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戏曲艺术简介


2014/9/8    热度:514   

  佛教戏曲艺术简介

  一切宗教,其仪式的原始型态多带有戏剧的成分,最早系以献神为目的,后渐演变为布教的手段。然佛教的发展与此稍异,在原始佛教及小乘佛教时代,本着“断绝烦恼,厌离官能”的主旨,排斥一切华丽的戏剧歌曲;到大乘佛教时代,乃积极采用叙事诗及传记文学体裁,并且制作戏曲于寺院中演出,甚至于将经典以当时的戏剧形式表现。如《法华经》、《维摩经》等形式,即可能系依印度十种戏剧形式中的vya^yoga所形成。真正在佛教戏剧中居首位者,系马鸣所作《舍利弗之所说》(S/a^ri- putraprakarana),此亦为印度戏剧文学的最初作品。此一作品,在公元1911年中亚出土的贝叶写本中被发现。该剧原有九幕。内容以舍利弗、目犍连改宗归依释尊的故事为骨干。又相传为戒日王所作的《龙喜记》(cNa^ga^nanda )五幕剧也是著名的佛教戏剧。在近代印度文学中,诗圣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所作《舞者的供养》(Nat!i^rpu^ja^)、《真陀利》(Chan!d!a^lika^)二部戏曲,也都是取材自佛教的作品。

  在我国的汉6 文化圈中,虽然盛行大乘佛教,但是僧侣的生活及观念,往往有偏向小乘的倾向,故甚少以戏剧作为布教的手段。然而从元杂剧至明、清传奇之戏剧发展过程中,逐渐有与佛教相关的作品产生。其中,著名的有“布袋和尚”、“忍字记”、“唐三藏西天取经”、“劝善金科”、“归元镜”、“弥勒记”、“四面观音”等。此外,京戏中的“西游记”、“目连救母”、“白蛇传”、“天女散花”(梅兰芳卷于《维摩经》)、“摩登伽天”(尚小云取材自《摩登伽经》)等剧,亦颇受欢迎。

  除了汉族佛教之外,西藏地区的佛教界,也发展出风格独特的“藏戏”。这是西藏之跳神舞蹈改编而成的戏曲,具有强烈的因果报应理念,是佛教信仰与戏曲混融的文化结晶。此外,在云南的傣族文化圈,也发展出以南传佛教教义为中心理念的戏剧,谓之“傣剧”。此剧有歌有舞,具有傣族文化的独特风格。至于在电影与电视界,自佛教故事改编而成的戏剧,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台湾,亦常见其例。如释迦、观世音、唐三藏、慧能、济公等人的故事,都曾被电影或电视界所卷编入戏剧之中。

  在日本的古典戏曲中,于圣德太子时代传入的伎乐及舞乐,与民间的散乐结合,乃使寺院的祭仪活动逐渐戏剧化。此外,能剧、文乐(木偶剧)、歌舞伎剧亦常以佛教故事、佛教思想或赞颂佛德为表现题材,如日本最伟大的戏曲作者近松门左卫门之三十篇歌舞伎脚本中,即有约半数作品与佛教有关。十六、十七世纪时,新兴商人阶级抬头,根据传记、开山缘起所创作的戏曲亦蓬勃发展。然自德川幕府采取锁国政策后,商人或一般民众的意志消沉,又因寺院僧侣的堕落,逐渐失去民众的尊敬,故当时的戏曲多以破戒无惭之僧侣为主角。如“延命院日当”、“十六夜清心”、“法界坊”等剧即为此类作品。至德川末期,戏曲中已渐乏佛教精神。明治维新后,一度濒临溃灭的佛教重新振作,遂促使戏曲呈现崭新的气象。著名的作品有坪内逍遥的“役?行者”、森鸥外的“日莲说法”、长田秀雄的“大佛开眼”、武者小路实笃的“或日?一休”、“佛陀只孙悟空”、仓田百三的“出家弟子”等。

  [参考数据] 金克木《梵语文学史》;《佛教中国文学》(《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9});《佛教艺术 ──音乐、戏剧、美术》(《世界佛学名著译丛》{91});Sylvain Le/vi《 Le the\a/tre indien》;Sten Konow《 Das indische Drama》;A. B. Keith《The Sanskrit Drama》。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 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诸佛菩萨看九法界众生,是看他的性。性是法性,这相是法界相。相有差别,性没有差别,所以从性上看,一切众生皆是诸佛如来。众生把体性忘掉,完全着相,“这是佛,那是人,那是畜生”,这着了相,着相就不见性。迷失了自性,这一迷,一切都迷!迷里面才生是非人我,才生贪嗔痴慢,真性里头没有这些东西。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说得好,自性里头本来无一物。我们迷失自性,这才堕落在虚妄之中。我执法执、是非人我、名闻利养、贪嗔痴慢,都是妄想里面变现出来的,自性里头确确实实没有这些东西。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