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雕塑在中国的演变与发展


2014/9/8    热度:514   

  浅谈佛教雕塑在中国的演变与发展

  吕丽

  摘要: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大体上经历了一个吸收印度佛教雕塑,到与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相融合,再到中国化的过程。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雕塑艺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随着印度佛教艺术传入中国以后,也给中国雕塑艺术以强大的击撞,对中国佛教雕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刺激,并极大的丰富了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佛教雕塑;印度佛教雕塑;影响;发展

  一、佛教雕塑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中印佛教雕塑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造像的形式上,尤其是面相,花纹,服装等方面。这种形式上的差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常任侠先生在《佛教与中国雕刻》中指出:印度是热带,所以佛像衣着单薄,而且多偏袒右臂,裸露胸膛。如云冈石窟第17窟至20窟的本尊,衣服从左肩斜披而下,至右腋下,衣服的边缘搭在右肩上,右胸和右臂都裸露在外,衣褶为平行,隆起的粗双线,这是“偏袒右臂式”。但后来逐渐演变为中国的服装式样,如云冈第十六窟的本尊是“冕服式”,衣服为对襟,露胸衣,胸前有带系结,衣服较为厚重,衣褶距离较宽,这体现了印度式样到中国式样的过渡。唐代以后,佛像更中国化了,实际上,唐代的佛教造像是在中国文化传统精神支配下,将外来的佛像式样统一化,从而,中国化的形式得以充分的表现。

  二、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1.雕塑空间的感性处理

  塑像是石窟的主角,一般本尊佛像呈现为圆雕形式。其背光与身光的圆形或莲瓣形光环绘于或浮雕于身后龛壁上。本尊佛两旁的弟子、菩萨等形象多以类似的圆雕形式表现出来,而供养人的形象则多被绘在墙壁之上,龛楣绘有装饰性的花朵或飞天,窟内整个墙壁满绘着佛教故事的情节、场面。形成有主有从、有衬托、有照应、有节奏起伏、有微妙变化的统一的艺术世界,孤立地绘画或孤立地看雕塑都不能理解其真正的内容和意义。中国雕塑往往有背景的描绘,独立的圆雕毕竟在表现空间体量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背景中图像的雕绘可以起到意蕴方面的补充。

  2.以形写神,重表现以及情感因素

  传神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要求。面部表情是最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佛的庄严、观音的慈祥、愤怒的天王、骡悍的力士都要通过人的眼神、嘴唇的微妙变化传达出来,当然,眼睛离不开五官的谐和,神态也离不开身姿手势的表征。除个体形象本身的传神之外,传神还表现在人物关系之间及巨幅造像的整体意境中。石窟艺术中那些最为美丽的人体雕塑,盛唐的飞天、菩萨、供养人往往衣着华美而富有表现力。中国的人体雕塑很注意在服装刻画上下功夫,表现了非凡的艺术创造力。而西方雕塑多为裸体人像,没有用衣饰来充当表现人物情感的工具,一切都通过裸露于外的筋肉及面部表情、外在动态姿式表达出来。这也构成中国雕塑的一大特色。

  3.线的运用

  中国绘画重线条的表现力也影响到中国雕塑的风格。以体积为主要表现手段,并辅之以既有表现力又有形式美的线条,这就使中国传统雕塑在世界雕塑中具有鲜明的东方民族风格。 与突出团块、光影效果的雕塑造型方法相比,突出线条作用是一种概括性极强的造型方法。中国雕塑运用抽象于万事万物的形式棗线条概括物象的形态神情,能获得圆满的立体效果。这个效果不在雕塑实在的形态上,而超乎于形表之外,它产生于观赏者的头脑,是一种由主体精神补充上去的立体空间感。

  随着印度佛教雕塑的传入和中国佛教雕塑的自身发展与演变,中国佛教雕塑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支配下,逐渐将外来的佛像风格统一化,中国化,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的中国式的佛教雕塑,从艺术角度上来说,它极大的推动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大勇,《中国雕塑的故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出版

  【2】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3】吴为山,《中国写意雕塑的历史与发展》,《民族艺术》,2002年出版

  出自: 《大舞台 》 2010年6期 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信”摆在第一!净宗法门讲“信愿行”,第一个是要相信自己,第二个是要信佛。一定要信佛!信佛要常亲近佛,现在佛不在我们面前,我们怎么样亲近他?我们每天读经,读经就是听佛的教训,这是亲近佛;我们每天念佛,念佛就是亲近佛。现在学佛的人多,有成就的人少,原因在哪里?信佛的人很少。什么叫信佛?佛在经上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我深信不疑,佛教我怎么做,我就要百分之百地做到,这叫信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