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淇县太子出行造像


2014/9/8    热度:228   

  河南淇县太子出行造像
  吕品
  该造象用白大理石雕刻。1980年出土于淇县东关财神现存摘心台。
  造象呈长方形,上部已残。高50、宽32、厚6.5米。左右两边饰缠枝壮月花纹,下边为素面。中部雕一人骑骏马,头戴圆顶折沿毡帽,身着翻领斜襟窄袖长袍,足蹬长统靴、英姿飒爽。马项下垂一硕大缨络,鞍具华丽、显示出主人地位的尊贵。旁有一人深目高鼻,着翻领长袍,双手擎长柄华盖,盖垂宝珠,柄饰长帛。马前后各有导随一人,深目高鼻,卷发齐耳,身着翻领斜襟窄袖长袍,腰束革带,足穿长靴.袖手而行。下部空间饰以山峦、莲花,上部饰宝相花等。整幅画面用“减地平鈒”法雕刻,构图得当,刀法犀利,线条精练,形象生动,刻划了一幅太子出行的壮阔场面。
  该造象的人物形象及服饰完全是中亚一带的西域人特点,这种形象在唐及以前的壁画、陶俑中常见到。从该造象雕刻的形状看并非单独的造象,应是其他石刻的构件。 据《淇县志》载:“白佛寺,在县东三里张近村,唐贞观十年(公元637)创建。明崇祯四年重修。”此石雕出土于东关财神庙,距白佛寺甚近,且白佛之名因佛象用白石雕刻而著称,因此,这件石刻很可能是白佛寺之遗物。故造象年代应是建寺时所雕,即唐初贞观年间。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贵精不贵多”,你要是真的精通,那你是“一经通一切经通”!问题是:你是不是真的精通?我们看到不少学佛人,天天在求进步,但是效果不明显,原因是他学得太多太杂了,他那个不叫“精进”,叫“杂进”,所以效果就不是稻好。佛教法门很多,经典也很多,到底哪一个法门最好?从理论上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但是从事上来说就不一样了。我们每个人的根性不相同,聪明智慧不相同,有些法门我们修学起来方便,有些法门我们修学起来觉得很困难,所以,难易不在于法门,在于个人的根性!我们要想有成就,是广学多闻,还是一门深入?这两条路都有人走。我们从历史上看,自古以来,走一门深入这个路子,成就的人非常多;从广学多闻,成就的人少,那是属于特殊的天才,中下根性的人不行。我们不是上根利智、大彻大悟之人,我们没有特殊的能力,都是从一门深入。所以,对“精进”这两个字,我们要特别注意,要认真地去体会它。我们学佛的同修,要想有成就,而且快速成就,“精进”两个字很重要!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