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北石窟寺北朝石窟造像艺术


2014/9/8    热度:1279   

  浅议北石窟寺北朝石窟造像艺术

  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  詹社红

  北石窟寺开凿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历经数十个朝代,现有窟龛296个,石雕造像2126身,其中北朝窟龛23个,窟内大部分造像保存完整,雕造精美,艺术价值很高,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明显的时代特色,对研究北石窟寺隋唐造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石窟寺是甘肃省陇东地区著名的早期石窟,历史悠久,现保存北朝石窟23个,其中北魏开凿7个,西魏开凿3个,北周开凿13个。窟内造像精美,线条流畅,题材独特,风格别致,是陇东地区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艺术结晶。

  北石窟寺北魏时期开凿的七个窟龛中,以165窟最具代表性。165窟位于窟区正中,是北石窟寺开凿时代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北魏代表洞窟,也是北石窟寺的精华所在。窟内以七佛为主体,配以十身胁侍菩萨、两身弥勒菩萨、乘象菩萨、阿修罗天、飞天、千佛、佛传和佛本生故事等。佛身后凿舟形背光,舟形背光交接处下部雕胁侍菩萨,顶部四披雕伎乐天、供养人等。佛均作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圆,细眉大眼,直鼻厚唇,体魄雄健。佛内着僧祗支,外着双领褒衣博带袈裟,内衣束带于胸前打结,下着大裙,服饰衣纹细而密集,显得厚重繁杂。十身胁侍菩萨,高发髻,上束小花蔓,面目清秀,形体修长,上身多袒露,戴项圈,下着长裙,披巾自双肩搭下于腹际穿壁或下垂后反折上自小臂向外搭下。窟门内两侧靠南北角各雕一尊交脚弥勒,高髻方冠,上身袒露,戴项圈,项圈上饰各种铃形物。窟门内南壁雕一俯首立象,象背正中雕一端坐着的菩萨,高发髻上束花蔓冠,面容清秀,仪态安祥,从容和善,双目远视前方。菩萨身前雕一驭象奴,上身赤裸,下着短裙,锁眉怒目,双手持一如意象勾,双膝跪于象背之上。菩萨身后雕一弟子,身着袈裟,双手捧如意宝珠,半跪于象背,面带微笑,善良纯洁。窟的四壁遍布浮雕佛传故事,特别在西披上部以连环画的形式浮雕舍身施虎图,北披浮雕割肉贸鸽等佛本生故事。窟门外两侧雕两尊天王,身着战靴,神情威严。

  从165窟造像的服饰上看,佛为褒衣博带式袈裟,衣纹细密而流畅,显得极为厚重,具有我国北方民族质朴、淳厚的特色。菩萨多作高髻,上束小花蔓,面目清秀,长颈窄肩,形体修长而潇洒。佛与菩萨的面部和手足部分原涂赭色,双眉以石绿色勾出,以增强佛的威严与神秘气氛。佛高8米,菩萨高4米,佛与菩萨比例成倍增大,采用夸张手法反映了佛与菩萨不同的等级和地位,表现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165窟的开凿匠们采用了陇东窑洞的修造技法,用抛物线的原理又结合三角形的稳定性科学地将重力分布向四周。四壁开七个浅舟形龛,每龛内雕一佛造像。造像前倾,与窟壁形成15度夹角。龛与龛交接处雕菩萨像,佛与菩萨形态各异。165窟造像宏大,造型严谨,内容丰富,布局严密,从上向下逐次开凿,一次完成,可见当时工匠的技艺高超。

  开窟者奚康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窟龛以平面长方形,覆斗式顶,四面坡的形制,凿成一座空间平面340平方米,容积4770立方米的宏大禅定窟,窟内空间宽敞。在陇东地区可谓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更适宜僧众信徒礼佛,举行大型的佛事活动。

  北魏晚期,孝文帝太和改制以后,特别是西魏时期,石窟的开凿在内容上,出现了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在色彩上,突破了赭色所形成的浓重淳厚的宏状色调,出现了色调明朗,生机勃勃的生动意趣,特别是面貌清瘦,眉目开朗,焉然含笑,衣裙飞扬人物形象的出现,形成了潇洒飘逸的艺术风格。

  北石窟寺西魏开凿的窟龛三个,以135窟最具有代表性。窟平面近似半圆形,穹窿顶,窟顶前沿雕帷幔,顶部两角雕莲花。佛磨光高肉髻,面形圆润,双肩较窄。内着圆领僧祗支,外披宽博袈裟,半结跏趺坐于长方台之上,衣纹规则而不密,衣裾于佛座前自然下垂。佛身后浮雕莲瓣形通身背光。菩萨高发髻,宝缯束发后于两侧打结再折叠下垂双肩,上身袒,颈戴项圈,下身着裙紧贴腿。另一披巾自双肩搭下后穿肘下垂,双手举于胸前作合十状。佛与菩萨的背项光后,浮雕伎乐和比丘各四身。有吹奏长箫和排箫者,也有击铃者。二力士上身袒露,戴项圈,下着大裙。窟内造像布局严谨,排列紧凑,富有变化。从窟内造像的表面看出,此窟是西魏时期佛教发展到第一个高潮时的产物,它沿袭了北魏造像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风格。从造像内容上看,佛菩萨的背项光上浮雕的伎乐人,有的吹箫,有的击铃,有的唱歌,有的舞蹈,此浮雕充分显示了佛国世界的圣洁和祥和,同时也反映了我国西魏时期佛教的兴盛以及封建王朝歌舞升平的景象。西魏的造像面形仍保留了北魏晚期瘦削清俊的特点,佛的服饰以褒衣博带式袈裟为主,菩萨高髻宝冠,上身袒露,下着裙,披巾披肩。佛座前的衣裾虽也多作重叠下垂,较之北魏晚期显得轻薄、稀疏和自然。供养人有穿对襟宽袖上装的,也有圆领胡服的。从造像的特点看,这一时期的造像已孕育着由清秀俊美逐渐向丰满健壮的风格过渡。整个造像身躯健美,神情自然飘逸,使人感到文静幽雅,祥和美满。

  北周时期随着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北文化交流,中原式和西域式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从并存到融合,在造型上中原式秀骨清像与西域式丰圆脸型相互结合产生了“面短而艳”的新形象,在人物精神面貌上,淳朴庄静与潇洒飘逸相结合而产生了温婉娴雅,富于内在生命力的新形象,从整个造像中使人感到更浓厚的社会生活气息。北周统治历史短暂,但佛教仍较盛行。北石窟寺在这一时期开凿了13个窟龛。其中240窟和60窟是北周时期开凿的具有代表性的洞窟,其三佛造像和菩萨的风姿,即继承了北魏秀骨清像的余韵,又是隋唐丰满富丽的先声。

  240窟位于窟群北段,平面长方形,覆斗式顶,窟内东、南、北三壁凿坛基。顶部为举架仿木结构式造型,窟内以三佛及胁侍菩萨为题材,即中方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和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

  正壁雕一佛二菩萨,佛作低平肉髻,面相瘦长,鼻梁高隆,颈粗肩宽,体魄雄建。佛光呈莲瓣形。两侧的侍立菩萨,为清代泥塑重修形象,项光呈火焰宝珠形,整个体形都显示出一种臃肿之态,面相表情有尴尬之色。

  南壁雕一佛二菩萨,佛相貌方圆,高鼻薄唇,细眉小眼。外披圆领下垂袈裟,内着僧祗支,半结跏趺坐于方台之上,衣裙在佛座前作细密的折叠下垂,右手上举胸前,左手掌心向上。佛光周围有弟子图像,呈现出一幅虔诚敬佛的神情。两侧菩萨高发髻,宝缯束发于两肩,打结折叠下垂,戴项圈,佩缨络,上身袒露,下着大裙,披巾交叉于胸前后自然下垂。西侧菩萨手提如意宝珠,东侧菩萨手持净瓶。

  北壁雕一佛二菩萨,面相瘦长,鼻梁高隆,口角上翘。内着僧祗支,外披圆领袈裟,衣纹稀疏。半结跏趺坐于方台之上,衣裙自然下垂。手持物因风化,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窟内部分造像头部完整,下身残,清代修缮,泥塑后涂重彩,1981年复原。现保存下来的造像身躯修长,神情含蓄,服饰华丽,风姿绰约,堪称北周造像中的精品,很有代表性。

  60窟位于窟区南端,平面近方形,低坛平顶,窟内正壁雕一佛二弟子,南北两壁正中各雕一佛,两佛外侧各雕一弟子,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小力士。佛为低平肉髻,面相圆润,两肩较宽,三佛均结跏趺坐。

  北石窟寺北周造像经过北魏和西魏两代的不断革新,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结合陇东地域特色,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雕作纯熟,形式多样,刀法趋于圆润流畅,突破了北魏以来的一些传统格式。佛像多作低平肉髻,面形方圆,口小唇薄,面带微笑,面形由原来的瘦削变为圆润和丰满,体态健壮,两肩较宽厚,腹部微微突出,上身微向下倾斜。为隋唐以后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造像服饰更加多样化,如60窟的正壁佛,佛内着交领僧祗支,腰际束带于胸前打结下垂,外着圆领下垂的宽博袈裟;60窟南壁佛着通肩大衣;240窟佛内着斜领僧祗支,腰际束一带于胸前打结,外着敷搭双肩的褒衣博带袈裟;袈裟衣裾均在佛座前自然下垂,衣褶稀疏而匀称。菩萨多作高髻宝冠,宝缯束发下垂肩头,上着僧祗支,戴项圈,下着大裙,披巾自双肩搭下后交叉于腹际或披巾于腹、膝之际横两道后穿肘下垂;弟子多着圆领下垂袈裟或通肩袈裟(60窟),内着僧祗支,外着袒右肩的半披袈裟(60窟)。力士多作小锥髻,形象生动活泼,天真可爱。特别是60窟外的力士,雕成一对儿童模样,张口瞪目,蹑手蹑足,显得极为幼稚可爱。从而反映了佛国的圣洁和美好。

  北石窟寺北朝造像,在开窟规模上,有由大渐小的趋向;造像风格由秀骨清像向丰满圆润转变,有世俗化倾向;服饰由繁到简,色调明朗化,雕刻圆润自由,刀法娴熟,造象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是陇东早期造像的代表作,其石雕艺术代表了陇东地区北朝时期文化的精华,也是古代文化交流的结晶,为研究北石窟寺周边石雕造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忏悔不是在佛菩萨面前,说我过去怎么错、怎么错,错了一大堆又造一次错,这哪里叫忏悔法?真正忏悔是下定决心断恶修善,起心动念、一切造作都能与十善相应——这是世尊教初学的人。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