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达摩沟出土残缺壁画揭示唐代佛教对于阗的影响


2014/9/8    热度:360   

  和田达摩沟出土残缺壁画揭示唐代佛教对于阗的影响

  新华网新疆和田8月23日电(记者毛咏 郭燕 张鸿墀)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喀拉墩1号佛寺遗址中有一幅"千手千眼观音"残缺壁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学者认为:"千手千眼观音"残缺壁画中描绘的月兔杵药等形象揭示了唐代佛教密宗对西域于阗的影响。达玛沟喀拉墩1号佛寺遗址位于和田市策勒县达玛沟乡七大队一小队范围内的荒漠沙丘中,距达玛沟乡政府所在地约十公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进行了发掘。由于遗址在古代和现代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地下水侵蚀,考古队只是在扰乱的地层中采集了一些壁画残片。通过对残片的拼接,可以大致窥见这幅千手千眼观音"真容"。

  巫新华博士在《新疆和田佛教考古新发现与研究》中描述说:"观音面相饱满,秀眉微曲,小嘴、小鼻、细长眼,眼半睁,微俯视,眼角微上挑,印堂处有一竖立睁开的直眼。从壁画残块可以看到在胸前有一双手作法印,左边上举的一只手托月,月中有捣药兔的形象,右边有一手举一圆球状物,应当是太阳。有一块壁画可能是托月形象的另一半,在月后面有一手握一法器,除此以外,其他手没有拿什么法器。"

  76岁高龄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佛学研究专家杨泓先生说:"这幅千手千眼观音壁画中出现的日月轮就是唐代佛教密宗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典型表现,'唐密'发展后向东影响朝鲜、日本,向西影响了西域,从这幅壁画看,中原对于阗佛教及艺术的影响是很大的。"密教又作真言宗、瑜伽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开元宗,与先前的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统称为显教)相比,存在诸多不同。密教在中原正式成宗是公元8世纪初,开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亲为《金刚经》作注,并颁行天下。唐玄宗开元年间,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位印度密宗大师先后来到中国弘扬密法,又经中原大师的发扬,形成"唐密"。

  千手千眼观音是佛教密宗中最重要的菩萨之一,全称"千手千眼观自在",是佛教密宗艺术中塑造、绘制最多的菩萨。

  据杨泓先生介绍,千手千眼观音靠近头部的左右两臂一般是要托举日和月,右手托太阳,左手托月亮,按照中国古代画日月的传统,从汉代起,太阳是三只脚的乌鸦,月亮是用玉兔或蟾蜍代表,玉兔的造型一般是直立或半蹲着,前肢像人手一样握着杵,杵的下端就是药臼,这与嫦娥奔月是相关联的。在千手千眼观音壁画中以这种手法表现日与月,是中国文化传统在佛教中的体现。

  "达玛沟喀拉墩1号佛寺遗址出土的千手千眼观音壁画比较明显的具有这个特征,观音手中是小兔子,耳朵大而尖,上肢握杵,杵的下方是一个近似方形的图形",杨泓先生说。

  约在公元前一世纪,佛教传入于阗,于阗原本盛行小乘佛教,至公元五世纪初,盛行大乘佛教,是古代西域大乘佛教中心,也是中原大乘佛教的策源地。随着佛教在中原的传承发展,以及唐密成宗,中原的佛教在唐宋时期又开始回传于阗。带着不同地域印记的佛教文化在于阗交流荟萃,演化出辉煌的文明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的专家们在达玛沟托普鲁克墩2号佛寺遗址还发现一副千眼佛木版画。这块木板长52厘米,宽17厘米。上部绘一坐佛,着赭红色圆领通肩袈裟,袈裟绘有鱼形的细长眼睛,坐佛以下为黑线绘出的九列200余只眼睛。

  "呈现给我们的这个千眼佛太罕见了,袈裟上有成排的眼睛一直到版画边缘,这是一个新题材,在以往石窟、佛寺壁画中还没有出现过,它反映怎样的信仰及宗教形式,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新发现很有意思,更是独特的艺术题材。"杨泓,这位76岁高龄的佛学研究专家说。(完)(责任编辑:徐晶晶)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 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修行第一个修什么?修忍辱波罗蜜。忍辱波罗蜜修成了,你所得的一切东西不会失掉,“一切法得成于忍”。如果你没有这层功夫,老师教给你东西,教到最后怎么样?你好高骛远,贡高我慢,自己以为不可一世,最后是身败名裂,必然是这样的结果。所以,什么人是法器?就看他的耐心,看他的忍耐。这个人有多大的成就,与他的忍耐决定成正比。他忍耐的功夫愈深,他成就愈大;忍得浅,他这个器小,他成就愈小。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