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感应统纪语译-------幽王


2014/9/8    热度:2149   

题目:历史感应统纪语译                                   作者:吕富枝 图:江逸子
本文:
幽王
幽王是宣王的儿子,名宫涅。沈迷酒色,不顾国事。在位十一年,被犬戎所杀。
夏朝桀王末年,朝政衰落时,有二龙下桀到宫庭,口流涎沫,说:「我是褒城二神君所
化。」桀王害怕,就命太史占卜,杀掉丶赶走丶留着供养都不吉,再占卜,取龙涎沫,放在
金匮中,得大吉。二龙忽然不见,桀王命令深藏内库。夏朝灭亡,把这金匮传给殷朝,殷朝
灭亡,又传给周朝,不敢打开。到了厉王末年,打开观看失手掉到地上,涎沫流到宫庭,厉
王为了僻邪驱凶,命妇人裸体大叫。涎沫忽辟化为龟爬入後宫,遇一童女,偶然践群而怀孕
,生下一女,姜后认为是妖怪,命侍者丢到河沟中。
在宣王时,有童谣说:「柞孤箕服,实亡周国。」因此宣王一听到有夫妇卖箕草丶箭袋
和山桑木弓,怀疑和童谣有关,就命令处死,卖桑木弓的男子惊慌逃到河沟中看到抛弃的女
婴,抱回养育,隐藏褒城。抚养长大,生得国色天姿。褒城有人犯罪,囚在镐京服狱,他的
儿子为了赎他父亲的罪把那弃女买来,献给幽王,就是褒姒。
幽王非常宠爱废申后,改立褒姒为王后。太史伯阳父叹息说:「周朝亡国的灾祸,已经
成熟了。」褒姒从来不笑,幽王千方百计,想要博得她一开口笑。於是听奸臣的计谋,和褒
姒夜游骊山,大举烽火,诸侯以为镐京有变,都火速率领大军,诸侯以为镐京有变,都火速
率领大军,连夜赶到骊山,一到,没有到敌人,大家睁目结舌。只是褒姒看到诸侯匆匆忙忙
空空奔驰,并无一事,不觉大笑。从此诸侯不信幽王,後来犬戎果真发兵攻入镐京,幽王再
举火向诸侯求援,诸侯因前次被烽火所戏弄,都以为又是骗局,所以不来援救,结果幽王被
太戎杀死在骊山下。
按「民无信不立。」信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幽王身为国君,为博得褒姒一笑,不怜惜诸
侯深夜劳师。这不仅有失天子威信,而且含有故意开诸侯玩笑的意味,结果惨遭杀身之祸,
这不是自找的吗? (图於第三版左下方)

                    第11期 公元1972年7月20日发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 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给我们讲世间的战争,叫刀兵劫。刀兵劫从哪里来的?就是从杀生来的。如果这世间人统统不杀生,就可以避免这一切战争的灾难。所以说战争的灾难是杀业的果报。我们决定不能够杀害一切众生。但是无意当中杀害的,这是过;你有意去杀它,那是罪。所以杀生这一条戒,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世间凡夫,对待佛菩萨是供养;对待一般人,他只是布施。普贤菩萨对佛供养,对一般众生也供养,他的心是平等的,他的心是清净的。 普贤菩萨看一切众生跟看佛没两样,他对佛怎么礼敬,对蚊虫蚂蚁也那样礼敬。没有减一分,没有增一分,那是普贤大士之德。礼敬是我们自性当中性德的开显,我们能够修礼敬,那是性德的流露。所以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也可以这么说法;“一分诚敬得诸佛如来一分加持,十分诚敬就得诸佛如来十分的加持。”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