宫前铜鹿、铜龙,慈宁宫前铜麒麟,翊坤宫铜青鸾,御花园鎏金铜麒麟等。虽多不及各种材质所制狮子气魄大,但各寓祥瑞寓意,并且造型各异。如龟的造型,在写实的基础上神化使之头部像龙,颈、足各有鳞片,两肋加火焰纹。此类雕塑品不仅具有装饰作用,同时还具有功能各异的实际作用,如铜鹤、铜龟,背部均有盖可启,可盛香料,具有薰香作用。
  清代帝陵前石雕数量多者以太祖努尔哈赤福陵、太宗皇太极昭陵、世祖福临(顺治)的孝陵、世宗胤禛(雍正)的泰陵为代表。福陵神道两侧排列石雕驼、马、狮、虎四对。昭陵神道两侧排列石立象、卧驼、立马、麒麟、坐狮、獬豸六对。其中一对立马名曰 大白 、 小白 ,具有与唐太宗昭陵六骏相近之意。此二马小肢粗壮,劲健有力,不施鞍■缰索,夸张胸部肌肉,其手法朴实洗炼,有人评其不仅为清代,甚而为宋以来所有骏马雕塑中的佳品。
  孝陵神道有石刻十八对,为清帝陵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者,其石雕题材、数目和布置方式与明十三陵中的长陵相同,其中文官着满式官服,胸佩朝珠,双手捻珠,身材矮胖,面露笑容,与历代陵前石刻人像庄严肃穆表情不同;武将着满式盔甲,左手按剑、右手下垂,与历来武官双手按剑于体前格式不同,此为独特之处。另外,细部雕刻精磨细琢的特点突出,尤以孝陵东侧景陵的文武官员为典型。文官朝服上的龙珠、鹤、海浪与彩云等纹饰,武官盔甲上的甲片与图案,垂于脑后的发辫,面部刻划整体感与精神气魄等多表现出谨毛失貌的通病。
  清代官僚坟墓前也设置石羊、石虎、石马与石人等,与明代同类坟墓一样,同时石人无论文武都未作满族装束,说明当时汉族官僚汉民族心理作用之大,也同时说明清代雕刻工匠沿袭了明代雕像的旧规。
  (二)宗教雕塑
  清统治者入关以前,已接触西藏喇嘛教,十七世纪初清太祖努尔哈赤礼遇关外传教喇嘛,清太宗皇太极进一步同西藏五世达赖建立联系。入关以后,世祖福临于顺治九年(1652年)请五世达赖进京册封,此后西藏进一步融合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世祖福临和世宗胤禛封禅,福临曾召请著名禅师入京说法,胤禛与禅僧来往密切。圣祖玄烨常临驾名山巨刹,题字赋诗,以示对佛教的尊崇。清代宗教雕塑主要有三种形式:汉式、汉梵融合式、喇嘛教式。汉式处于主导地位,而汉梵相杂造像不太普遍,喇嘛教式仅限于北京及满、蒙、藏等信仰喇嘛教地区。
  乾隆七年(1742年),内阁总管仪宾的工布查布编译《造像度量经》。
  以皇帝名义颁布执行,严格规定佛教种种礼拜偶像的姿态、服饰、比例、尺寸、座子及背光等。在此规定中,制作材料的使用如黄土、棉纸、砂、木头、麦糠、铁钉、油、铁丝等,都有标准数量。此规定作为官私工匠制作 佛像 的规范,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这一方面是历代塑像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成为阻碍工匠创作自由的障碍。
  清代佛教雕塑中,石刻作品较少,石刻造像缺乏如木雕、泥塑、脱胎等专业化的 佛作 工匠。佛作与民间工匠关系密切,专职工匠来自民间,此名称始见于明代,属御用监,由内务府管辖,清时沿袭此称。清代末年,此行如同虚设,多由民间 佛像馆 承办营造之事,苏州、宁波、温州等地工匠以制作民间佛像驰名。
  1。罗汉
  清代禅宗盛行,因而罗汉题材的雕塑遍布各地寺庙。当时以五百罗汉著称的寺庙有河北承德的罗汉堂、北京碧云寺、江苏苏州西园寺(戒幢律寺)、武汉汉阳归元寺,云南昆明筇竹寺、四川新都宝光寺、广州华林寺等,除昆明筇竹寺外,基本上都反映了时代特征。创建于元代的北京碧云寺,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增建罗汉堂,堂内五百罗汉为木雕金漆像。建于明代的苏州西园寺于同治、光绪间(1862- 1908年)重建,罗汉堂以四大名山雕塑为中心,呈田字状分列五百尊泥塑贴金罗汉像。汉阳归元寺始建于清顺治(1644- 1661)初年,后世陆续重修,寺中五百罗汉约为晚清时作品。四川成都宝光寺始创于东汉,至明代寺废,重新修复。两寺五百罗汉均为泥塑贴金。上述罗汉起卧坐倚、老少腴瘦、喜怒哀乐等形体神态各异,心理与表现亦不同,避免了衣饰、道具的使用,但其中仍有面貌、姿态、动作、表现以及衣衫线条等不同程度的公式化、概念化处理。
  从全国现存遗迹看,富有创造性,能令人产生强烈印象的五百罗汉当推云南昆明筇竹寺。筇竹寺在昆明西北十余公里的玉案山上,相传建于唐贞观初年。筇竹寺不同于一般寺庙在罗汉堂集中安置五百罗汉,而是将之分置大雄宝殿西壁及梵音阁、天台来阁中。罗汉布局比较自由,人物间疏密聚散极为讲究,动态变化多端,或动或静,或俯或仰,或斜或正,或举步欲走,或回身返顾,无一相同;有的分层列坐,有的环立,有的配置于塑壁之上。置于塑壁之上的罗汉所成场面壮阔,罗汉分乘各种鸟兽虫鱼或直接涉于水中,互相产生联系,或促膝论道,或互相致意,或窃窃私语;服装也有变化,除袈裟僧衣外,多见右袵宽袖大衣,与普通世俗服饰比较,表现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面貌,虽然塑作人物或披风帽、着短褐,或衣装边沿彩绘以花纹,甚或人物脸部以毛发作须髯。
  清统治者对道教的尊崇显然比对佛教逊色,道教只是作为一种传统宗教在民间流行。道教神祇上至 玉皇大帝 ,下至 土地公 ,都可以认为是人间各级统治者的神圣化,只是相对佛教而言,在世俗人物的塑造、夸张上不及佛教罗汉的程度,且数量较少,保存不多。清代保存至今的白云观为历史悠久的道教寺观,原为唐代天长观。全真教代表人物丘处机曾在元太祖成吉思汗时受到礼遇,尊为长春真人。现存丘祖殿中丘处机泥塑像以及八大弟子塑像和其他殿堂如玉皇殿中玉皇大帝像、真武殿汉祖天师像、文昌帝君像、老律殿七真人像、三清阁三清像等,都不及各地造像活泼生动。
  2。喇嘛教造像
  喇嘛教式造像以北京雍和宫、承德避暑山庄普宁寺为代表。雍和宫规模宏大、造像丰富,具有浓郁喇嘛教色彩,最初为胤禛登极前的府第,后于乾隆九年改为喇嘛庙,称黄教上寺。作为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喇嘛庙,其中的女性造像具有很强的女性特点,如讲经殿大白伞盖佛母、绿度母,永佑殿中菩萨形无量寿佛铜像,均为藏族雕塑家塑造,多为宽肩细腰、天庭饱满、明眸樱口、秀面细颈。其他造像则不同程度具有怪异色彩,如东配殿中大威德金刚,三头三十八臂;正中龙首、怀抱一女神;左首为地狱主,头为龙头,脚踩一牛;密宗殿时轮金刚为三头二十四臂,拥抱三头六臂的女神。最广为人知的是乾隆年间制作的置于万佛阁的大弥勒菩萨立像,像为白檀木雕刻制成,高18米,埋于地下8米,直径8米,可称为清代佛教造像杰作。河北承德普宁寺大乘之阁的木雕千手千眼观音像,与雍和宫万佛阁大弥勒菩萨立像并为姐妹作。此木雕观音造像与寺建时期大致相当,其像由松、柏、榆、松、椴五种木料拼合而成,高22。23米,腰围15米,重约110吨,此像头顶1。2米高无量寿像,像侧立善财、龙女,可誉为我国所见的古代最大的木雕像。但实际上喇嘛教神像中更多地反映喇嘛教内容和教义的则是 阎曼德迦 、 阎摩 、 护法神 、 欢喜佛 一类小型鎏金铜像。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世间一切众生都有恐怖,生老病死是恐怖,天灾人祸是恐怖,生活的逼迫是恐怖,精神、情绪的不安是恐怖,恐怖的事情太多太多!别人有恐怖、有不安,我们能够保护他、帮助他,这就叫“无畏布施”。他心安,他不害怕了,离开一切忧悲苦恼,凡是这一类,都叫做“无畏布施”。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