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概论——第六章佛教戏剧


2014/9/8    热度:419   

  佛教艺术概论——第六章佛教戏剧

  王惕

  第六章佛教戏剧

  第一节 概 论

  一、戏剧——综合艺术

  (一)戏剧是什么

  历史上诸家有不同的说法。中国现代戏剧教育家熊佛西(1902—1965)说:“……固然,谁都承认戏剧的一部分是文学,但是整个的戏剧,决不是文学,而是一种独立的艺术。”

  英国戏剧理论家亚却(WilliamArcher,1856—1924)说:“戏剧的实质是‘激变’……”用小说和戏剧比较,小说是渐变过程,而戏剧因将冲突、高潮、结尾安排在有限的时空中,故以迅速增长和激变的方式末表现。

  美国戏剧家贝克(GeorgePierce,1894—1955)说:戏剧的要素是动作和感情……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给戏剧下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义呢?应该说: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身心(六根)俱发才”有戏”。它包括:(1)文学:戏剧中有情节、矛盾、冲突,还有人物的性格塑造和发展、变化,无论是舞台剧还是影视剧,都需要先有剧本,剧本者,一剧之根本也,这是最集中表现出来的文学部分;(2)音乐:尤其是中国古典的戏剧,音乐(包括打击乐、器乐、声乐、效果)是必不可少的,西洋传人的话剧,虽然最初没有音乐,但后来有时也会加入背景音乐;(3,舞蹈:话剧中的形体语言,中国戏剧中的边歌边舞、表演程式、武打、技艺表演等;(4)美术:舞台的布置,场景的转换,人物的化装、服装、道具等,必以色彩、装饰、纹样等尽善尽美为目的,以便吸引观众的目光。另外,还有灯光、音响、舞台等多方面的因素相辅佐陪衬,戏剧才可以搬上舞台。(二)中国古典戏剧的产生和特点

  中国戏剧源远流长。据说,在周朝时,已经孕育着戏剧的因素,但直到12世纪才形成完整的戏剧形态。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北宋东京汴梁(今开封)“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演《目连救母》杂剧,直到十五日止”。还有记载云:《目连救母》杂剧,实是寺院僧人最初提倡,事实上,真正可以算得上汉传佛教寺院戏剧的,我们也只能举出此一孤例。故研究中国戏剧史,应从宋代开始,而佛教戏剧则始于此时,在后来岁月中,反而逐渐消亡了。

  中国古代戏曲是世界戏剧史上四大古典剧种之一,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多民族、多角度的多种文化要素。

  1.虚拟性

  戏者,游戏也,是假装、假扮的,它把社会生活中的故事精练、提升,以高于生活的方式演义出来,所以,可以说,中国人是最懂得戏的真髓的。在舞台上,并不追求逼真,而是用虚拟的手法表现出来,有俗语形容说:“一圈‘圆场’数千里,四个‘龙套’百万兵”,这大致勾画了中国戏剧的特点。意思是说,在舞台上跑一圈就象征走了数千里路;四个陪衬的士兵,就相当于大队人马的百万雄兵。

  2.程式化

  仍以上面说的为例:什么叫“圆场”,什么又是“龙套”呢?圆场,就是演员在舞台上用特有的姿势跑圆圈;龙套是指剧中陪衬人物,中国戏剧的主要人物往往是位居舞台中央,或坐或站,他(她)的随从、仆人、将领、土兵等分列两厢(这里又涉及到美学问题,中国是特别讲究对称的),最下等的陪衬人物,一般是四个,也有八个的,他们没有名字,相当于群众演员,叫做龙套。以<<穆桂英挂帅》为例,穆桂英从天波府带领人马出征,人马就由四个龙套来代表,她的手中拿着马鞭就象征她骑着马,在台上跑了一圈圆场,就到了“边关”战场了。以此引申,台上没有布景,演员全凭手势和姿势来表演开门、迈门槛、上楼、上下渡船、穿针、捻线、做活、喂鸡、采花等等,总之,一切都用象征性的程式表演来完成,观众的联想成为戏剧的一部分,演员的表演得到观众的认同,这出戏就完成了。所以说,中国的戏剧是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力共同完成的。

  3.脸谱化

  中国戏剧的剧中人也被程式化。男性有三种:一是不戴胡子的青年男子,称“小生”。二是上年纪又正派的人,称“老生”。用戴不同的胡子来区分年龄段:有三绺稀疏黑色胡须的是中年男子;再老一点,有花白胡须,行话称为“掺”;更老的有全白的胡须,对于这种“老生”,并不要求演员年纪老,有四五岁的小孩演老生的。三是威猛或暴烈的男性,要在演员的脸上画出色彩和花纹,叫做“净角”,俗称“花脸”。花脸的面色主调和花形有各种不同的象征意义,如红色表示忠诚、正直、刚烈;黄色代表老成、持重;蓝色代表神异、暴烈等。花脸也戴各种不同的胡须,除了上面说的黑、灰、白三色外,还有红色的短须和长须,一般都代表特殊性格或经历的人,如传说中的鬼之领袖钟馗,就是红须;另有一种说法,认为花脸所以被称为“净角”,是由于唐代和宋代的佛教戏剧《弄婆罗门》、《耍和尚》,表现佛教战胜外道的故事,戏中角色皆由佛教徒扮演,其中多由庙中的净人(寺院中未曾剃度的志愿服务人员)勾画涂抹面部或戴面具演出,故称。据说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还藏有表演《弄婆罗门》时的面具。女性统称“旦角”,但其中又分“老旦”(老年妇女),“花旦”(青年妇女,活泼乐观的喜剧人物),“青衣”(正派女性,或悲剧人物)等。昆曲的划分方法更加细致。另有一种滑稽人物,不论男女,统称“丑角”,打浑、说笑,还有专门让男演员来扮演丑女,大脚大手,动作和扮相都很滑稽,从中起联络和调和作用。后面我们在具体分析每出戏时,会再次加以说明。

  4.装饰性

  中国戏剧的化装和服装最大程度地发挥了“造型”的功能,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戏剧的服装大多用丝绸制作,极尽装饰之能事,有的专门用各地的知名刺绣,无论色彩还是花纹,都十分讲究,价值连城。这种服装的式样甚至可以改变和遮掩演员的特质和缺陷:如一位胖胖的老先生可以装扮成少女,在台上惟妙惟肖地演出;而一位脸型较瘦的人,也可以扮成威武雄壮的角色(净角,俗称花脸)。这是造型艺术的特殊功能。二、佛教戏剧的产生和发展

  佛教与我国戏剧有不解之缘,也有学者说,中国戏剧就是从佛教文化中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佛教从印度产生,本身带有印度文化的许多特征,如在佛经中多有诗歌、偈子出现,印度人又擅长歌舞,传人中国,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形式,产生了模仿佛经体裁的说唱、俗讲、押座文(俗讲开场时的说唱)等。20世纪初,英国的斯坦因和法国的伯希和,先后在甘肃敦煌干佛洞石室中搜集到大批文物宝藏,引起国内学者重视,人们在其中的“变文”中,发现了中国过去没有的韵文和散文交杂组成的文体。在唐代寺院,盛行“寺院唱导”形式,将无限甚深的佛法,用通俗的文字宣唱,“唱导者,益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到元、明代时,江南佛寺僧人和信徒,在佛教节日时表演曲艺节目,即宣讲与说唱“宝卷”,敲击木鱼以为节拍。在说唱的基础上,逐渐加入表演、舞蹈、装饰,便渐渐形成了戏剧。藏戏,就是源于西藏山南地区民间舞蹈和以佛经故事编成的哑剧(跳神,学名应称为“寺院傩”,见舞蹈部分)。文史工作者曾在新疆发现一本公元7世纪左右的维吾尔语剧本《弥勒会见记》,据说长达27幕,说明至少在隋、唐时期,西域一带已有寺院剧的存在。可惜的是,这些剧本没有传演延续下来。

  一、汉传佛教戏剧

  第二节 专 论

  严格地说,近现代的汉传佛教没有特有的戏剧。因为汉传佛教的戒律中,沙弥十戒中就有“不观听歌舞”一条。出家人要“尽寿遮止人间嬉戏”,嬉戏歌舞尚不能观听,更何况看有歌有舞的戏剧?故说到汉族的戏剧艺术,只可在社会上找到因果报应和祈祷吉祥的题材。我们就将直接出自佛教题材的戏剧姑且称为佛教戏剧。

  (一)佛经故事戏

  1.《维摩诘所说经》演变成京剧<<天女散花》

  此类戏剧的故事直接出于佛经。最典型的要算京剧《天女散花夕。此剧是近代齐如山、李释戡为梅兰芳所作,共六场,出自《维摩诘所说经力,它通过文殊菩萨和维摩洁居士的对话,深入阐明佛教空理。天女散花是其中非常有情趣的一个情节,佛经中说,在维摩诘的丈室中有一天女,她所散的天花,纷纷落在阿罗汉(即大弟子)身上,且抚之不去,却不会落在菩萨身上,所谓“结习未除花著身”。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观众生品第七》: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

  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

  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在天女和舍利弗的对话中,天女说出了为什么所散之华不著菩

  萨的道理——

  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观诸菩萨不著者已断

  一切分别想故。

  原文中仅说天女在维摩诘的丈室中,而在京剧《天女散花》中,却安排天女(花旦应212)从众香国(见“香积佛品第十”,此佛国距阎浮提四十二恒河沙——应在宇宙的深处)驾祥云而来,增加了动感,在第四场“云路”和第六场“散花”的唱词和念白中,直接运用了大量佛经语言,下面引用的唱念句子中,凡为佛经原有词汇者,笔者均加了横线:

  《天女散花》戏词:

  [唱』祥云冉冉波罗天/离却了众香国遍历全工/诸竺昼好一似轻烟过眼/一霎时来到了毕钵岩前/

  [白』清园智月广无边/慧业超明不作仙/幻中幺,出计严相/慈悲微妙自天然/吾乃天女,遵奉佛旨,去到净名室中散花。乘风御气而来,也不知经过多少微尘世界。看旭日腾辉,瑶空散彩,毕钵山头,好景象也!

  [唱]云外的须弥山色空似显/毕钵岩下觉岸无边/大鹏负日把神翅展/迦陵仙鸟舞翩跹…八部天龙金光闪/又之见那入海的蚊螭在那浪中潜/阎浮提界苍茫现/青山一发普陀岩/

  [白]看前面,已是南瞻部州,那厢洛迦山中,好庄严也!

  [唱]观世音满月面珠开妙相/有善才和龙女站立两厢/菩提树詹葡花千枝掩映/白鹦鹉与仙鸟在灵岩神山上下飞翔/绿柳枝洒甘露三千界上/好似我散天花就纷落十方/满眼中清妙景灵光万丈/催祥云/驾瑞(另作“异”)彩/速赴佛场/

  全剧结束时,几句道白点出了“空性”所在:

  文殊、众菩萨:请问居士,这天花从何而来?

  维摩诘:此花乃天女所散,去问天女便知明白(空性本难以用语言尽述,故维摩诘不做正面答复)。

  众:如此我等告辞了。

  维摩诘:请。正是:天花随处落,五蕴本皆空(“五蕴皆空”是诸经之心《心经》之心,是佛教理论的精髓)。

  读这些唱词,可知剧作者深厚的佛学功底。

  2.《佛说盂兰盆经》演绎为目连戏和劝善系列

  目连,亦作“木连”,全称“摩诃目犍连”、“大目犍连”,是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以“神通第一”著称。目连救母故事,出自《佛说盂兰盆经》。全文不长,言简意赅,却因为是提倡孝道,与孔孟之道相契合,故在中国流传极广,且形成了中元节习俗。经云:

  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 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持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

  释迦牟尼佛告诉目连,他的母亲“罪根深结”,原因是生前悭吝,有乞食僧人,不但不施,反而无礼。故她的罪业已非目连一人力能度者。必须在七月十五日,以盂兰盆盛饭百味及五果、香油、锭烛等供养十方僧众,凭借三宅功德和僧众的集体力量度脱众生七世父母。目连依教奉行,度脱了母亲。佛言:“神通抵不过业力”,即指此例。

  目连戏最早成形于宋代,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记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目连戏的根本特点是内涵丰富,于佛经之外,和中国的经济、文化、伦理、民俗等相结合,加进去许多情节,使这一故事流传甚广,家喻户晓。在《佛说盂兰盆经》中虽没有具体说明目连的母亲生前的恶业,但在经文中仍可看出她的悭吝:当她拿到目连供给她的饭寸,“左手障钵,右手抟食”,这是何等的贪婪吃相啊!此时,她仍没有悟到“贪婪”给她带来的恶果,左手障钵,即是仍不许其他饿鬼来食,而要自享,故“食未人口,化成火炭”,可见佛陀说她“罪根深结”,是真实不虚的啊。据陈宗枢先生著氓佛教与戏剧艺术》一书中称,唐朝宗密在《盂兰盆经疏》中说:“目连名罗卜,母字青提。罗卜欲行,嘱其母曰:·若有客来,娘当具膳’。去后,客至。母乃不供。”这位客想必是僧人。这一说法,显然是佛教故事中国化的一个例子。因目犍连是印度梵文的音译,亦译为毛伽利耶夜那,另有多种译法,但其意译为“天抱”,也不是罗卜。其母之名目前笔者尚未在佛经中看到,而由此衍生的情节也非常之多,形成一个演出的系列。关于此类戏剧,除北宋剧本外,金院本也有《打青提》剧目;元杂剧有《目连人冥》《行孝道木连救母力;明代郑子珍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可算是至今流传下来的成书最早,内容最丰富的剧本了。剧中还有罗卜当官,其母脱离饿鬼道后又托生为狗等情节。

  (二)因果报应戏

  1.《庞居士误放来生债》

  该剧简称《来生债》,原录于《元曲选》,作者佚名。庞居上故事。庞居士,历史上真有其人,姓庞,名蕴(?一808),字道玄,唐代著名在家修禅者,湖南衡阳人?曾参谒著名禅僧石头西迁、丹霞天然、药山惟俨等,多有对答、沦述,故传出许多公案故事。世人将其编写成剧。该剧大致情节为:庞居士经商,家财殷实。几经世故,他悟得“富极是招灾本?财多是惹祸因”,遂做许多善事。一天他经过牲口槽,听得里面的驴、马、牛正在说人话,马说,它是前生欠了庞居士十五两银子没有还,所以投生为马前来偿报;驴说欠债十两;牛说欠债二十两。庞居士大惊说:“嗨!兀的不唬杀我也!我当初本做善事来,谁想弄巧成拙。兀的不放来生债也。”遂将牛、马、驴等放生?且不许他人收留;自己将财散尽,领着妻、女到山中修行。后来他和女儿均证道果。

  2.杂剧《一文钱》

  在佛经中,有《卢至长者因缘经》,明代徐复祚据此题材撰剧。故事说有素性悭贪的财主卢至,他对家人十分吝啬,每人一天只发二合米,他的儿子在自家的菜园中摘了一个李子吃,他便扣掉了儿子当天的米,来抵李子的价值。他自己也承认:“我一生钱癖在膏肓。”有一天,他在路上拣到一文钱,喜出望外,觉着得了大便宜,藏在哪里都不放心,正在这时,听到几个乞丐在议论,说全城的人中,最富的是卢员外,最穷的也是卢员外,因为他连我们乞丐的吃喝都赶不上。卢员外确实肚饥,便将一文钱买了几粒芝麻,躲到无人能到的地方一粒一粒地吃。帝释天向他晓之以佛理,仍不开悟,帝释天便令其醉酒10天,然后自己化作卢至,到他家里,对他家人称:自己听了佛法,知道自己有吝啬鬼缠身,现已悔悟,随即散尽家财,周济贫民。待真卢至酒醒后回家,帝释天就指着他说:“这就是那个吝啬鬼,赶快把他赶走。”于是真卢至找到释迦牟尼佛评理。释迦牟尼佛令十大弟子变成十个卢至,真卢至更加惶恐,叫道“他既卢至,我是何人?我非卢至,何有此名?”释迦牟尼佛善巧开示,使卢至认识到自己的颠倒梦想,遂皈依佛门。

  (三)观音菩萨戏

  观音戏,基本是根据中国的民间故事而编写,阐述了佛理,却有中国本土的特色。观音菩萨本是古佛,也在“大雄”之列,在古代的印度和中国早期壁画、雕塑中,菩萨都沿袭印度的风格,有胡髭,装束也是男性。《太乎广记》记载云:一仕宦妻被神所摄,因日夜礼拜观音像,夜梦一僧人救她脱险。佛教传至中国,因种种原因,观音由男性变为女性,而戏剧中,更是以演义女身观音为能事。张大复所作的传奇《海潮音》,讲述了妙善公主修行成道的故事。京剧《大香山》,又称《观音得道》或《白雀寺》,剧情大致和《海潮音》同。

  《观音菩萨鱼篮记》传奇,成书于明代,作者佚名。这个故事在佛教内部几乎老少皆知,是根据观音菩萨三十三化身中的鱼篮观音而写的剧本。此剧以观音菩萨为度有佛缘的人,化身美少女提鱼篮卖鱼,市井之少年争相追逐求亲。观音便以背诵佛经为缘由,筛选新人。最后张无尽人选,并得到观音菩萨的开示,皈依佛门。剧中,有诸大菩萨出场: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韦陀天尊以及高僧寒山、拾得等。其中唱词云:

  [南吕·梁州)我着你超三界,脱离了地狱。你若是到灵山别是

  乾坤。你又不耳聋眼暗愚痴钝。我着你早登海面,似践红尘。你去

  了这酒色财气,舍了那爱欲贪瞠,则你这五云山尽是虚云。……

  近代人顾随(1897—1960)撰有杂剧《马郎妇》,收入自刊的《苦水作剧三种》。本剧四折(即四场或四段),梗概如下:延州人民不信佛法,堕入迷途,有美女马郎妇愿以身布施,以度化众生。当地诸长老视她为YIN妇,逼她远去,马郎妇临行前在金沙滩上坐化,众人方知她是观音化身。其中观音唱道:

  [黄钟醉花阴)云幻波生但微哂,pyA.海,藏身市隐。你道俺恋

  红尘,哪知俺净土西方,坐不得莲台稳。

  大悲之心跃然纸上。(四)圣贤名僧戏

  布袋和尚戏:布袋和尚是五代梁朝寸的游方僧,名契此,当时号为长汀子,因其容貌富态,身壮肚大,开口常笑,出语多带禅机,并时常背着一个布袋,故人称布袋和尚。佛教界的人士多知道他是弥勒菩萨化身,无论显、密,都供奉他的造像。后来的一些民间宗教也把他奉为主神,称为“弥勒佛”。有几种戏剧都曾出现过布袋和尚的形象。在《观音菩萨鱼篮记》中,他曾协助观音度化张无尽;元杂剧有《布袋和尚忍宇记》,简称《忍字记》,作者郑廷玉,是专写布袋和尚度化众生的戏,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唱词也很生动,下面是写剧中人刘均佐和布袋和尚见面时,对他身体胖硕的印象:

  [油葫芦〕猛可里抬头把他观觑了,将我来险笑倒。引着些小男江人,俗姓李。十八岁在杭州灵隐寺剃度出家,性癫征?嗜酒肉;人号济癫,因其嬉笑幽默,常为百姓抱不平;故传说甚多,被称为“济公活佛”。《醉菩提》,张大复撰,又名大得,彝宣。约生活于明末清初。本剧的主角济癫为生行应工,做派扮相要有几分丑行的滑稽,身段也须有一定的武功基础,要能竖大顶、打翻(翻筋斗)、走醉步。一些戏曲选本大多选人《伏虎》(只身降伏老虎)、《醒妓》(度妓女)、《打坐力、《当酒》等折子戏。其中最常上演的是《当酒》,此是原剧的第二十四折,描写道济和尚初出家时,因天寒想酒吃,身上又五分文,在酒肆中用衣换酒的滑稽情景。这出戏济公一上场,就表演天寒瑟缩的样子,唱:

  [斗鹌鹑]白生生平了山坳。乌洞洞昏其天表。啊哈苦,苦滴滴

  路少行人,静沉沉树无啼鸟。看比见南北高峰,走不出野外云

  桥。……一声陷入深泥窖。要出头也费人闹吵。只闻得醉汉不堪

  扶,(笑介)却原来醒人也跌倒。

  名僧传说戏《疯僧扫秦》:我们前面在说达摩戏寸,曾提到昆曲中净角有“四和尚”戏,其实还有其他类型的表现僧人的戏。先说四和尚中的其他三出,是:《吴天塔·五台》中的杨五郎;《虎囊弹·山亭》(又称《醉打山门》)中的鲁智深;《西厢记·下书》中的惠明和尚。还有一出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戏,全名是《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简称《东窗事犯》,其中一折即是《疯僧扫秦》),元代杂剧,作者孔学诗。该剧描写岳飞率岳家军抗击金兵,眼看胜利在握,却被朝廷用十二道金牌招回,岳家父子被害于风波亭。地藏王菩萨为了伸张正义,化作疯僧,揭露秦桧陷害岳飞的行径,为岳飞伸张正义。《扫秦》一折至今为经常上演的剧目,疯僧为丑角应工,有时演员会用苏白(用苏州话念白)。有几段唱词生动地表现了疯僧的性格与形象:

  老和尚(白):看你垢面疯痴,怎么了?

  疯僧:咳,师父!(唱)

  [粉蝶儿〕休笑俺垢面疯痴,恁可也参不透我的本来主意。我笑小女将他厮搬调。莫不是香积厨做的斋食好,更和那善人家斋得那神僧饱。他腰围有篓来粗,肚皮有三尺高。便有那骆驼、白象、青狮、豹,敢可也被你压折腰。

  又如描写刘均佐在后花园草屋修行,因看到园中景色变化而引起无常之想,拴定妄念的唱词:

  [南吕一枝花)恰才那花溪飞燕莺,可又早莲浦观鹅鸭。不甫能菊天飞塞雁,可又旱梅岭噪寒鸦。我想这四季韶华,捻指春,回头夏。我想这名利心都毕罢。我如今硬顿开玉锁金笼,我可便牵拴定心猿意马。

  另有清代孙埏写的《弥勒记》,嵇永康(1637—1678)写的《痴和尚街头笑布袋》(简称《笑布袋》)等。

  达摩戏:达摩,是菩提达摩的简称,他是印度佛教第二十八代禅宗祖师,因将禅宗传至中国,而成为中国禅宗的开山祖师。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到中国,由南方渡海先到番禺,帝遣使迎人建业,但因与武帝语不相契,师遂北渡长江,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方传衣钵于断臂求法的慧可。《祝发记》,清代张凤翼(1527—1613)撰,写达摩祖师与梁朝国子监博士徐孝克一家的故事,后一苇渡江北上。此剧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初集》。《纳书楹曲谱》、《缀白裘》等戏曲选本,录入了嚷祝发》、《做亲》、《败兵》、《渡江》四出折子戏。其中《渡江》一折是净角的独角戏,以唱工取胜,是昆曲中常常上演的传统剧目之一。在昆曲界多年来流传有“七红八黑四和尚”之说,共是十九出净行的专工戏,其中的“四和尚”就包括达摩一角。

  另有《西来记》,清代张中和根据《传灯录》所写。剧之名字,也和禅宗参话头有关。

  《大葱岭只履归西》,清代杨潮观撰,简称《大葱岭》,描写北魏宋云奉使去西域取经,回国时在大葱岭(即帕米尔高原一带)见到达摩手提一履向西独行。亦根据禅宗公案写成。

  济公戏:济公是对宋代临济宗僧人道济的尊称。道济(1150一1209),浙那世人痴,不解我的禅机(咳!)(老和尚夹白:看你鬓发蓬松)休笑俺发蓬松,(老和尚夹白:挂着这织袋何用?……袋内什么东西)这里面道包藏着天地,我拿着这吹火筒,却离了这香积。(白:他哪知我是地藏王化身哩!)今日个泄天机,故来临凡世。

  [石榴花]太师着俺说个因依,俺与恁便仔细话个真实。恁可也悔当初,错听了恁那大贤妻?他也曾屡屡的便诱你,恁却也依随。恁在那东窗下不解我的西来意。只见他葫芦提无语将俺支对,恁那谗言谮语,恁便将心昧,恁可也立起一统儿价正直碑?

  [斗鹌鹑)……却不道湛湛青天不可欺,如今人都理会的。恁在这里吓鬼瞒神哩,恁做的来事事,做的来藏头嗳露尾。

  最后,秦桧被骂得狼狈不堪,道:啊呀!倒被这疯僧一番语言,说得毛骨悚然。回去与夫人商议便了。疯僧一席话,使我魂魄飞。(剧终)(五)改变善恶因果的特殊剧目

  在昆曲中,有一个系列剧目,叫做《劝善金科》,是讲述因果报应的剧目。现在很少演出,只留下一出叫做《孽海记》的,唯存两折,一是《思凡》(俗称《尼姑思凡》),二是《下山》,此二折原本是正面教育,说背叛佛教信仰,还俗后会得到因果报应,此义由“孽海”二字即可看出。但演到后来,变成了“歌颂婚姻自由”的正面戏。其实,在佛教内,出家与还俗,也是有一定自由的,不必非要像小尼姑那样“埋了藏经,弃了木鱼,丢了铙钹”,所以,到后来,很少有人去议论还俗的因果了。有意思的是,笔者最初走近佛教,就是因为要演出《思凡》,此戏中,有一段“数罗汉”的唱段,笔者在当时没有见过罗汉,故到寺庙中“体验生活”,去画罗汉的写生,没想到,由《思凡》到超凡,历经30年,演出《思凡》的人竟然出家,走进了佛门。(见彩色插页第3l页6—1)

  二、藏戏浅说

  藏戏,可以说是地道的佛教戏剧,因为它的发生和发展都由佛教而起。

  创立藏戏的人,是14世纪后藏地区藏传佛教噶举派赫赫有名的高僧汤东杰布大师。藏戏的演出,从一开始就是为藏传佛教服务的。察仓·尕藏才旦教授在他的《中国藏传佛教》一书中说:藏戏是藏传佛教的有机组成。

  最早创造的藏戏形式是汤东杰布创新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喇嘛玛尼”。这种民间说唱艺术既不同于民歌,也不同于讲故事,它与角色化的戏剧不尽相同。表演是由一个僧人挂起用布或绢制成的绘有神佛的本生画传,似连环图像或卷轴画(即唐卡),讲演者手持木棍指点着一个个画面,同时用固定的诵调演唱故事内容。从察仓,尕藏才旦描写的情景来看,初期的藏戏有点像汉地的“拉洋片”,但发展到成熟期,已经完全成为一种独特的结构完整的戏剧艺术。

  藏戏的表演程式:藏戏有严格的表演程式,一般分为:开场、正戏、结尾三个部分。

  开场,藏语叫“温巴顿”,是猎人说唱之意,有固定的三个人物出场,即戴面具表演的“七温巴”,穿着古老服装的“二甲鲁”,戴着凤翅头饰的“七拉姆”(仙女),内容为仪式性的歌舞,礼赞佛法和圣人,解说正戏的概况。

  正戏,藏语叫“雄”,通过说、唱、表演、帮腔、伴舞,来陈述表现这出戏的基本内容,展开故事。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

  结尾,藏语叫“扎西”,就是吉祥的意思。结局基本都是喜剧性的,表达正义和佛法的胜利。此时舞台上下互动,狂歌劲舞,群众向台上抛洒食物和钱币等,皆大欢喜。

  特殊的表演技巧:

  在藏戏的演出中,常常穿插许多民间艺术表演,都需要较高超的技巧。如:牦牛舞、鹦鹉讲寓言、孔雀舞、宗教舞“羌姆”和“赤赤”、藏族鼓舞等。另外,藏戏有些像傩剧,很多人物都是戴着面具表演,据说是印度进藏的高僧莲花生大师发明的,体现了雪域民族传统的审美意识。

  八大藏戏:此是对传统的优秀剧目的概称。它们包括:

  《文成公主》(又称《汉妃尼妃》):这是一部历史正剧,表现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故事,突现了藏汉同胞的深厚情谊。(见彩色插页第31页6—2)

  《诺桑王子》:讲人、神恋爱的故事。由于诺桑王子的忠诚,最终与仙女再度团圆。

  《赤美滚登》(又译《智美更登》):这个故事与印度佛本生的《须大拿太子本生》很相似,故须概要介绍一下:白岱国国王赛窘扎巴有很多奇珍异宝,特别是有一个能使一切事情立即成功的“一切如意宝”。太子赤美滚登发愿普救天下痛苦之人,秉告父王要发放布施,赈济穷人。从而使人们解除了贫穷和痛苦。谁知有奸臣搬弄是非,在国王面前说太子的坏话,说太子已经使国家一贫如洗。国王为了拴住太子的心,便为太子娶了一位美女为妻,婚后,两人恩恩爱爱,几年间添了三位王孙。后来,有敌国用计,利用太子欢喜布施的特点,用花言巧语诱骗太子布施了镇国的“一切如意宝”,国王知道后大怒,下诏将太子一家五口流放12年,在离开国都的流放路上,太子又将财宝、妻子、儿女和自己的眼睛一一布施,因此感动了大众和天神,将他布施的人和物一一归还,还使他的眼睛复明,敌国也消除了敌意,归还了“一切如意宝”,最后得到吉祥圆满。

  《卓玛桑姆》:此故事描写空行母化身美女,被国王抢去作了妃子,并生下一儿一女。后来被心地狠毒的王后所害,空行母回到净土,太子和公主也流离失散,太子被另一国家奉为国君,最后打回故国,救出老王和姐姐。

  《囊萨姑娘》(又译《朗莎姑娘》):囊萨姑娘是后藏娘堆地方的一位美女,被扎钦巴霸占,受尽欺凌,含恨而死,因为她生前善良,得以还阳,出家为尼。扎钦巴一家也被她所感动,皈依佛教。

  《苏吉尼玛》:苏吉尼玛是一位森林中修行者的女儿,温柔漂亮,被国王纳为妃子,引起由恶魔变化的王后的嫉恨,王后将国王的亲族全部杀死,栽赃于苏吉尼玛,国王下令将她处死,却被杀手放掉。苏吉尼玛流浪到各地宣扬佛法,后来感动魔后,忏悔了自己的罪行,王族遂恢复和谐吉祥。

  《白玛文巴》:商人诺布桑一生为国王辛苦经营,使国王由穷变富。不料却引起国王的嫉恨,想方设法谋害他。诺布桑的儿子白玛文巴,成长为一位帅哥,且聪明能干,国王又对白玛文巴进行迫害,最后国王喂了罗刹,白玛文巴被人民奉为国王。

  《顿月顿珠》:顿月和顿珠是同父异母的两位王子,顿月的生母为了替亲子争夺王位,不断地迫害顿珠,而顿月却和弟弟凭借纯真的友爱,团结一心,战胜种种灾难,最后两人各治理一国,和谐共处。

  思考题:

  1.你认为守持戒律和了解佛教戏剧有矛盾吗?

  2.我们应该何等方便来度众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好事多磨!“磨”就是折磨,你想做好人,你想做好事,那你得禁得起折磨、禁得起考验,你才能成就。真正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谁知道?自己的良心知道,诸佛菩萨知道,天地善神知道,不必要人知道。你凭着良心,凭着圣贤教诲,依教奉行,决定不退堕。世出世间法,论境界不外乎四种: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你要知道,这些境界都是帮助你、成就你的,问题是看你用什么心去看它、去对它。如果你用的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每一个境界都是好境界,都是来帮助你消业障,增福慧的。顺境、善缘,你生感恩之心,这个境界成就你;逆境、恶缘,同样还是生感恩的心,它替你消业障,也增长你的福德。业障消了,福德就现前,福至心灵,智慧也现前。所以,要知道每一种境界都是好境界,你不怕折磨、不怕考验,你才能成就。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