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亭显善庙的龙须茶
2014/9/8   热度:276
八角亭显善庙的龙须茶
武夷山乡土文化研究会 邹全荣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武夷山,宗教文化景观很多。八角亭显善庙是武夷山活跃的一个佛教场所,至今流传着庙茶:咙须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因其所处八角亭村,所以民间大都称其为八角亭龙须茶。
八角亭显善庙龙须茶历史悠久,虽然与一个神奇的传说有关,但实际上龙须茶是因它的制作工艺独特而出名。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崇安县令陆廷灿对武夷茶产地及品种进行了分类, 《续茶经》中载述:“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洲茶名色有莲子心、白毫、紫毫、龙须、凤尾等类。”由此可见,龙须茶迄今已有近300年历史。八角亭茶树多种植在土壤肥沃的园地上,茶树长势旺盛,芽梢长而肥壮,适合精制龙须茶。龙须茶工艺独特,成品既是名茶,又是美观别致的工艺晶。清代崇安县令陆廷灿在《续茶经)中对其采制方法也作了简明的叙述:“摘初发之芽一旗未展者,谓之莲子心。连枝二寸。剪下烘焙者,谓之凤尾龙须。”
龙须茶也是八角亭显善庙的庙茶,旧时常用于庙会祭祀活动。因此,每到茶期庙里制作龙须茶时,需一些强壮劳动力来帮工。萎凋、杀青等重体力劳作就由僧人承担了。僧人们能把握好萎凋和杀青工序,深知此工序是形成龙须茶品质的前提。僧尼将采回的芽梢薄薄地摊晾在竹席上,放置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或先在室外进行日光萎凋后再行自然萎凋。当叶片呈半柔软叶片呈下垂状态、叶面光泽消失时,清香透露,即为适度。用手工杀青后的茶叶要乘热揉捻,揉至叶卷成条,茶汁外溢即为适度。因龙须茶讲究造型,工序独特,理条扎束是一道心细手巧的工艺,这道工艺大都是由显善庙里念经用斋的尼姑来完成的。她们精心地理条、扎束,完成了龙须茶造形的关键过程。扎束技术的好坏和速度的快慢,左右着龙须茶的品质风格。
僧尼们先将经摊凉、茶汁尚未干的揉捻叶,一一理直,整齐平放在竹匾上,分上、下两层,长的茶条放下层,短的放在上层,一些短碎的茶梗和叶片,也被巧妙地夹在上下层之间,然后两端用红色或绿色的彩丝线绕扎,用剪刀将基部修剪整齐,再将两把合并。为什么要合并呢?民间认为龙须与凤尾恰似九龙窠龙哥哥与八角亭凤凰姑娘的配偶,因此用两束茶捆成一札,再用另一彩色丝线扎紧。用五彩线的寓意,也就是为了强化龙须茶的神奇色彩。制作中的茶叶,有微散开的,恰似凤尾。于是一束茶中,都具有“龙须凤尾”的形状。扎好之后的龙须茶,要马上进行烘焙工序。烘焙温度掌握得不妥,就会直接影。向龙须茶的外形色泽、内质和干湿均匀程度。龙须茶是以低温烘焙为主,烘焙中还要多次摊凉回潮,然后补火包装。
清朝后期,八角亭显善庙的龙须茶由于产量骤增,它已不仅仅是庙茶了。龙须茶成了与武夷岩茶媲美的工艺茶,汕头、潮州、福州等地的茶商来武夷山采购龙须茶,看重的是龙须茶的工艺美,因而龙须茶也成了民间的礼品茶。龙须茶在各地茶市上大量流通,促进了八角亭龙须茶的规模经营。如今,武夷山八角亭的茶农们,仍沿袭着龙须茶的加工旧制,具有传奇宗教文化特色的八角亭龙须茶,又迎来了生机,它将与武夷岩茶一样香飘海内外。(摘自《福建宗教》2009.1)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诸佛菩萨看九法界众生,是看他的性。性是法性,这相是法界相。相有差别,性没有差别,所以从性上看,一切众生皆是诸佛如来。众生把体性忘掉,完全着相,“这是佛,那是人,那是畜生”,这着了相,着相就不见性。迷失了自性,这一迷,一切都迷!迷里面才生是非人我,才生贪嗔痴慢,真性里头没有这些东西。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说得好,自性里头本来无一物。我们迷失自性,这才堕落在虚妄之中。我执法执、是非人我、名闻利养、贪嗔痴慢,都是妄想里面变现出来的,自性里头确确实实没有这些东西。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