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查玛舞传递远古召唤
2014/9/8   热度:325
神秘查玛舞传递远古召唤 蒙古族宗教艺术的“活化石” 法号长鸣,声震湖畔。戴着各种动物和神灵面具的人们跳起古老原始图腾的查玛舞,祭奉查干湖,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唤醒冬网。这是前郭县历届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上令人感觉十分神秘的一幕,神奇的查玛舞仿佛是那来自久远年代的召唤,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勤劳勇敢、朴实善良的郭尔罗斯人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历尽沧桑的土地上,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继承和发展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蒙古族人民虔诚信仰宗教,“查玛”就是流传在郭尔罗斯草原上的宗教寺庙舞蹈。它就如一颗晶莹的明珠镶嵌在郭尔罗斯草原上,为古老悠久的民族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查玛舞为宗教寺庙舞蹈,是一种以宗教经传古诗为内容的面具舞蹈。“查玛舞”的起源也就众说纷纭,藏语称“查玛”为“羌姆”或“跳允”。元世祖时,佛教传入蒙古,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蒙古人多由信奉萨满教改为信奉佛教,由于藏传佛教的广泛传入,“查玛”也就随之进入蒙古族地区。 据史料记载,郭尔罗斯“查玛舞”在17世纪后期开始传播,当时的崇化禧宁寺是主要的传播地。当年,每逢庙会跳查玛舞的时候,人们都从四面八方坐勒勒车、骑马或步行,三五成群地涌向崇化禧宁寺拜佛。跳查玛舞的场面宏大,围观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此后,郭尔罗斯“查玛舞”的规模不断扩大,整个郭尔罗斯5个大小寺庙分别都有不同的查玛舞人员,结构也不一。 查玛舞的表演者人数较多,它们头戴牛、鹿、鹰等面具登场表演。以寺庙大号、羊角号、螺号、鼓和大钹等伴奏,道具有兵器和旗幡、伞等,都是根据剧情和角色的特点制作。主题是镇邪除魔,传播佛教普渡众生的思想。 在1956年举行的吉林省首届业余文艺汇演中,前郭县组织了尚存的喇嘛,在长春舞台上表演了查玛舞。这次演出,把郭尔罗斯的查玛舞由寺庙的庭院搬上了舞台,也使舞蹈动作更加规范化。 近年来,前郭县在挖掘民族文化遗产,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工作中,奖查玛舞进行了艺术性创编,并在举行民俗旅游节、冰雪捕鱼节时进行表演。 2006年9月,前郭县在60周年县庆大会上表演了600人的查玛舞,这样规模宏大、人数众多、服装艳丽、道具精美、表演精彩的演出全国还很少见,其服装、道具现存于查干湖的王府陈列馆。 查玛舞是不同于蒙古族其他舞蹈的宗教舞蹈,反映了人们娱神、破灾、图腾崇拜的一种心理。同时,查玛作为宗教寺庙的一种祭祀活动,又不同于其他的宗教活动,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由于查玛起源于西藏,舞蹈动作明显带有藏舞的韵味。可以说,查玛是西藏故事题材加以蒙古化,又形成了和蒙古族生活密切结合,并具有蒙古风格和特点的舞蹈,是藏族寺庙舞蹈在前郭尔罗斯草原的演变和发展。 查玛舞在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的历史价值首先体现在查玛的历史悠久,它从西藏传入郭尔罗斯草原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它随流传的地域、人们意识的变化而变化,郭尔罗斯查玛舞吸收当地人们保留的、固有的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使蒙古族民间舞蹈进入寺庙与宗教教义融为一体。 原本绝大多数都在寺庙宗教节日时表演的查玛舞,其舞蹈形式影响甚广,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创作、表演和教学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因此,随着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的增强,这种又被称为蒙古族艺术当中的“活化石”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与重视。 如今,查玛舞已被前郭县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传承与保护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相信神奇的查玛舞,还将在未来的艺术舞台中散发光芒。 记者 迟永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上说得好,我们这一生所受的一切,这是果报。果必有因,因是前生。前一世造的因,今生受果报,今生所造的因,来生受果报。我们到这人间来干什么?来受果报的。业因果报丝毫不爽,你要是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你这一生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你不再怨天,不再尤人。佛法里面常说,“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菩萨畏因,因为他知道果报之可怕!所以菩萨对一切众生,决定不起一个恶念;日常生活行为当中,决定不会做一件伤害众生的事情。众生迷惑颠倒,天天在造恶因,果报现前,他害怕,众生畏果;菩萨不怕果报,果报来了,他乐意承受,不怨天,不尤人,为什么?这是在所不免,自作自受。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