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德寺的建筑风格
2014/9/8   热度:611
试论古德寺的建筑风格 高媛 古德寺隐藏在一个不是很不起眼的巷口里,它没有一般的寺庙入口那么金黄和檀香木色围绕,简单的说,它更像只有一面墙的基督教教堂。这个虽然奇怪,但走进之后,四周还是传统佛教的香炉、经堂。信徒们如常念诵,佛像们表情各异的矗立着,黑白灰的炉子冒着幽幽紫烟。 古德寺最初建于1887年,原名“古德茅蓬”。这座佛寺和中国传统的佛寺建筑风格迥然不同,非中国古典建筑模式,而是纯西洋建筑(指建筑方式和建筑材质);非中国古典寺庙风格(木架构重檐歇山式等),而是说不清的一种东西混杂的建筑风格;非清中叶以前的古建筑,而是始建于1887年(光绪十三年),重建于1913年(民国二年),完工于1931年的近现代建筑。它存在的意义,已经远不止于是一所佛寺建筑,而是武汉市(或者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风格独特的“异类”。 关于它盛时的规模以及风格样式,只能引用资料记录:“……”其大雄宝殿最具特色,顶部有征九龙拜圣的九座佛塔,96个莲花墩,及24个诸天菩萨,为我国佛教建筑中唯一的仿缅甸‘阿难陀寺’形式所建造的大殿。殿内供奉三尊佛像,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右为药师佛,左为阿弥陀佛。大殿结构严谨,布局合理,门窗及墙壁的设计也颇精致,修饰华丽,显示出建筑的精湛技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圆通宝殿迥异于一般的中国寺院,它既有天竺佛国的绚烂,又不失西方哥特教堂的庄严,甚至还结合着中国道家的一些幽玄古雅,有一种难以言状的韵致。正面看去,石质的躯体敦实稳重,一砖一石,一栏一柱,都是悠然淡泊的面孔;一条回廊绕殿而建,光影迷藏,似有无尽禅机;回廓之上雕花遍布,石柱上如意盘亘,石柱两侧雕着大象和狮头,墙上有如盾牌的浮雕其实是头颈脱落的大鹏金翅鸟;大殿的顶上九十六座莲花墩环绕着九座穹顶佛塔,威严地镇守着这座庞大的建筑。 圆通宝殿为单层正方形,有lOOO多平方米,内空高16米,可容百人,其宏大宽绰也是其他汉传佛教的大雄宝殿所鲜见的。圆通宝殿的门廊呈三角形分两层朝后递收向上,烘托着顶部中心高耸的山花,具有古罗马建筑的表现手法,这种处理,强化了宗教的神秘感。它的内外墙之间的回形步廊和许多方柱,又依稀具有希腊神庙的风韵。总体上看,整座建筑又充满了哥特式教堂的上升感。 与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最}为不同的是它的顶部,上面有大小佛塔共九座,这又与中国道教的北斗九星、七显二隐的说法暗合。确实,站在地面上,从任何一个方向看塔顶,只能看到七座,有两座总是看不到的。细看九座塔的流线形塔身,以及内外墙面装饰的花卉、狮头、象头和大鹏金翅鸟等细部,又充分再现了印度和东南亚各国的帕那瓦建筑风格。九座佛塔的塔刹,既像风向标又像十字架,在中国塔文化中独树一帜。上面的96个莲花方墩,寓“国之四维,天圆地方”。这种融汇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于一身,并具有多元化建筑风格的建筑,在汉传佛寺中实属罕见。 很多人感兴趣的,是古德寺大殿主入口的建筑样式,认为属哥特式,与南亚风格无关。但实际上与缅甸佛寺风格是非常相似的,但是也有它的个性特色:主入口前后两层门楣凸出向外的门斗,拱券门楣下为尖矢形拱顶,左右两侧有立柱支撑,立柱为八角六面的立体,柱头雕花为改良的爱奥尼式,四个外卷涡旋,其间添加了复杂的花式,这类无一定之规的立柱在欧洲、西亚、南亚到处都能看到,是一种多民族多时期风格的混杂体。 这是一座奇异无比的建筑,在中国难找到第二座,东南亚也没有一座佛寺是和它完全相似的,和与它类似的缅甸阿难陀寺最大的区别是:阿难陀寺建于公元11世纪,为典型的印度石窟佛寺造型,开窗小,内厅黑,注重内室的雕刻和壁画:而古德寺于20世纪三十年代才建成规模,引入欧洲哥特教堂的外部装饰及内部空间构筑,四面开窗,以透空雕花窗引入室外光线,以达到光在室内的透射效果,内厅并不是以壁画雕刻为主,而是以佛造像为主(此为中国国粹)。从基本的构架来说,这些,绝非石窟佛寺的建筑手法,例如圆形花窗和尖矢形长窗等,都属典型的哥特教堂风格。 世界建筑艺术,除中国大陆数千年和外界沟通较少外,成为独立一体的建筑建构(覆盖面有日本、朝鲜、越南),而欧洲、北部非洲、西亚、南亚、东南亚,后来的美洲和澳洲等,早已于两千年内相互融合、交流、混杂为各种求同存异的艺术体系了,其中包涵希腊、罗马、波斯、拜占庭、哥特、巴洛克等欧洲古典风格,还有阿拉伯地区(即伊斯兰风格)、埃及、印度、缅甸等地域性文化相同相异的各类建筑模式。其中,由于文明的侵入占领而引发的民族和种族的文化交流,例如印度文化中含有的欧洲文化、西亚阿拉伯文化,以及非洲文化,然后通过佛教文化的外传,引入缅甸和泰国。 这就是人们疑惑的“为什么东南亚佛寺建筑会出现欧洲和伊斯兰建筑风格”的答案。 当我们站在这里的时候,所有这些宗教精神上的东西已不再重要。因为它清楚的表明,融合的艺术,可以将习以为常的式样组合成远远高出本质的启迪和影响。 出自: 《大众文艺·浪漫 》 2010年9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三字经》上头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性本善”,就是佛法里头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本善,为什么会变成不善?那是习性。人为什么会变成不善?为什么会造作罪业?那是习惯,染上不良的习惯,习惯久了就变成习性,习性不善。所以大圣大贤教导我们把习性放下,恢复本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已经是被环境染污的,已经不是本性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