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藏族绘画艺术


2014/9/8    热度:234   

  试论藏族绘画艺术

  作者: 丹巴绕登著 次多 译

  藏民族传统的文化学科分类为五大明、五小明。这是无愧于各民族文化中的一大硕果,无数驰名中外的藏族著名学者们在这五大明的学科中历尽千辛万苦留下了千古流芳的学术成就,它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藏族传统绘画属于五大明学科中工巧明。著名学者贡追·云丹嘉措说:“操于工者本无涯,塑造佛身、佛法、佛意之工巧明中全囊括”。身工、语工、意工之三工中,身工殊胜。身工为塑、绘佛之形象;语工为刻印古印度、藏文书写的佛言;意工为筑、绘纪念佛陀业绩或装藏佛之舍利的佛塔。具有普通意义。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工艺之学术理论通过语言文字论述称之为语工。不以身工、语工为主,而以诉诸意工而完成的佛事为意工,这是属于意识活动的特殊功能。

  当下试论属于工巧明范畴的藏族传统绘画之特色。藏族传统绘画无论是壁画还是唐嘎画都不是以西方绘画透视立体写实的手法描绘人物或风景,它主要以浪漫、象征手法相结合而完成的一个绘画艺术。藏族传统绘画画草图时按照标准的神佛身体尺寸比例构图。如:神佛画像身高尺寸是佛画象一指为度量尺寸一指单位计,十二指半为一掌,十掌为一百二十五指整,这就是佛象画像身体高度。慈悲菩萨的身体高度为菩萨十二指为一掌计,十掌即一百二十指整,这就是慈悲菩萨画像标准高度。密宗母续护法女神的画像身高为十二指为一掌计,九掌即一百零八指整。忿怒护法神画像身高十二指为一掌计,八个掌即九十六指整。矮个鬼神画像身高为六掌即七十二指整。阿罗汉画像身高为八掌,即九十六指整。这些尺寸都应按照绘佛度量经中规定的标准尺寸勾画。神佛和人物画像一方面富于表情。他们有喜相,也有喜怒相间相,有微怒相,也有盛怒相。阿罗汉形象绘画时形态也呈多样。有老相,也有极度老相;有壮年相,也有青年相。他们的内心活动是用微笑、发怒、大笑、哭泣等外在面部表情来表现。面部形状分四种,神佛、慈悲菩萨面部形状为芥子形;女神的面部形状为鸡蛋形;忿怒神面部形状为四方形;忿怒女神面部形状为椭圆形。神佛和慈悲菩萨眼睛是弓形,喜怒相间和仙人发怒相间的眼睛是贝壳形或莲花花瓣形。喜相女神眼睛是鱼肚形。艺妓女眼睛是竹箭形。盛怒相的眼睛是圆形。另一方面坐姿和动态也十分多样。坐式有金刚跏跌坐、菩萨跏跌坐、蹲坐、国王坐、右伸左收坐姿等。亲和的神态、发怒的神态、舞者的姿态以及各种姿态都是表现主题内在神情的手段。还有通过不同头饰、服饰表现喜怒二相的个性神态。凡是喜相神佛菩萨相,身上被金银珠宝装点,身姿略显动感,脸部表情和蔼可亲,慈悲为怀,关爱众生,见了神容即生崇拜亲近之心。凡是怒相之神头部和身上被骷髅和人骨装扮,神态可怖,手持各种武器,龀牙咧嘴,谁见了都震颤心扉。《知识总汇》书中写道:“装扮和亮丽的色彩表现美丽;阳刚之气表现骁勇,怒目圆睁表现不净之相,面带笑容,口喊‘哈哈、嘿嘿、哞派’之声表现凶猛之神,咬紧牙关,低着头颅,武器高举表现可怖之态;红眼眨动,肌肤柔嫩,表现悲怜;张大嘴巴,舌尖触上颚,表现凶煞;慈祥的眼光下视鼻尖表现温和。如此舞论中论述的九种神态工者也应尽量用于造型艺术中”绘画艺术家应当熟练地掌握这些表现神态的技巧来塑造人物和表现生动的人物神情。在景物描写方面藏族传统绘画采取写实和象征手法相结合描绘天空、大地、高山、流水、白云、火焰、风动。运用颜料中的表面颜料,绘出的天空纯洁蔚蓝,给人以没有任何污染的新鲜感。绘出的大地纯净无暇,如同见了雨后的草地湿润清洁,远处可见幻觉美景般的感觉。采用颜料钵中底层颜料重描的手段,描绘绿色、茶色、灰色、淡桔黄色、淡胭脂、花青色的岩石,给人真山实岩的感觉。描绘流水用浅蓝色和花青色二色柔染的办法加上水面上的浪花、浪沫的描绘使人感觉出微风吹拂水面激起细细的波浪缓缓向前或者狂风起大浪的感觉。描绘云朵以写实为主,加上色彩的渲染。在绿色云、蓝色云、白色云上用各自颜色染色液,采取柔染的办法绘出各种不同的云朵形态。描绘火焰写实为主,加上艺术加工。火焰底、中、顶三部分分别用淡桔黄色、桔黄色、红色三色渐染手段,加上勾线和金线勾纹的装饰绘出火焰冲天、火苗四射的效果来。风采取象征手段加以表现。象征物体用茶色、灰色、浅蓝色三色当中任选一色,上面用烟色、花青二色从底部用渐染手段重色变淡色,再用淡桔黄色、浅蓝色、淡红色、绿色等颜料从风的顶部加以染色,风就是这样表现的。树、花、飞禽、走兽等物以写实为主加以艺术烘托。用绿色、深绿色、藏青色三色颜料调合来表现树叶。画不同树种树叶形状也不一样,叶子层叠处、叶子背面用花青色绘出背阴部,叶面上用金线勾勒营造出阳光照射的感觉。果树也不例外,不同果实的形状和颜色必须同实物相吻合。树干、树枝用淡茶色、淡绿色、灰色三种颜色合理表现。所要表现的物体上烟色、花青色从边沿上染色,绘出立体效果。从花卉来讲,有莲花、桃花、菊花、玫瑰花、青莲等。表现这些花卉的时候,以写实为主,为了美化,个别形状稍加变异,更趋于美感。个别叶子形状加以变化,树枝、树杆的走向依照实物表现。采取不同染色的手段,使绘出的花卉更加美丽。动物有大象、鹿、獐子、盘羊、猴子、兔子、狮、虎、豹、熊、狼等,不同动物的形状、毛色必须与实物相符。飞禽有孔雀、凤凰、鹦鹉、命命鸟,这些飞禽的形状、毛色必须同实物相符。绘画佛像时要有主次之分,主佛有宝座,宝座有七部分组成,座垫、座面、座腿、上下两个基座、座床、围杆。抬座者有狮子、大象、孔雀、骏马、命命鸟等图案,根据情况选择。靠背上有象征六磐若的六个形象图案,它们分别是沈鹏、鳌、童子、大象、狮子、龙子,这是最豪华的装饰图案。中等装饰有龙、孔雀、鹦鹉图案,最简易的装饰是嵌珠花边、光线纹图案。绘缎纹图、装饰图要求颜色鲜艳,勾线精细、匀称。总而言之绘画艺术要继承民族传统艺术外,还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点来补充本民族的艺术,从而使其更加发展。我们吸收了哪些优点了呢?《知识总汇》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殿宇,菩提树,各种花卉是供品,珠宝连串表吉祥,特色鲜明保风格,此乃印度绘画之风格。绘出的花卉呈鲜艳,人物身段端样穿锦缎,宝座装饰极豪华,此乃中国绘画之风络。水中动物、湖泊与池塘,四处飘香之森林,龙的供品,紫烟缭绕,此乃波斯画风也。五行巴扎、彩虹、祥云、大树、各种珠宝装饰,飞禽、神的供品,此乃尼泊尔画风也。岩石山,缘草山、食草动物、华盖等各种装点及雪山是雪域画派之特点。”由于吸纳了这些画风,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壁画、唐嘎画中显现出来的历代画师古韵浓厚艺术品质优秀,令人赞叹的绘画艺术。在西藏绘画界内部也产生了几个不同的画派。未形成门、钦两个画派之前,出现了一位名叫欠岗巴的著名画师,他是公元十三世纪人。他的风格中尼泊尔风格突出,他画下的唐嘎和壁画作品没有背景画,主佛在中央形象大,眷属佛在周围形象小。颜色处理上青绿色偏重,装饰图案精细,佛像站、坐姿态妩媚,这是久岗巴画派的特征。公元十五世纪,藏堆多巴斋杰之地出现了两位胜过师付的画家,他们是洛扎·门拉顿珠和贡嘎岗堆钦孜。他俩创立了两个画派。人物、形态姿式上采纳久岗巴的尼泊尔画风,在这基础上,开创绘出人物背景的先河,背景画和装饰画布局合理匀称,颜色偏淡而不失润泽,金线勾的很细,这是门唐画派的特色。人物形态姿式特点同上,怒忿相类的坐、站姿态尤其威武,形态顺畅。怒忿神像和曼伦罗绘画上有独到的技艺。颜色偏向于艳丽,讲究装饰画,背景绘画细致,勾线突出,这是钦孜派的画风。雅堆之地曾出现了一位活佛,名叫南喀扎西。他在恩地拜格丹夏却已·贡觉潘德为师学习门孜派画法。人物形态姿式依照印度铜像和门唐派风格,吸收明朝时期国画中传统工笔画的风景画和着色的技法,画面上用透明色薄绘,天地间透出本色。喜相神的眼睛细而小。颜色偏红,圆润,这是噶尔画派的特点。这些画风至今传承至我们这一代。

  论述佛像绘画尺度、画法、着色等绘画基本知识,绘画知识理论的源原,从何而来的呢,这些都是《时轮金刚本疏经以《戒律源流本疏经以《舍利子请问经》等印度佛教书籍和门、钦二位画师,布顿·唐杰钦巴,杰米居夏吉尼玛钦颇著作《宝镜》第斯·桑杰嘉作著作《除疑》等先驱们的著作中详细记载。如此理论指导下的艺术实践岂能搁在民间绘画艺术的地位上。不过在美术界仍然有些人发表言论说西藏传统绘画是优秀的民间艺术,这里只不过是用优秀二字掩饰而已,其实把它放在民间艺术的地位上才是这些人的真实想法。这些言论是非实事求是而自己想当然得出的结论,并没有任何理论根据,也经不起任何推敲。如果说属于大五明范围内的工巧明说成是民间文化,那么其余四明也不成了民间文化?这完全是笑话。这些同志受到左的思想影响,他们认为这是(传统绘画、译者注)没有理论指导,没有历史源原,来自于民间,仅为宗教服务的工具等偏见。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西藏传统绘画历史悠久,有绘画理论,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还有一些同志不作任何调查研究,主观武断地说,西藏传统美术根本不符合科学,原因是,西藏传统美术没有立体感,没有明暗区分,没有远小近大的差别,根本上背离了生活。总之,西藏传统美术作品没有透视现象,以此来否定西藏传统绘画中符合科学和独特的艺术成就。西藏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之间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西方绘画艺术中运用的远小近大,立体感、透视固定的手法在西藏传统绘画中没有,但是西藏绘画艺术运用自已独特的勾、染手法塑造形象,这是不同之点。西方绘画理论阐述人体绘画尺寸时,横竖比例,男子上身宽大,下身窄小,女子上身小,下身大,女子身高比男子矮一头,这些尺寸比例和西藏传统绘画论述尽寸比例的书籍中确定的佛身的横竖比例,父续神像上身大,下身小,母续女神上身小,下身大。父续神像身高十掌,母续神像身高九掌,父续神与母续神身高有一掌区别,这点上藏西两个美术理论的看法是一致的。有些同志认为西方绘画符合科学,我们西藏传统绘画不符合科学。这是偏见。因为西方绘画艺术中也有几个画派,他们也是保持自已的风格,反对风格统一,有些人坚持以写实风格为主,有些人以象征风格为主,还有一些人坚持抽象画派,运用物体方形和三角形的面象变异手法,体现自己的艺术效果,他们都是坚持自已画派的特色,并没有统一到写实手法上。那么除了写实画派以外其他一切艺术形式都看成是不符合科学、落后、民间艺术,这样行得通吗?连我这个愚人看了也十分清楚,这是不对的。各个艺术流派都有自己的理论、基本画法、独立的特色。还有必要说明的是,西方绘画和国画之间也有共同点和不同点,近代近一百年前,国画画师们仍然按照自己的绘画历史和绘画理论进行绘画创作、发展,并没有采用西方的明暗立体和固定透视的手法。著名画家徐悲鸿(按照作者文中藏文音翻译,译者注)从西方学校毕业回国后,开始在国画中引进西方素描,从而使西方绘画中的一些手法得以普及,至今在各个美术学院中素描作为绘画基础训练进行授课。西方素描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在素描过程中,对绘画对象运用透视、解剖方法进行观察分析、二是所画的素描作品准确地把物体平面和透视固定观察到的实物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这两点是素描塑造形象最主要的目的和基本要求。这两点原则与国画塑造形象的基本要求无法一统,甚至某些方面有明显的矛盾。国画画师绘画的时候,画师对物体分析和观察是这样的。他们并没有采用透视固定的方法,而是运用透视散点,或者透视聚点变化的方法把对象物体的韵味和特点描绘进来。没有采用西方素描在解剖学的指导下,准确地表现立体的绘画方法。这种透视是不确切的散点透视,与西方透视原则格格不入。从这些问题说明了西方绘画和国画之间存在了异同点,那么把国画当成不科学可以吗?绝对不可以,我们不能只承认一方,却否定另一方,它违背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党的文艺方针。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藏族传统绘画是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肩膀上的任务。我认为不管喜、怒神相,绘画的时候严格按照藏族绘画先师们总结的绘画理论和绘画实践,指导我们绘画艺术,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些理论和实践具有千年的历史,而且神佛的形象在人们眼中已经成形固定,如果把它改变成西方人物画像一样,人们不仅不会接受,而且会提出批评,藏族绘画的民族特色也随之而失去。那么哪些方面需要借鉴的呢,应该采纳一部分国画散点透视的方法,让殿堂、寺庙、民居、宝座、座前桌、各种摆设、景物远近等环境描写透视更趋于合理,人物行为描写吸收西方人物塑造方法,让画中人物更加生动、活泼。在着色方面,如果放弃传统的勾、染方面技巧艺术,牛头安在马头上的话,将会彻底失去藏族绘画的特色,这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在探索中取得成果了才加以总结确定下来。

  我们藏民族有实实在在的大五明、小王明文化,它博大精深,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有很深的思索空间,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藏族传统绘画作为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光在国内,在国际上也有人研究,所以年轻一代更应奋发努力,继承传统,发扬光大。在建设富裕、文明、团结的新西藏的事业中,让藏族传统绘画这棵大树,叶更茂、枝更繁、于更粗而奋斗不停是我的希望,我自己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在这里发表了一些不成理论的言论,还望各位专家雅正。

  注:

  作者:丹巴绕登,西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唐卡绘画大师

  译注:次多,西藏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 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业是一切善、不善的造作,正在造作的时候,古人称为事,造作完毕之后就称为业。所以事业,事是因,业是果。事有染净、善恶,果报千差万别。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