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羯罗生平初探


2014/9/8    热度:543   

  商羯罗生平初探

  文章转自世界宗教资料1993年第2期

  作者:徐梵澄

  大致在佛教衰微以后,印度教经过了一时代的新兴。那时期产生了一位大论师而兼教主,千年来为五印度人士所尊仰。直到近代室利阿罗频多在理论上与之立异,这人便是商羯罗阿遮利耶(Sánkarācārya)。阿罗频多的学说弘大,圆通,比较看来,商羯罗的学说仍算偏至。但不明商羯罗之说,阿罗频多之说也难了解。只好于绍介阿罗频多学说之余,也绍介商羯罗的学说。

  首先,应略知商羯罗的生平。①

  ‘阿遮利耶’,简称‘阇黎’,义为‘轨范师’,是尊称。‘印度教’中所谓出家,当比丘即游方的乞丐,要在人生暮年。然后有‘飞鸿’,‘超上飞鸿’等之称。从老师是如同我国古代之‘就外传’,待学成了老师许其毕业,乃回家娶妻生子。也有终身依老师为活而不自成家的,直到老师去世,或继其教学或不继,被称为‘antevasan’,(可译作‘终身侍者’)。这不是出家。当然,也有不待至暮年而出家的,是佛教兴起以后乃常有的事。是一位游方士而像教主的人物,披着赭黄色衣,常是赤足或着拖鞋,在印度东西南北一村游过一村,一城走到一城,到处说教,辩论,或多或少总在身边随着一班弟子,沿路乞食,接受布施,投宿寺庙,这种人有点象中国社会里的‘游’学先生,或‘游方僧’了,虽现代在印度随处可见。似乎其中派别甚多,其教会的人物便有其特殊标志,而同教会中等级又多不同,在其中的人一见便认识,兹不论。商羯罗便是这么一位教师或‘轨范师’。

  要考查商羯罗的生平,当审查其可据之材料。我们知道在印度考史是极困难的事,往往要从神话、童话,民间故事等提练出一点正史来,而结论多只能存疑而不定。虽然,于这位大师的生平,有三渊源犹可供采择:

  一)摩达涡阿遮利耶(Mādhaxācarya,即著名之vidyaranya)。为胡羯(Hukka)与布羯(Bukka)两邦王之大臣,(邦王vijayanaar),后来为商羯罗所创立的‘胜佶里道会’(S′tingeri Mutt)的领袖。故其言为人所称引的大致可信。继之主持该道会亦有名商羯罗者。于是有

  二)那罗衍那阿遮利耶(Pandit Nārāyanācarya)是韦檀多学(vedanta)的二元论师,也是摩达涡的信徒,自谓当遭那教会的虐待,那位后起的名商羯罗者,曾压迫他。因此发愤著二书:甲)摩达涡胜利(Madhvavijaya);乙)末尼曼衰废(Manimanjari)。末尼曼是摩诃婆罗多史诗中的一罗刹之名,影射此后起者,而自称为毗摩(Bhima),即史诗中之英雄。此两作品所提供之材料,仅后于摩达涡一世,甚为重要。其中录及摩那巴(Malabar)等地当时关于商羯罗的传说,所以诋毁其人及其学说者,甚可资参考。

  三)反对上举二书,又有人著商羯罗胜利(S'ankaravijaya),托名摩达涡,或即上说之阿遮利耶所请人代作。其书无甚史识,颇阙批评能力。又有同此书名为另一著作,著者阿难陀吉利(Anandagiri)。近代西方印度学者,或以为可信(如Wi1s0n说),或以为其中年代与作者之证据皆不足凭(如Telang说)。此后又有同此书名为第三著作,著者契维那萨(chidvilāsa)。又有同此书名为第四著作,著者斯瓦密萨陀难陀(Swamisadānanda),皆后起。

  此外,司康陀古事记(Skanda purana)中第九分(Améa),说及商羯罗,乃后人编入者,无历史价值。世则西人所撰述,如上举二人外,尚有缪勒(M.Mü11er),所考皆较可信。

  所可资以考证的材料,大致有如上述。首先,我们考订商羯罗是什么地方的人。于此有两说:

  一)生于南印度之契旦巴罗南(Chidambaram)。地在南印度东海滨,东经79°9′,北纬11°5′——此说出阿难陀吉利。

  二)生于南印度西海滨——从科钦(cochin)东经76°3′,北纬9°9′,到芍罗努(Shoranur)东经76°3′,北纬10°8′,现在建了一条铁路。此路中段有一小城,名阿屋依(Alvoi)。小城东6英里处有村名羯那地(kaladi),这便是传说中商羯罗的出生地。——此说出末尼曼衰废。

  这两说中,后说较可信。于今特里矍(Trichur)城在该地附近。该地婆罗门中有一小族,名‘南布德里’(Nambūdri)。商羯罗的母亲,便是该族中人。她的火葬场,至今保存为一古迹。此说尚有一旁证:在喜玛拉耶南麓,白陀里迦室逻摩(Badarikā rama)地方,有祠那罗衍那天神庙。此庙传为商羯罗所立。庙祝从来只由来自摩那巴海岸的‘南布德里’人充当。假想商羯罗便是该族中人,正是近实情的推测。

  其次,考其身世:

  羯那地有婆罗门众聚族而居,皆祠湿婆神(Siva),有庙为附近一土邦王所立(王名Rajasekhara)。该王又捐了一片土地作庙产,以土地收入供养婆罗门众。此大众中有人绰号‘维提阿睇罗遮’(yidyadhiraja),义译可称‘明智王’),生子名湿婆古鲁(S′ivagui ru),义译可称‘福圣师’)。湿婆古鲁生商羯罗。

  于此可附一插话,其说出自摩达涡——商羯罗的母亲在湿婆神庙祷求子嗣。后来梦见神问他:是愿有多个平庸的儿子呢,还是愿有一聪明出众的儿子然短寿?她愿有聪明的儿子。这传说或自商羯罗之短寿而起。

  但阿难陀吉利所说不同:在契旦巴罗南有婆罗门夫妇,夫出家往林间修道去了,妇则执役于邦王。邦王纳之生子,名商羯罗。

  末尼曼衰废中所说又不同。其说其出生地,可信;其说其为寡妇所生子,或另说为遗腹子,故事皆显为敌党所造,意在中伤,不可信。

  婆达涡在著作中常为商羯罗的学说辩护,于此无说,可见于其身世原无芥蒂。但记录其出生时之星相,(与中国的算命术的‘八字’相似之术),与故事诗中的英雄罗摩(Ra ma)的相同,则亦不可信。

  然则究竟生于何年?——此有二说:一为公元6世纪末,另一为公元8世纪末。谬勒说为公元788年,亦属未定。仍有待于将来考证。

  商羯罗常在摩揭陀(Magadha)国行道。似乎其时该国已无甚佛法流行。摩达涡书中记佛教中心点,皆在喜马拉耶山麓及克什米尔(kashmir)一带。然玄奘游印度时,常戒日五二世,其时摩揭陀仍值佛教盛行。假定自玄奘游历之后,经百五十多年而佛教至于衰微,值商羯罗倘若所称颂者即是其人,则商羯罗之生于788年说亦颇合。

  说其生在6世纪末者,(如Telang),所据乃其大梵经疏中,有暗指颇纳涡曼(Purna Varman)之处。此人正为摩揭陀之佛化国王。——然此说殊属影揣。

  更进而考究其生平史事之比较可靠者:商羯罗七岁丧父。幼年颖悟过人。八岁时已开始读韦陀(veda)。传说是八岁时已诵完韦陀。据情理推测,虽是念诵完毕一黎俱韦陀也是不可能的事,何况古印度习惯,读韦陀的禁忌颇多,而且是要熟读背诵的。或许真情是七岁便从师就读,送过老师一束木柴,受了一根‘圣线’挂在颈上,从此便养在老师家里,一边念书,一边替老师作杂务。到二十岁稍前,读完了四韦陀。这是很可能的事。于是学成归家,他的母亲便替他议婚事。

  这时,偶然有几个出家人路过他家。其中有一人名阿伽司替耶(Agastya),相信少年说他必不永年。于是商羯罗便决计出家了,要去作修道士。他的母亲不许,因为他是一独生子,不会有人替她料理身后事了。按当时社会习俗,出家人随处游行乞食,父母的葬礼是可以不顾且应当不顾的。但商羯罗说他总会回来替她送终。而议婚事也多未妥,正大犹豫未决。

  碰巧某日商羯罗在河中沐浴,恰值河水大涨,一条鳄鱼来掣着他的脚。他便向岸上的母亲喊道:“我快死了!鳄鱼要拖我去了!快允许我当出家人!”他的母亲看到情势危急,也只好说:“允许了!”——这时那条鳄鱼却又从容离去。

  在印度传统习俗中,这称Apalsanyasana,即临死时所发的修士愿,因此亦可得解脱云。于是事情便决定了。出水回家他便将他的母亲托人照顾,抛弃了家业,离开羯那地村,出外游方乞食,寻师访道了。

  这些故事或实或不实。但可归纳的事实是:商羯罗幼年聪颖,早岁就学,成年未娶,有亲未养。

  这以后,便是寻师访道期了。起初游到纳末陀(Narmada)河岸,访得了歌文陀拜为老师。歌文陀的老师便是乔萘波陀(Gaudapāda),是商羯罗所尊为‘太上老师’(paroma Guru)者,韦檀多学中的著名人物,唵声奥义书有他所制作的偈疏。另说则歌文陀是隐居在喜玛拉雅山麓。商羯罗初见时作自我介绍说:“我是湿婆古鲁的儿子,克罗那地方的婆罗门,由母亲抚养成人大凡经典皆已读过了。”又说起遇到鳄鱼因得许出家之事。既出家,求入道。于是歌文陀又替他举行了入道礼。

  商羯罗依此师多久,无从稽考。但游方则是听歌文陀的指点,先到贝纳尼斯Benares,然后再往他处。在贝纳尼斯他收得了一个弟子,一虔诚信士,即波德麽帕陀(podmapada),亦是南印度人。其原籍有三说不同:(或说为Chidambaram人,或说生于Cholas,或说生于今之Tanjore)。附会有些故事,如商羯罗命其蹈恒河,便蹈恒河,不可信。

  在贝纳尼斯,身边也随附了一些人,渐渐著名了。开始作疏释,开始疏释维师鲁干名经(Vsnusahasranama)。这也许是真事:商羯罗某日往恒河沐浴,在路上遇到一“旃荼罗”即至贱阶级的人。随从的弟子便远叫那人避开,因为婆罗门是太尊贵,不可遇贱人的。那贱人似乎也有点学识,便说:“还作这种分别,讲什么‘不二论’(Adwaita)呢?”——商羯罗于是写五知论(Manisā panehaka)。在每颂之末说:《有人如此看现相界,乃是我的真师付;不论其为旃荼罗人,或为一重生者!》‘如此’是说用‘不二论’的眼光看世界。‘重生者’即婆罗门阶级的人。——这里表示他对阶级作平等观。那么,可以问:商羯罗是对哪一阶级服务呢?在他的主观意识里,也许他没有对任何阶级服任何务的概念;但就客观情形而论,他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然这里略在政治上有其差别。政治上的统治,操于刹帝利之手,是一班土邦之王。专从事于作战及邦交等事,而婆罗门阶级,自许为古人所谓‘王者之师’。换言之,在物质生活的统治下,——而这权力在于再下二阶级,商人和农工,——另是自古便建立了一神权统治,其权力操于婆罗门阶级。婆罗门是听命于神,则是印度自来衰弱的原因。正如我国春秋时有说:“国之将亡,听于神。”商羯罗当然是无时无地不为本阶级服务。但他将传统的阶级观念打破了,要将他的学说也推及下层群众。是由这,他所宣传的韦檀多学乃能发扬起来,千年来使他成为‘印度教’的教主。即在现代,印度学者口口声声总说他在为人类服务。然而不幸,印度传统的阶级界限,至今还未能打破。婆罗门的妄自尊大,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典型。

  贝纳尼斯是印度教的学术中心,传说死在那里的人,必然得解脱,或者升天。于今印度大学,便设立在那里。商羯罗另一诗是颂扬本师歌文陀的,凡十二首。每首末云“敬拜歌文陀!”三叠。又说:“愚人!若是时间到了,你面对死亡,便不是背诵文法能够救你了!”——这是为一热心读文法的学生而作。当然,‘生死事大’,从来也是佛教人士的口头禅。因此宋儒识评说,除此一事外,什么事都不讲明。沦滞于学术中,未必能至于‘了生死’,但于生专注于无生,似乎违背了有生之主旨,不合乎人类进化的通则。治学,应是为了人生。Non scholae,sed vitae discimus。是一句至今在欧西通俗的成语:“我们不是为学术而学术,却是为人生而学术。”那么,也不是为‘人死’而学术,似乎是自明之理了。

  商羯罗似乎在贝纳尼斯颇迟回了几年,不时在白陀里地方习静(Badari)。大部分时间在撰述,主要是疏释经典,大讲其韦檀多学。有时与另一派学者辩论,七日不得结论,以致弟子出而祷告,要使两家息争。终于徒众和书籍皆增多了。却又决定离开贝城。城主罗坦新(Ratan singh)劝他留居。他说他的老师原是命令他游方行道的。只好让他去了。最先到般雅城(Prayag),即今之阿拉哈巴德(Allahabad)。

  这里有一传说,说商揭罗在此浴于优孟那(Jumma)与恒河(Ganges)会合处,在树下休息时,听说薄多(kumarila Bhatta)要自焚而死了,便赶去救他。这时薄多是在摩揭陀邦之都,摩喜施末底(Mahishmati)。但赶到后薄多已经半死云云。

  这故事疑佛教徒虚撰。薄多是阿桑(Assam)或坦米耳的婆罗门,是“前弥曼萨派”(Purva Mimamsa)的学者。用事于苏耽梵(Sudhanvan)王廷,是佛教徒的劲敌。传说北印度的佛教皆是他剿灭的。故事说他自焚,因为他自忏悔,说他曾放火烧杀了他的佛教本师云云。夷考薄多与商羯罗的的代,两不相合。薄多或在620至680年的之间用事,难定。

  另说商羯罗离开贝城后,到了鲁达(Ruddha)或鲁达普(Rudrapur)。当时邦王名婆陀罗仙那(Bhadra Sena)。后北游至毗提亚赖耶(vidya1aya),在哈斯廷那普那(Hastinapura)之东南。

  另说商羯罗到了摩喜施末底,其时曼丹那(Misra Mandana)是邦王的主要学者。属‘羯摩弥曼萨派’(karma

  Mimamsa),平生最憎恨出家士。两人初见,语不相下。直到在场之婆罗门众将两人劝开。于是彼此相约辩论一场。堕负者当采取胜者之生活方式,如曼丹那堕负,必随商羯罗出家,从他的夫人手中得一红衣披上。如商羯罗堕负,则当停止游方,为家主而娶妻生子。——辩论的内容不得而知。传说评判员便是曼丹那的夫人婆罗蒂(Bharati)。而婆罗蒂没有作什么评判,但手编两花鬘,各授其一。约定谁的一串上的花先萎,便算负了。她自己却离开自去操她的家政。这么争论了几天,曼丹那的花鬘先萎了,于是堕负。传说婆罗蒂婆亲自也与商羯罗论义,因为商羯罗遍知,便问他欲论中的事,商羯罗不能答。于是有藏身于纳末陀河滨枯树中而神游于王体中事,经过一月乃回到自己的身体中,因而回答了问题。这是荒诞的故事,至今仍流传于婆罗门众中的。(王名Amaruka云)。

  事实可能是两人在王廷中争论,曼丹那为商羯罗劝服了,因而出家,其妇亦随之修道。曼丹那改名为苏列施筏罗阿遮利耶(Sure wara Acharya)。一同游至通伽婆多罗(Tungabhadra)河之源,止于胜佶里(ringeri),由当地首长名维罗仙那(virasena)者,助其立一道会,建庙祀‘智慧女神’。以苏列施筏罗为住持。婆罗蒂不久也死了。而自曼丹那皈依之后,摩揭陀一国皆化。

  于是商羯罗转游他方,随处宣扬韦檀多教理。到了摩诃罗史他罗邦(Maharashtra),在摩赫罗多(Mahratta)地方,遇到了生命危险。原来在那地方,有一派堕落婆罗门,最喜拘囚有学问的婆罗门人物,在贝纳尼斯城秘密供养一年,将其身体养肥了,然后在祠杜迦(Durga)母的节日,杀了,用血洒上祭坛,涂抹庙中墙壁和土地,这么便能得到杜迦母的大福赐。通常那是所称为“骷颅派’者(kapālika),那班人用人的头颅骨穿成串链挂在颈上,也以之作为饮食器。杜迦母的雕像或任何造像,总是以骷髅串当花鬘的。这种信仰是自古已然,在印度毫不足怪,至今报纸上仍偶尔有这种记载,于是有这派的一位信士,来和商羯罗商量,要借重他的头。——佛典中‘以身布施’是一寻常语,其教理是菩萨的头目脑髓皆有捐弃的,这大致在各教皆然。——商羯罗身为教主,自然不应当怕斫头,便允许了。但要他在静定中时取。某日他果然静坐入定了,那位信士便持刀近前,刚举刀要砍去,恰好他的徒弟波德麽帕陀从远道来看本师,见到这情势,便一下夺去了那刀,转手斫倒了那人。商羯罗久坐瞑目待死,自己醒过来,便好好安慰徒弟一翻,使他的激动平息。

  余时又生了一各个徒弟争作注疏的事。商羯罗想要苏列施筏罗作韦檀多经的注疏,其他的弟子反对,说波德麽帕陀当作。而这位弟子又谦虚,说这人或那人皆当作。商羯罗也不能违众意,于是叫前者作诸奥义者书的释文。后者仍负责韦檀多经疏。这位弟子回故乡,(一说为Remeswar,一说为chidambaram),便动手创稿。恰是他的叔叔是一‘弥曼萨派’(Prabhakara)的信士,其实波德麽帕陀自己原来也是,反对商羯罗的学说,便乘其不在将他所创的稿烧掉了,并且还要将药物损坏他的脑经。波德麽帕陀只好回出本师那里,垂头丧气。

  商羯罗在各地漫游一番之后,也回到故乡羯那地。这时她的母亲病了。商羯罗仍然顶礼摩足。这便为乡人所反对,因为这是违反出家人的规律的;他还为母亲说法,使她平平静静归天。这时商羯罗已有大名,总归是要遭反对了。乡人不帮助他举行火葬,因为火葬也不是出家人当作的。若是葬母,便是虚伪的出家人;若真算是出家人,便不许葬母。商羯罗无法,只好自己负着母亲的尸体,在宅后空院里焚化了。

  近代室利阿罗频多说:上帝笑商羯罗三次,第一次是他回家火葬母亲。第二次是他写伊莎奥义书的注疏的时候,第三次是他周游五印度,宣传‘无为’。

  传说商羯罗将此事报告当地邦王,邦王便下令,从此不许那族人诵韦陀,因此也不许接待游方的道人;更命令每一大宅,在屋后院落的一角,当立一焚尸处。——此一说未必可信。但至今‘南布德里’族人中有此习俗,不诵韦陀,在屋后院落里设火葬场。

  这以后,商羯罗回到胜佶里,再游到东海滨,至于普里(Puri),在那城立歌维旦道会(Goverdhan Mutt)。许多土邦君王皆转化了(如conjeeveram,chola,Pandya这些土邦)。因此许多邪说左道,如‘大力道’(Shakta),‘吉祥神道’(Ganapathya),以及‘骷颅道’等等,皆大被废黜了。又北游到乌苌(Ujjain),刚好遇着‘湿婆怖畏道’(Bhairavas)大暴动。其首领名羯罗羯车(Krakacha义为‘锯子’),被商羯罗说服了。将暴乱平息了。又游到古遮罗邦(Gujarat),在德涡罗羯(Dwaraka)立了道会,至今犹存。更循恒河东游,中途说服了若干著名宗教领袖。又到了阿桑,与该地‘大力道’领袖鞠多(Abhinava Gupta)辩论胜利了。(该地名kamrup,今称Gauhati)。但此人善用巫术,使商羯罗的痔疾大发。仍然是波德麽帕陀闻讯赶来救治了他。

  以可信的史事而言,历史的发展是这样:自从佛教在印度衰亡以后,各派各道的信仰纷纷崛起,这皆包括在‘印度教’以内,然交争互哄,各不相下,左道中有右道,右道中亦行左道,尤以密教中几于人各一教。争来争去,皆无结论,终于大家也厌倦了,皆盼望有一调和统一之原则,使大家得到一点信仰上的安宁。但这原则必须有广大坚固的基础,能容纳各宗各派一一得到适当的位置,于是和平相处不相伤害乃有可能。然大致各派多有其哲学上之理论,因分别其行事之分殊,那么必在各理论之上更立其理论,或者说,基础下之定基。客观上有此要求,商羯罗可谓应运而起,取韦檀多学为基础,参之以他自己的证悟,于是纵横游说,披靡一时,而韦檀多既是本土的传统,各派在其中皆可寻得其自体之远源,便皆能满意,而渐渐将争论平息了。商羯罗于是被尊为圣人,运动也是一种相当的启明和综合,各派后起宗教领袖皆从他寻根据,这么一直流传到现代。

  最后,商羯罗游到了白陀里(Badari),在那里立了道会,建立了祠那罗衍那天的庙(Nārāyana),终于因病后之体力大损,遂卒。摩达婆等人说卒时32岁。另说38岁,则时当公元828年。一般皆信前说,而执6世纪末之说。

  稽考此一大师的生平,所录止此。稍治印度学(1ndo10gy)者,必知所弃的材料甚多,因其荒诞不可信。此中犹大有可芟者,因其为至今一般印度人所共信,不得已而存录。籍为‘知彼”之一助。

  综计商羯罗之主要疏释:

  为《大梵经疏》,即Brahma—sūtra之疏释。

  为《奥义书》注释,凡十种:

  《伊莎书》、《由谁书》,《羯陀书》,《蒙查羯》书,《爱多列雅书》,《泰迪黎耶书》,《六问书》,《大林间书》,《唱赞书》、《唵声书》。

  为《薄伽梵歌疏释》。

  都十二种,皆真,今存。

  ①关于商羯罗之生平,有下列诸书可供参考:

  S’ankaradi vigaya

  S’ankara—vijaya—vilása

  S’ankara—jaya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 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检验修学进步,不在于读了多少经,做了多少善事,亲近了多少法师。而在于内在的慈悲和智慧是否增加,烦恼是不是少了,每一个行为的背后的发心是怎样的。人每天都在发心,是发嗔恨的心、贪婪的心,还是发慈悲的心、利他的心?发什么心,就成就什么。别被自己看似精进的行为迷惑住了,观好这颗心,才是修行的开始,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