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佛教碑刻


2014/9/8    热度:457   

  苏州佛教碑刻

  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塔,大多留有各种形式的碑刻。其内容大体可分为:寺塔兴废、名人题、纷争之判断等类,不仅为后人查勘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而且也留下了古代书画家墨宝。

  碑石,原是古代宫庙前为观测日影,或栓牲口而树立的石块,后来人们在上面刻下文字,作为纪念或标志,也有刻上文告者。古人把长方形的刻石,称之为碑牲口而树立的石块,后来人们在上面刻下文字,作为纪念或标志,也有刻上文告者。古人把长方形的刻石。称之为碑;把圆首形,或形在方圆之间的刻石,称之为碣。今者概称之为碑刻。

  苏州现有大量佛教碑刻,均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早者有隋代上方山楞枷寺碑、用直保圣寺、西山显庆寺和邓尉光福寺保存着的唐刻经幢。虎丘云岩寺出土一块唐碑,虽残,但宗教资料价值极高。宋代有万寿罗汉禅院数碑,其碑文书法造诣极深。虎后青山绿水桥畔明代方碑,所刻大势至菩萨像和寒山拾得像,造型古拙,用笔线条流畅,有较高艺术价值。明代普宁禅寺碑,记载了宋景德年间,日本僧寂照来华参学天台宗,在功劳普宁禅寺卓锡,直寂圆寂之事迹,从中可见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清代碑刻留存颇丰,其中常熟兴福寺后禅院诗碑,寒山寺,枫桥夜泊诗碑,早已闻名海内外。

  值得一提的是寒山寺方丈性空法师为弘扬佛教文化,在普明塔院专建一碑廊,嵌其中有元赵有五六十方石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专为题额:“寒山寺碑廊”。其中有元赵孟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清邓石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谢孝思绘《十六罗汉像》等碑刻。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 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救度一切众生,是教导他自己转境界。佛不度众生,因为是你自悟、自修、自证,自度的。佛对众生的帮助,只是教化而已。佛教化众生,教化众生里面是以因果为主要的讨论的命题。我们众生希求果报,一定要晓得果报是怎样形成的,换句话说,一定要知道它的因缘。因缘具足,那个果报当然就现前,所以佛法始终不离因果。佛把你过去今生种种业因果报说清楚,让你自己觉悟。佛教化众生,是没有条件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