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与历史真相:天竺高僧在中国


2014/9/8    热度:1554   

  金庸小说与历史真相:天竺高僧在中国

  小说《神雕侠侣》中有一个情节:杨过身中情花之毒,危在旦夕,一灯大师的师弟——一位天竺(印度)胡僧专程到绝情谷寻找解药。他认为一物克一物,“毒蛇出没处必有化解蛇毒的草药,而配制情花解药所需的药草,主要的一味多半也会生长在情花之下”。后来,他终于在临死前发现了情花的克星——断肠草。另外在《天龙八部》中,去少林寺盗经的波罗星和哲罗星也是天竺僧人。金庸笔下的这些人物虽然难以考证。但从秦汉开始,陆陆续续来中国的天竺高僧确实不少,其中有许多身怀绝艺者。

  ●汉明帝梦见佛陀,派特使请天竺高僧来华

  传说,秦始皇时代就有印度僧人室利房等十八人来华传教。秦始皇和印度阿育王是同时代的人,当时阿育王派遣一批“传教士”前往中国也是可能的事。此前的印度文献就提到过中国丝织品,梵文里有关丝的词,如Cinapatta(成捆的丝),Cinasuka(丝织衣服)等,都和Cina(中国)一词相关。可见秦始皇之前,中国与印度已经有了往来。

  但多数人认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时期。相传汉明帝“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他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人回答说,此神即“佛”。明帝于是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寻佛取经。公元67年,蔡、秦二人取回佛经佛像,并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一起东回洛阳。第二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西面,按照当时天竺佛教寺院的样式为两位印度僧人建造了白马寺。

  ●达摩与梁武帝不欢而散,“一苇渡江”开创中土禅宗

  在所有来华天竺高僧中,名气最大的大概要数达摩祖师了。少林寺的镇寺之宝《易筋经》据说就是达摩留传下来的。他不仅是中土禅宗的初祖,还是名扬天下的少林武功的祖师爷。

  传说达摩是印度香至王的第三子,也是释迦牟尼的第28代弟子,即印度禅宗的第28代祖。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父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教?”师傅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收拾行囊,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花了3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后,终于到达广东。梁朝的地方官得知后,急忙禀报朝廷。崇信佛法的梁武帝立即派人把达摩接到金陵(南京),但由于与梁武帝在佛法方面的见解不同,达摩不久后就离开南朝,渡江北上。

  使人产生无限遐想的是,达摩渡过长江时,并不是坐船,而是“一苇渡江”——踩在一根芦苇上面就渡过了长江。于是,不少人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达摩的武功高强。其实,“一苇”并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大束芦苇,是芦苇做成的筏子。唐代儒家大师孔颖达也曾特意解释说,“一苇”就是筏子,不是一根芦苇。不过能以芦筏渡过烟波浩渺、白浪滔滔的长江,至少说明达摩的胆气过人。

  达摩过江后,辗转来到了河南的少林寺。说起少林寺的起源,则与另一位天竺高僧有关。北魏孝文帝时期,天竺僧人跋陀来中国传教,孝文帝就在少室山脚下的一片茂密的树林里,为他建起了一座寺庙,少林寺因此而得名。

  不过,达摩没有直接进入少林寺,而是住进少林寺南五乳峰山腰一个石洞里,面壁九年。据说达摩面壁时纹丝不动,一只燕子以为他是一块石头,在他的肩膀上筑了一个窝。最后,少林僧众把他请入寺内,奉为寺主。从此,达摩开始弘扬禅法、创立了禅宗和少林功夫。达摩走后,少林僧人在洞中发现了一个铁盒,铁盒中有两部奇书:《易筋经》和《洗髓经》。从此,少林寺作为禅宗道场和武学圣地而名震天下。

  关于达摩的晚年去向一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称他中毒而死,葬于熊耳山。这是所有武侠爱好者所难以接受的,很难想像武学修为登峰造极的达摩会中毒。第二种说法是“只履西归”,传说北魏的使臣曾在葱岭遇见达摩,当时达摩手里拿着一只鞋,翩翩西行。这就很好理解了:达摩老祖远离故土,在万里之外完成了弘法传道的使命后,当然想回老家看看。

  ●译经累、思乡苦,唐代天竺僧很郁闷

  到了唐朝,从天竺到中土的僧人更多了。唐中宗初年,天竺高僧般剌密谛秘密把《楞严经》偷运到中国。据说印度很珍视《楞严经》,禁止外传他国。但般剌密谛不仅将它偷运到中国,还将它翻译成了中文。

  另外,这位高僧还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把少林寺的《易筋经》译成了中文。原来达摩留下的两部经书都是用梵文写的。《洗髓经》由精通梵文的二祖慧可翻译成中文,但武学宝典《易筋经》却一直难以翻译。中宗初年,携带《易筋经》的少林僧人在峨眉山巧遇这位天竺高僧,在他的大力帮助下,这部当世无双的武学奇书才有了中文版。

  其实,唐朝时,来华的天竺高僧绝大多数都做这种译经工作,他们或介绍传译中国未流行的佛经,或重新根据梵本翻译旧有的经典。为适应译经活动的需要,唐朝甚至在一些名刹广设译场,设官分职,使其各有所司。

  为了来中国传经,天竺僧人在荒漠中孑然独行,往返一次几乎要耗尽一生的年华。而来华之后,又要长年累月地艰苦译经,心情之苦闷可想而知。当时就有诗描述说:“空林衰病卧多时,白发从成数寸丝。西行却过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独知。”充分反映了天竺僧异乡染疾的幽苦情状和思念乡土的孤寂心怀。

  唐代来华的天竺僧大约为30人,明确记载下落者12人,其中只有4人返回了故乡,其他8人则郁郁而终,长眠在中土大唐。他们的译经活动大大推动了天竺与唐朝的文化交流。

  ●传教兼治病,天竺医僧名留史册

  现在看来,来华的天竺高僧大都具有传奇色彩,有的则被神话了。这大概与人们对异域文化的崇拜心理有关,也和这些天竺僧在华期间行善积德、给人们留下了良好印象有关。

  与金庸小说中的描述一样,来华的天竺高僧精通医学是确有其事。宗教往往对医学予以不同程度的重视,佛教亦不例外。有人甚至认为,印度医药学就包含在佛学体系之内。印度的一代医王耆婆最后也皈依了佛教。

  作为“借医弘道”的手段,医学对佛教在华的早期传播事业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史料中常常有“胡僧”(天竺僧人占多数)的行医记载,他们实际上就是小说中一灯大师的师弟天竺胡僧的原型。需要指出的是,印度佛教医学擅长药草知识和外科手术。因此,小说中天竺胡僧能想到用草药医治情花之毒并最终找到断肠草,也是合情合理的。

  毫无疑问,金庸是借用了天竺高僧到中国的记载,丰富和充实了他的武侠小说内容。不过,要说到小说中的具体人物,只能是金庸大师天马行空的臆造罢了。(来源:环球时报)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 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真诚心能感动诸佛菩萨,我们谚语里常讲:“诚则灵”,什么是灵呢?智慧开了,而真诚心就能开智慧。《金刚经》上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不识字,老老实实晒蜡烛的香灯师,拜了三年舍释迦牟尼佛舍利,一天拜三千拜,拜到心清净了,烦恼消了,业障消了,智慧现前,世出世间法他一接触就通达,他真正开悟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