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记载种茶的“摩崖石刻”
2014/9/8   热度:581
最早记载种茶的“摩崖石刻” 雷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植茶石刻的国家,而我国最早的植茶石刻就在四川省万源云石窝乡古社坪石壁上,即摩崖石刻《紫芸平植茗灵园记》,刻凿时间是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 万源古称太平县,地处秦巴山区南麓,是我国著名的产茶区。《紫芸平值茗灵园记》记载的是元符二年(1099年)本市草坝乡石窝社坪邑人王雅与其子王敏从建溪(福建南平建瓯、建 阳一带)带来茶树植于宅旁,茶树生长繁茂的历史。为彰前人,传后世,王雅之子王敏特撰 《紫芸平植茗园记》一文,并请来一位山东僧人将《园记》刻于宅旁之岩石刻位于石窝乡古 社坪村西北1公里处的苏家岩上,距地面3.75米,题记并诗计205字。长2.36米、宽0.84 米,字为阴刻楷书,从左至右竖行排列,字径长0.08米、宽0.05米。字间距0.03米,行 距0.07米,题名的“紫芸平植茗灵园记”几个字体略大,详文如下: 紫芸平植茗灵园 窃以丰登胜概。垭洼号古社之平,从始而荒,昔日大黄合宅,时在元符二载,月应夹钟,当万卉萌芽之盛,阳和煦气已临,前代府群王雅与令男王敏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可复一 纪,仍喜灵根转增郁茂。敏思前代如斯活计,示后世之季子,元孙、彰万代之昌荣、覆茗物 而敏盛。至于大观中,求文于篷莱,释刻石以为记。可传体而观瞻,历古今而不坏。后之鉴 者,亦有将有感于斯文也。 筑成小圆疑蒙顶。 分得灵根自建溪。 昨夜风雷先早发, 绿芽和露濯春畦。 大观三年十月念三日 此岩刻于一九八七年三月重被世人发现。字刻凿在整块大岩上,在它的上洞约0.5米处, 岩石整齐地向前伸出0.4米的遮掩,将岩刻自然地保护起来,使之不受来自上面的雨水冲刷,泥沙污染。岩刻前面有成片的树林,遮住了太阳的暴晒和飘雨的直接漫蚀。故而岩刻被发现后,完整清晰。 这块岩刻的发现。记载了万源绿茶历史和福建建溪的种茶历史,两地都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产茶地。 (来源:巴蜀文化网)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没有别的,他没有私心,一切为众生服务。佛法讲度众生,“度”就是今天讲的服务。能够舍己为人,无条件地为一切众生服务,这是大慈大悲,这个叫大菩提心。不肯舍己为人的人,始终不能成就。众生有苦难,你有能力帮助,你不肯帮助,你想等到极乐世界学成后再来帮助,你要是有这种想法,极乐世界你去不了。那怎样是到极乐世界学成再来?现在看到众生苦,我确实没有能力帮助,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学本事,这个行。你现在有能力,你不肯做,那你跟阿弥陀佛的本愿是相违背的。如果你有一分能力帮一分,有两分能力帮两分,那你的功德是就是圆满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