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摩崖石刻中感知历史
2014/9/8   热度:208
从摩崖石刻中感知历史 龙湾是山海相接之地,大罗山的雄奇伟岸,东海潮水的生生不息,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他们在龙湾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迹。摩崖石刻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它见证了龙湾悠久灿烂的地域文化。 近来,笔者参与网络上“寻找永嘉场摩崖石刻”的活动,真切地感受到摩崖石刻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摩崖题字,虽已模糊但却依然透着遒劲;那些默然无语的摩崖石像,虽已褪去光华但眼神却依然安详、坚定;那些斑驳难辨的刻文,内容虽已久远但却传达深刻的人生哲理…… 峰门山摩崖 记录一段海啸历史 “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冯云鹏《金石索》)学者对摩崖的论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广义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石刻文字、造像、岩画。 “永嘉场”指的是老永强区片,范围大致是现在的龙湾区永中、永兴、海滨3个街道,瑶溪、沙城、天河、灵昆4个镇。其西面背依巍峨连绵的大罗山,奇峰罗立,为摩崖石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创作环境。清代五品衔永嘉场知事程云骥曾赞誉“高士恒栖沧海曲,好山多在永嘉场”。 永嘉场摩崖大多散落在山坡和山谷之中,年代从唐宋、明清、民国到现代,历经沧桑,以其特殊的历史文化魅力,得以流传,成为龙湾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比较著名的有半山摩崖群、第一山摩崖、石胜观造像,此外,还有峰门山、倒垄坑、尖刀岩、滴玉泉(已毁)等。 峰门山摩崖位于永中街道坦头村峰门山的山坡上,被列入龙湾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处有一艘阴刻帆船,竖桅扬帆并不明显,后有小舵却清晰依旧。图案长约50厘米,下刻隶书“乾道二年水满此地”8字。南宋乾道二年即为1166年,据史载,当年的八月十七日,海啸袭温州,造成永嘉(包括今龙湾)、瑞安、乐清等地人亡地荒。 但有人说,“乾道二年水满此地”8字是后人凿上的,原先是有字的,但模糊了。倒垄坑摩崖是现代温州书法界18位名人的摩崖群,位于瑶溪倒垄坑水库大坝东面山路数百米处,一块长8米,宽2.5米的平壁岩石上,书体以行楷为主,字迹清楚,创意新颖。 半山摩崖群 尽显乡土文化神韵 在瑶溪镇上河滨永胜村,龙冈山南坡和蜈蚣山北坡之间的半山,为龙湾先贤王叔果、王叔杲两兄弟少年读书处。王叔果晚年也隐居此处,并留迹山崖。摩崖群约在明嘉靖辛丑(1541)至万历丙戌(1586)之间刻制,1985年被列为温州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龙冈山背脊岭边有“龙冈”二大字题刻,行草横书,笔势浑朴遒劲,传为王叔果书写。“华阳洞”三字横刻在华阳洞上部巨岩上,字体行草,劲健而又清秀。洞内一方花岗岩底座的青石碑,碑上刻有《山居纪旧》、《辟华阳洞成》二首古诗,末署“明万历丙戌重阳日,西华山人书”,行草直书,碑宽0.9米、高0.53米。 在华阳洞东边一小平地前的峭壁上有面朝北的《半山草堂诗》大幅摩崖,宽1.95米、高1.20米,字径长0.13米,宽0.39米,自左至右,直书阴刻,行楷书体,末署“嘉靖辛丑……半山草堂诗”,已残缺。 据考证,题咏为《濯缨岩》、《振衣台》、《修竹厨》、《觞咏亭》四首五律,现从《王叔杲集·半山四咏》抄录如下:“《濯缨岩》:‘潜虬媚幽渚,丹磴俯清澜。静和沧浪曲,闲簪紫箨冠。秋光泻波影,睛雪洒春寒。翛然谢尘垢,散发弄云端。’《振衣台》:‘濯缨把清流,揽衣上平麓。晚霞水底明,远岫云端绿。淄尘染素衣,薜荔忆初服。结兰临高台,清风振遗馥。’《修竹厨》:‘石坼烧丹灶,云房开竹厨。紫烟凝翠筿,芳醑媚金壶。滴露煮新茗,攀条烹玉鲈。休惊酒尊冷,湘女正当炉。’《觞咏亭》:‘禊筵传彩贴,兰树结群芳。径转通幽谷,川回抱曲塘。得句依岩勒,浮花逐酒香。载赓沂水咏,一引永和觞’”。 在《半山草堂诗》前的巨岩上,有“山高月小”四字题刻,横书阴刻。与“山高月小”题刻隔涧相对是“云静渊澄”题刻,此岩朝南峭壁之上,上瞻晴空,下临清流,横书阴刻。“修竹厨”题刻,在华阳洞东面的巨岩上,横书楷体阴文。华阳洞对面的岩石上有“濯缨”题刻,横列阴刻。与“濯缨”题刻隔涧岩壁上楷书阴刻“罗阳洞天”四大字。此处摩崖题刻,笔势浑朴遒劲,内容丰富、情趣盎然,读之不免令人油然而生怀古之情。 第一山摩崖 引发书法真迹考证 在永中街道郑宅村天柱公路南侧有一座低矮的山坡,因土质肥厚,植被丰富,人称横山,亦称第一山。笔者拾阶而上,在路边一块约4平方米的岩壁上,从右至左横刻着“第一山”三大字,右下角署名“米芾书”,三字已模糊不清。该石刻总体长2.32米、高0.56米。字体行草,遒劲有力,刻工精良。 1990年11月21日原瓯海县人民政府公布了瓯海县第一批15家文物保护单位,第一山摩崖就名列其中;2003年9月12日龙湾区人民政府将第一山摩崖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几年,有关部门联合对附近违章建筑进行拆除,恢复了“第一山”摩崖的景观,现摩崖周围修有青石护栏。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江苏镇江。北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又因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他能文擅诗,书画皆通,精通鉴赏,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米芾现在温州留有的摩崖题刻不过两处,因此更显得弥足珍贵。但也有人怀疑这是否系米芾真迹?米芾是否来过温州?这都有待考证。也有人认为,此字是以前好事者描摩米芾字于此,不是米芾亲笔手迹。 据有关资料介绍,米芾留在泰山泰安岱庙的书法作品也有“第一山”碑刻,落款也为“米芾书”。为此,有关专家对“第一山”三大字作了深入研究,得出“山”字与“第一”二字,有着较大的差别,米芾的“第一”两个字是草书,字形灵秀飘逸,书法熟练,笔下有神,且有动感,尤其是“第”字,其形似盘马弯弓,中竖垂直挺拔,一笔定乾坤;而下面的“山”字,却没有这些特征,而是显得端正,与上面的两个字相比,似乎缺乏整体的关联。 石胜观造像 洗净历史岁月铅华 位于永中街道双岙村的石胜观摩崖石像群,因造型独特,年代久远,颇为引人关注。走进石胜观,就看到崖壁上有一片乌崖突出,凿有十三尊造像。当我们登上石佛岩,立即被这些神态庄严、造型古朴的造像深深吸引住了。这十三尊造像开凿于峭壁之上,皆坐南面北,最大的一尊通高133厘米,宽55厘米,凸出21厘米。东首第一尊造像上角,楷书阴刻有“张氏妈娘舍山路捌丈洋路四十二丈祈保寿命延长”等字样,可看出先民为长辈祈求驱病除害、延年益寿的良苦用心。 造像从东到西分三组,第一组共四尊,第一尊戴风帽,披帛,着U形领服,结跏跌坐莲座,似为地藏菩萨。另外三尊肉髻,披云肩,着U形领服,结跏趺坐莲座,为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第二组共六尊,第一尊为云形座,足踏祥云,披云肩,似为势至菩萨,其他五尊全为莲花座,女性造像,面相丰满,头梳螺髻,胸饰缨络,赤足垂莲踏朵,身着长裙,披云肩,头后有圆光,分别为鱼篮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日光与月光菩萨。第三组有三尊头戴梁冠,双手捧圭的造像,此乃道教的天、地、水三官,又称三元大帝即紫微大帝、清虚大帝、洞阴大帝(在第二组与第三组的崖壁间有一尊土地神造像,用水泥固定,加上此尊共有十四尊造像)。这些造像容貌慈祥,造型古朴,刻工精炼,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虽经历风雨侵蚀,造像体貌衣饰基本完好无损,很珍贵。据专家介绍,从造像的工艺水平可以推测,当时温州一带已具备较高的凿刻工艺水平。 这造像地方史籍中无文字记载,故无法确定其凿刻年代。据已故龙湾乡贤王璞先生从造像佛道两教并例来考证,很有可能兴建于唐朝。理由是武则天对于佛道两教同样重视,唐玄宗又大兴道教。但又有专家以造像风格来判断,为宋物。因为这里的造像既无唐朝时的丰满飘逸的遗风,也无明代较为烦琐的服饰,整体氛围较为文静秀气。北宋佛教面对儒家排佛的做法,倡导三教合一,这种提法符合当时的趋势,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 造像背崖而凿,下有小涧,旁有双岙水库。据载,在上世纪60年代,造像后面的古栈道尚有一些方孔遗存,后因建造双岙水库大坝而被毁。从永嘉盐场的历史沿革来看,古栈道是当地与温州府城在陆路交通上的一条重要通道。可见,这十三尊造像有着久远的历史,对研究永嘉盐场的兴衰、永嘉场至温州府城的驿道旧痕,古代民俗、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据石胜观负责人周高定介绍,现有关部门加大了对石胜观造像这一区级文保单位保护的力度,坚持“修旧如旧,不改变原貌”的原则,进行维修和恢复。 岩石虽很坚硬,但也很脆弱,就像这些散落在龙湾各处的摩崖石刻。它们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损毁,其损失则无法弥补。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吧,留住这些无价瑰宝!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