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敦煌飞天艺术


2014/9/8    热度:286   

  神秘的敦煌飞天艺术

  作者:谢成水

  我们讲飞天,“天”是什么?天在佛教里面,就是神的意思,飞天,就是飞神。

  飞天,是从佛教传入的时候带进来的。它在印度的名称,叫乾达婆;因为它是靠闻香当饭吃的,闻到香气,身体也散发出香气,所以也叫香神、寻香行、乐人、香阴等。

  飞天不食酒肉,专门闻香,二十唯识述记上曰:“……此等不事王侯,不作生业,唯诸家饮食等香气。便往其门作诸伎乐而求饮食。”

  在佛教里,飞天会在有人供奉进香很热闹的时候出现,所以,飞天是佛教艺术里面最自由的神。

  这里面要区别于西方的天使:天使,顾名“使”,是有任务的;飞天没有,它是自由自在的神。

  飞天,也要区别于道教里面的飞仙。飞仙是仙人,要遵循道教的礼仪;表面上看差不多,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

  由于飞天是这样的自由,所以给画家、艺术家在造型、表现手法上一个很大的创造自由的空间。

  说起敦煌,大家都想起飞天,但实际上在敦煌壁画中,飞天仅作为装饰画面用。

  我特意带来了临摹下的莫高窟427窟的飞天稿子。它就这么小,像巴掌那么大,就沿墙边之上,这么小的一溜。但它在艺术上、在表现形式上,都是非常生动的。

  初入西域造型笨拙

  在印度,佛像还没出现,还是菩萨形象的时候,就出现了飞天。从一开始飞天就不像西方的天使长有两个翅膀。

  敦煌的艺术,早期受到新疆龟兹一带的影响,然后又变成了自己的风格。所以,我们叫它西域风格。

  飞天在西域造型上,飘带很短,但到敦煌以后,飘带越来越长。所以新疆的飞天看上去比敦煌的笨拙,不是那么轻巧。

  从造型上看,克孜尔飞天的造型还受到健陀罗的影响。另外在敦煌壁画中有一种叫天宫伎乐的,它实际上也属于飞天。所以,我今天晚上要把天宫伎乐和飞天合起来讲。

  克孜尔,直接影响了敦煌早期的造型。新疆克孜尔艺术中,把飞天画得很大,不像敦煌的飞天很小,只是装饰作用。

  在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安排是根据需要来处理画面的,飞天有的被安排在最顶上,两边是菩萨,中间是佛,这样的布局,就使画面比较生动。

  早期的飞天,造型夸张,形体比较长,色彩也比较单纯。

  飞天的设置很自由,大与小完全根据画面的需要。像莫高窟275窟的飞天,在本生故事中,加上飞天,一方面表示歌颂;另一方面,布局比较好看。

  有的飞天画在人字披的屋檐望板上作为装饰用,画成一格一格房廊的形状,不过因为飞天没有规格,没有一定的格式,爱怎么画就怎么画,所以大家对敦煌飞天印象很深,但实际到了那边,都需要认真去看才能体验到它的神奇。

  西魏:讲究动态写意夸张

  在西魏以后,受道教及儒家的影响,洞窟中出现了覆斗形的窟形,这个是传统的中国洞窟形式。

  我们看到,所有的画基本上都画在天顶上,如249窟在天顶与墙壁之间,有一排天宫伎乐,飞天夹杂在里面。从这些画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勾勒笔法,有的时候,是两三遍地勾勒,有的是凹凸法。这种是西域的明暗画法,但还是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是根据形体、根据笔的情感来用笔,不是填出来的。

  在一排天宫伎乐中还有一个头部特写的飞天,很写意地用笔,里面勾线,然后晕染。这个大头,我们叫大面,实际上是一种类型的写意画法。而且那个时候,利用笔与笔的层次画出了凹凸的立体感。这里的天宫的砖墙也画出了现代的凹凸装饰墙面。

  另外在西魏285窟顶上的飞天,颜色也很单纯,但是造型受到东晋、南朝的影响,提倡向汉人学习。这种风格也传到了莫高窟,先勾线再涂颜色,用笔很写意,它有的线是后加的。

  有人说,敦煌壁画是由于变色才好看。我不同意,因为没有情感的话,变色不可能这样生动。这种情感,是艺术最根本的生命。

  这个时候的壁画中出现了怪兽,其实就是道教里的风神、雷神,有翅膀。这和飞天不同,飞天从印度过来就不需要翅膀,想飞就飞。这个和道教的还是不同,当然道教中也有不画翅膀的飞仙。

  在这里洞窟里,使人感觉进入了一个梦的宇宙,神奇的世界、艺术的世界,飞天在其中产生了神奇的运动感。

  所以外国人看到很激动,因为西方现代艺术认为,表现梦境思维的东西很了不起,而中国古代竟然可以把它变成为现实的画面、变成艺术品,非常了不起。

  这些飞天虽然都装饰在窟内边上,但看上去一个个都很精细,很漂亮。

  北周:放弃颜色突出线条

  到了北周,突出表现中国画的线造型,开始试图把颜色放弃,把线突出来。逐步走向汉化风格。

  敦煌艺术,经历了10个朝代1000多年,从中可以看出不同艺术的风格融合和演变。怎样把外来艺术变成自己的艺术,怎样融合中国的笔法线法,这在北周时期是比较明显的转折点。

  当然,在这个同时,还有一部分人坚持原来的画法,但在平面上,还是吸收了民间的这种画法;在色块上,很多种画风同时并存。

  隋代:动感飞天多样背景

  隋代时间虽然短,但洞窟开了不少,这个时期的飞天很讲究动感。还有很多穿袈裟的飞天,是不是当时的和尚也想把自己打扮成飞天,这是很有意思的。

  比如420窟,有很多飞天,很小,拍照都不好拍,但可以看出,动作非常生动。飞天动作表现为向前伸、向后仰。飘带都画得很直,表现成风很大,速度很快的样子。

  在西洋画里,风是画不出来的,而中国的表现手法连风都要画出来,虽然看不见,但是有的东西,就应该表现出来。所以中国的艺术审美比西方更有意境。

  西方人,是看得见才画;中国人是,我认为有就要画。所以能画出很多想象中的东西,比如梦境等。420窟的飞天,除了飞天的“动”外,还有背景。用大刷子先刷背景,再画飞天,看上去很粗糙,但增加了动感。刷子完全是凭情感来刷,没有什么方向。而到了419窟以后,背景涂成了黑的,比较整体。这些飞天虽然很小,但眼睛、鼻子、嘴巴都有画。试想想,在墙上这样画,是很困难的。还有407窟,是隋代最精彩的三兔飞天。在三只兔子共三只耳朵的莲花心外面又画上了飞天。这个图案很小,不到一平方米。

  隋代还出现一种用白底、不做红底的飞天。像铃铛一样,挂在树上垂下来。这个就比较接近现代的中国画,没有底色的。390窟的飞天构图,很讲究运动感,形体有S型,在两个飞天之间,还有像波浪一样起伏的云气,很生动。

  唐代:色彩饱和富丽堂皇

  到唐代以后,飞天进入另一个风格,线条进入了表现主导地位,色彩也达到了一个饱和艳丽的高度。唐代飞天带子的卷动,不仅是飘了,因为特别长,还要卷过来。

  57窟,乘象入胎图上的象牙上,站了两个大拇指大小的飞天,可能是最小的飞天了。

  再看321窟,飞来的四方佛,有菩萨相陪;飞天呢,就高兴在哪儿飞就在哪儿飞。

  这里有两对最有名的飞天,可惜变黑了,依稀可以看出飘带很漂亮;这里还有倒过来的飞天,像跳水运动员一样,从天上坠下来。在这些画面中有很多乐器图案,在佛国世界里乐器是不弹自鸣的。

  这个时候,线跟色都同时达到一种表现的高度。色彩很饱和,很艳丽,富丽堂皇。但线,还是主导地位。

  所以说,整个佛教艺术,完全是中国化的造型风格,在唐代已经很完美了,既吸取了外国的颜色,又形成了中国自己的艺术风格。

  五代宋代:颜色淡雅造型简单

  到五代、宋代以后,飞天就开始不那么重视了,造型也比较简单,可能受文人画的冲击,但还是有自己的风格,颜色比较清淡,而且云彩的画法,也不一样的,色彩不像唐代那么富丽,造型比较简单。

  西夏、元:文人画的反馈

  到西夏时期,有的飞天穿西夏服饰。

  像榆林窟的10号窟飞天很特别,是一种蓝绿色的调子,西夏人喜欢绿色,认为蓝绿色是最珍贵的颜色,所以以绿色为主,但画法,还是中国传统的画法,讲究线条。

  东千佛洞的飞天比较特殊,裤脚口特别大,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喇叭裤。

  元代是莫高窟最后一个朝代。这个时候文人画已经反馈到莫高窟。以线为主,色彩表现减弱了,基本上是受到文人水墨画的影响,但讲究线的粗细、变化、起止、停顿、用笔、转折,讲究线自身的情感。

  莫高窟的艺术随着丝绸之路的转移到元代基本就结束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