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贝叶文化的历史穿透力和民族凝聚力
2014/9/8   热度:320
浅谈贝叶文化的历史穿透力和民族凝聚力 作 者:许洪畅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文化考古事业发展很快,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思考、研究正在实践中舒展。首先,贝叶文化以其厚重的历史穿透力能识读历史,吸纳经典,展示文明,净化心灵,受到越来越多的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这是致力于贝叶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应当感到高兴和欣慰的一件喜事。 其次,贝叶文化还以其厚重的历史穿透力澄清着历史的迷雾,缕析着历史的脉络,使漫长历史的沧海桑田、岁月变迁的演绎成为可能。 再次,贝叶经以其民族凝聚力,诉说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一、前言 一位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2003年发表的《再论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提出:“21世纪是作为文化的世纪开始的,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互动、冲突走上了中心舞台,这已经在各个方面变得非常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学者、政治家、经济发展官员、士兵和战略家们都转向把文化作为解释人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最重要的因素。”事实确实如此。 随着《贝叶文化论文集》、《贝叶文化与傣族的社会发展》、《贝叶文化与傣族和谐社会建设》三部专著的相继出版,云南贝叶文化研究水平在全国遥遥领先,并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目前贝叶文化研究工作已经从单纯的文化研究,逐渐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尤其成为云南边疆傣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推手,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潮流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保护、研究、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总方向。 更值得高兴的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贝叶经制作技艺已于2008年6月14日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贝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同时也被列入了云南省委、省政府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不难想象,我想我们大家都感受到了他们的压力特别大。我还想再说一个细节,担任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的秦家华教授他今年都已经70多岁了,曾经多次提出退休申请,但都被拒绝了。 在这里,我衷心祝愿并建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再鼓励鼓励秦教授,请他继续率领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这个优秀团队,研究好、宣传好、保护好贝叶经这门“绝学”。文化的探究和保护是一个长期、孤独、寂寞、艰辛的过程,不过秦家华教授曾经说过:“研究、保护绝学,是人生的福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关心、支持、身体力行从事贝叶文化的研究、宣传、保护和弘扬工作的所有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嘉宾福气都很大,当然他们的压力也不小,尤其是秦家华教授本人在每次学术研讨会的活动结束后都要根据与会者的观点、思路和建议,集思广益写一篇上万字的专业论文。其它的专家、学者和嘉宾都是这样,不仅用责任,也用勤勉守护着贝叶经这门“绝学”,他们也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贝叶文化的力量。下面我不端冒昧就近年来接触贝叶文化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提出来与各位前辈、专家、学者一起相互交流,请不吝赐教: 首先,我要感谢云南大学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在2007年11月1-3日举办了第三届全国贝叶文化研讨会暨《中国贝叶经全集》21-30卷发行仪式。《贝叶文化与傣族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主题,把我们远隔千万里的贝叶文化追随者集聚在一起。 其次,专家、学者的讲演让我感到:易经、甲骨文和贝叶经就像是不同时代的三本巨书,分别代表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它们都是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是连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民族史书。 近年来,我国文化考古事业发展很快,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思考、研究正在实践中舒展。贝叶文化以其厚重的历史穿透力能识读历史,吸纳经典,展示文明,净化心灵,受到越来越多的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这是致力于贝叶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应当感到高兴和欣慰的一件喜事。 二、贝叶经以其民族凝聚力,诉说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2007年11月1日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而这一天正因为“第三届全国贝叶文化研讨会暨《中国贝叶经全集》21-30卷发行仪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皇冠酒店的开幕变得并不普通。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54周年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组织活动是以贝叶文化为纽带,把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集聚在一起,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让最后一批来自大洋彼岸的客人在深深感叹国之瑰宝“贝叶经”的神奇中,留下一个又一个惊叹,临走的最后一天也是在念念不舍的依恋中抱着《贝叶经》缓缓离开中国。在三天的会期里,我亲眼看到每一个嘉宾都不放过一时一刻宝贵的时间,相互介绍、相互认识、相互交流,有的直到深夜凌晨也不肯休息,有的专家、学者甚至在会议结束后还继续深入到佛寺、村寨进行田野调查,许多群众为了配合调查工作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报》、《云南大学新闻网》等新闻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不是翁瓦萨(开门节),不是做“赕佛”,更不是泼水节。前所未有的长队,史无前例的人潮———佛寺门前排队看经书……一座佛寺门前排成这样一支‘长队’,已经远远超越了佛教观摩的意义。这是一座城市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朝圣。如果不是因为一份执着和虔诚,华发老人怎能在阳光下伫立;如果不是因为真挚,花季学子怎能在寂静中守望;如果不是因为景仰,背着双肩包的欧美教授怎能一出西双版纳机场就赴进了这支队列。 “贝叶经热浪”席卷了云南甚至全国,新世纪的云南完成了一次颇具辐射力的“文化轰动”。这一次“贝叶文化研讨会”,打动人的不仅仅是100多篇顶尖水平的学术论文,还有伴随“贝叶经”文化而呈现的民族凝聚力,它诉说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这一次高规格的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发行仪式,为何会在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背景下形成一次“文化轰动”效应呢?这是因为这次新世纪较大规模的学术研讨会是一次“绝学”研究人才的集中亮相,是一千多年来贝叶经的盛大巡礼,是千年遗珍的隆重检阅,也是贝叶经跨地区、跨国界、跨民族的旷世览读。 这一次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发行仪式所带来的“文化轰动”为什么经久不衰?也正因为这是民族凝聚力的坦诚聚集,文化能量的整体释放,文化盛事的有效组织,文化情感的聚集迸发、文化关怀的良性循环。这一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也充分展示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1世纪的后辈们仍以华夏儿女的名义向世界各国播扬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贝叶文化的第一个穿透力就是这样一种民族凝聚力,事实上,在“贝叶文化研讨会”整个过程中,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力量是如此浓烈、炽热。 三、 贝叶文化以其厚重的历史穿透力,演绎着漫长历史的沧桑巨变、岁月坦诚 贝叶文化的第二个穿透力是文化自身的厚重。贝叶经的珍藏品穿透了漫长的历史,抖落了数千年历史的尘埃,演绎着沧桑巨变,表达着岁月坦诚。包含着收藏保管、研究和社会教育三大功能的贝叶经,以其犀利的历史穿透力,诠释着历史的庄重、厚实、坚毅、宏大和苍伟。 2007年11月1日,在西双版纳州景洪皇冠酒店隆重举行的“全国第三届贝叶文化研讨会暨《全国贝叶经论文集》21-30卷发行仪式”上,全新推出的《贝叶经全集》是集唐、宋、元、明、清以来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沿革是中国历史上的华章巨篇,在历史长河中带有凝重跌宕的历史指向,积淀了理性张扬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留下了千古释疑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撒落了凝聚文明的历史文物,引发了千百年来对凝聚于文物上的历史的解读,贝叶经正是这众多文化遗产中的国之瑰宝。 在此次学术研讨会举办过程中,100多篇顶尖学术论文和《全国贝叶经全集》数十件文物珍藏品璀璨荟萃,一千多年的历史精萃集约展示。一时间使景洪市街头巷尾几乎人人都在谈论“贝叶经”三个字,全国各大网站网友关于“贝叶经”词条的点击率迅速达到数万余次。研讨会最后一天,又是一个“无眠之夜”,西双版纳州歌舞团的演员以其灵巧、优美的肢体语言,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来宾展现了取材于“贝叶经典”中的神话世界,把数千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带回到远古蒙昧的时代。晚会结束后,大家都感到特别的兴奋,一再表示不虚此行,深感责任重大。 因此,贝叶文化的历史穿透力还表现在探究文化、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的过程中。中国西双版纳珍藏的《贝叶经》就有着生动感人的故事。从1950年开始到1952年底的两年多时间,中央先后派出了西南、西北、中南、中央等四个访问团深入全国各民族地区进行访问,走遍了边疆各族人民的村村寨寨,行程达8万公里。这是在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值得记载的一件伟大壮举,也是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开展民族工作的一项重大措施。中央访问团所到之处同各民族上层和各界代表人物进行了广泛接触,所到之处,受到了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少数民族群众包括爱国的民族上层和宗教界人士,纷纷表示衷心拥护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亲身感受到了祖国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对于党和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进步的举措无不欢心鼓舞。为了表达他们对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都纷纷把本民族最珍贵的礼品,托访慰问团带回北京,或者组织民族参观团亲自送到北京,敬献给党中央和毛主席。这些礼品种类繁多,有着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凝聚着各族人民的真挚感情。而在信仰小乘佛教的云南傣族人民心中,经书是最神圣的,至高无上的。他们相信诵经会使人进入某种最高境界,会给人们带来吉祥平安的生活,而保存经书就能得到佛祖的保佑,消灾免祸,所以用经书作为礼品赠送客人,就成了傣家最为神圣的礼节,而用涂金边的贝叶刻写成的经书赠送客人,则更显得高贵和圣洁。所以傣族人民在众多礼物中选择了最珍贵的一部傣文金边贝叶经敬献给毛主席。这部贝叶经全长48厘米,宽5.5厘米,共有32页,它装帧整洁,字体秀美,其含义:一是感谢毛主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开辟了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主义新纪元;二是表示对毛主席的无比崇敬和爱戴之情,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吉祥平安!这部《贝叶经》至今仍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这也是中国傣族贝叶经在文革动乱时期未遭到破坏,并得以保护、传承的原因之一。 贝叶文化以其厚重的历史穿透力澄清着历史的迷雾,缕析着历史的脉络,使漫长历史的沧海桑田、岁月变迁的演绎成为可能。 四、贝叶文化以其文明渗透力,寻觅着中华文明的悠悠源头、绵绵根脉 近年来,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大,媒体称之为“传统文化的回归”。贝叶经以其古老和文明相结合解读着中华文明,抢救民族文化回归,寻觅着悠悠源头,追踪着绵绵根脉。 2009年一个被贾平凹称为“长安第一好玩人”的旅美画家范炳南先生,怀着一颗童心和赤诚的爱国之心。从美国购回许多失散在海外的珍贵文物,其中有于右任21米书法长卷、宋代银棺以及贝叶经等价值不菲的东西,全部捐献给国家。范炳南先生说:“一个艺术家,没有“钱要挣钱,有了钱要养德。心里要有民族和爱国心。”这是他全部生活的真实写照,令人敬佩。范炳南先生从美国抢救回归的贝叶经刻本,都是专家一致公认的国宝。它的返归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又一个文化夙愿,对于梳理贝叶经文化的悠悠源头、绵绵根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年“五·一”节期间具有“佛教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贝叶经》,首次在广东南海西樵山宝峰寺展出,深受来自港澳台地区宗教人士的称赞。 《贝叶经》是宝峰寺的“镇山之宝”一共两卷,是由祖籍广东佛山的已故香港知名爱国人士、汉荣书局创始人石景宜先生的夫人刘紫英女士与长子石汉基先生所赠。 2009年11月25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汉荣书局董事长总经理石汉基先生再次向内地五所著名寺庙捐赠了珍贵文物《贝叶经》等书籍。石汉基先生及其父亲石景宜博士一直都非常关心中国文化及宗教事业,在此之前,他们曾于2006年向内地60个公共图书馆捐赠了12万册、价值达600多万港元港台版图书及南传佛教藏经瑰宝巴利文版的《贝叶经》精刻本,弥补了中国内地一些省市佛教界没有收藏贝叶经的遗憾,体现了爱国、爱教的崇高思想。 2009年10月15日昆明(中国)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暨旅游文化商品博览会上,73岁高龄的岩尖老人,现场表演了贝叶经刻写艺术,使上万名中外来宾亲眼目睹了一千多年前古人“写在树叶上的经文”。 2009年6月1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内部版,刊登了《为打一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保卫战》的5篇专题,其中就有贝叶经专题,体现了党中央的关怀,政府的决心。近年来西双版纳州政府为《中国贝叶经全集》的出版发行,已投资了200余万元。并且还计划在中国佛教学院西双版纳分院挂牌成立贝叶经制作传习基地,为现在还在从事贝叶经刻写的艺人举行拜师仪式,给他们发放生活补助和带徒奖金。 目前,由近50名傣族学者、高僧及汉族学者联袂整理并翻译为汉族文字的《中国贝叶经全集》,前30卷已经公开出版。它以“贝叶经原件扫描、老傣文、新傣文、国际音标、汉文直译、汉文意译”六对照的形式出版发行,收录了流传于西双版纳地区的200多种傣族古籍。它的编译出版,将更好地为傣族文献古籍抢救保护和傣族文化研究留下珍贵的资料。 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大规模抢救“树叶上的文化”——傣族贝叶经已硕果初现,文化回归已深入人心。 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贝叶文化以其文明穿透力深深地植根于大众之中,只要宣传普及工作做得到位,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人一定会对国宝---贝叶经报以真诚的、炙热的文化热情。 五、贝叶文化以其艺术感染力,守望着精神家园的世代传承、人文自豪 艺术感染力是贝叶文化的第四种穿透力量。这种力量维系着艺术经典的宁静与理性,敞开了中华文明的纯粹与自觉,凸显了民族文化的品位与品格,守望着精神家园的传承与自豪。 记载在贝叶经中的传奇小说,篇幅宏大,有的长达100多万字。这些作品虽然是以经书形式出现的,但故事完整,情节曲折,结构严谨,人物形象鲜明,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反映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长篇贝叶经散体叙事作品共有40部之多,中篇和短篇就不胜其数了。其中广泛流传于西双版纳、孟连、德宏等傣族地区的《祝佐玛赖》,又作《叭惟先塔纳》,原经共分13卷,836面贝叶,字数达125万字之多。是以早期贝叶经叙事长诗《叭惟先塔纳》为蓝本经改写而成的长篇传奇小说。故事描述了帕雅惟先塔纳怎样成为小乘佛教的忠实信徒的一生。这是一个在傣族地区流传极广、家喻户晓的佛经文学故事,直接取材于印度佛经《菩萨本缘经》中的《太子须大拏》。作品在思想内容、具体情节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充分体现了极强的艺术生命力。 贝叶文化的艺术感染力,需要文化创意的激励。近年来贝叶经的每个大展、陈列设计总是创意先行,努力做到一展一品,一展多景,对于展示文化起到了增添艺术感染力的作用。 贝叶文化的艺术感染力,需要文化资源的整合。近年来,在云南举办的前三届高格局、高水平的贝叶文化学术研讨会以及脍炙人口的展览、演出宣传活动等,除了整合珍藏的贝叶文化资源外,还走强强联手之路,得到了各省市文化、宗教各界人士,以及艺术界的积极支持。 贝叶文化的艺术感染力,需要自我加压。云南贝叶文化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就在于不断的拓展,不断地自我加压,在艺术感染力上努力超越“自我”,发展“自我”。近年来一大批来自贝叶经典的艺术作品,通过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纷纷向国内外观众展示,收到良好效果。 最后,我想说的是:梳理历史文脉,可以让我们清楚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传承人类文明,可以从文明的祖辈走向文明的子孙;守望精神家园,可以让人活得更加充实;弘扬民族文化,其实是不忘指认文化的源发地;开放的民族,其文化更具开放性、国际性。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安定和谐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提。急功近利、浮躁虚假是文化事业的天敌。贝叶文化事业除了轰轰烈烈之外,更需要沉着、宁静、守望、坚毅、执着。 只有热爱民族文化,才会更热爱国家、热爱历史。只有对历史负责的人才会对未来负责。我们要以文化养育文化,这样,文化才会显得更有文化。 作者简介:许洪畅,男,傣族,1963年12月26日生,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云南省傣学会会员,玉溪市文联会员,元江县傣族学会副秘书长,近年来先后发表作品十余万字。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天台智者大师说,“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也”,这两句话很重要。生离死别,没有人能避免,所以“临终心定”这种功夫,平常要培养!平常要是不培养,我们的心定不下来,临命终时怎么能定下来?平常定容易,临终定难,为什么?生离死别,你能不动心吗?你能真的没有一丝毫牵挂吗?必须真不动心,真的没有牵挂,这个心才定得下来。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