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窟壁画中的历代乐器——汉晋时期的乐器


2014/9/8    热度:288   

  新疆石窟壁画中的历代乐器——汉晋时期的乐器

  新疆石窟从公元三世纪开凿一直延续到公元十四世纪,经历了一千多年。从东汉开始,经历了魏晋、南北朗、隋、唐、未、元等许多时期,历史相当悠久。丰富多彩的音乐在历代石窟中均有描绘,现分述如次:

  新疆石窟由于在东汉末年才开凿,所以关于两汉时期的音乐反映较少。但两晋时期开凿的石扇中则出现了许多乐器,其中有弦鸣乐器、气鸣乐器、膜鸣乐器和体呜乐器,已有很完备的音乐形式。

  弦鸣乐器类

  五弦琵琶,为一种律状形,琴体细长,宜颈,有五根弦。其轴的排列是上面三个轴,下面两个抽,是指五弦横弹时的情况。这在克孜尔第14窟中有清晰的描绘,演奏者双目凝视,头微倾.仿供沉浸在音乐之中,右手拨弦,左手按在第一把位上。由图中看,还没有固定的品位。

  在克孜尔38窟中也有二个弹五弦的乐人,一个与吹钦呐的乐人相呼应,似乎正在为锁呐伴奏;另一个则与笛子相配合,仿佛正在独奏。此外在库木吐拉第46窟中也有一个弹五弦的乐人。他盘腿而坐,右手弹拨,左手按弦,双目微闭,是一个正在独奏的神态。但该窟中的琵琶没有克孜尔14窟中描绘得清楚。从这些壁画来看,五弦琵琶都是横卧在胸前弹奏,只用一个把位。

  曲颈琵琶,因头部向后屈而得名,有四根弦。它的共鸣体较五弦稍宽大,但基本上还是储状形。这种曲颈琵琶与阿拉伯音乐中的“乌镕”有所不同,与敦煌莫高度中的宽园共鸣体的曲颈琵琶也不一样。

  曲颈琵琶在克孜尔承哈第23、30窟中均有描绘,是一个位乐“飞天”的形象。图中四个油和四根弦描绘的很清楚,乐人左手食指正校弦,中指微拾,右手拨弦,显得很庄程。

  此外在库木吐协深46窟中也有一个弹曲颈琵琶的乐工,与吹排溶的乐人编成一组。持策者正闭双目,倾听曲颈琵琶的桔彩独奏。

  阮咸,在史书中记载是直颈,但是在克孜尔石窟中则有二种形制:一种是宜颈,如38窟中有三幅固,一个与排系编成一组,一个与笛子编成一组,还有一个是独奏姿态。

  此外还有一个则是曲颈,另外在克孜尔I 4窟中也有一个曲颈四弦阮咸。图中不仅弦数很清楚,而且曲颈部分和四个铀也很明显。共鸣体是一个园形。

  同在卵窟中的四个阮成,有三个是直颈,一个是曲颈。它们的共鸣体均为园形,琴把很长,有人说其中的曲颈阮咸是画工的笔误,那14窟中阮咸仍很清楚是曲颈四弦。这说明,曲颈阮成是客观存在的。

  竖茎签,在克孜尔原哈第23窟中有措绘。乐工身披彩带,上身半裸,双目下视正用左臂央着竖经接,两手拨动琴弦。壁画中的竖笆筷很典型,但遗憾的是当年艺术家没有画出竖笆模的弦数。

  这种竖箜篌体积不大,竖抱在胸前弹安,比那种立地竖起的望径显得小巧玲戏。此外,在库木吐拉第63窟中也有一个竖箜篌的描绘,

  风首箜篌,在克孜尔第38窟中有图,这是一种弓形哈卜琴头有一个风头装饰,但壁画中因为剥落而不清楚了。

  筝.在库木吐拉第63窟中有图,该窟是一个“毗诃罗”窟。呈长方形,顶部很高,是佛教徒们居住的地方。在顶部绘有筝图,但弦数已不清楚。此外在库木吐拉第68窟中也有同样的筝图。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 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处理是非的方法:1、不听是非,2、不说是非,3、不理是非,4、不传是非。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