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鸡
2015/5/21   热度:287
有位养鸡场的主人,向来讨厌传教士,因为他觉得有太多传教士讲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尤其有些家伙,满口仁义道德,私底下却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更让他义愤填膺,咬牙切齿。为了满足“替天行道”的正义感,养鸡场主人有事没事,专喜欢信口散布传教士的坏话。
有一天,有两个传教士上门,说要买只鸡。
生意上门,总不好往外推,主人让他们在偌大的养鸡场里挑了半天,没想到他们却挑中了一只毛掉得差不多,秃头又跛脚的公鸡。
主人奇怪得很,便问他们为什么要买这只丑陋难看的病鸡?
其中一位传教士回答:“我们想把这只鸡买回去养在修道院院子里,路过的人看见要问起的话,我们就说这是你的养鸡场养出来的鸡。”
主人一听,急了,连忙摇手:“不行不行!你们看看我这养鸡场里面的鸡,哪一只不是养得漂漂亮亮、肥肥壮壮的,就这一只不知道怎么搞的,一天到晚爱打架,才会弄成这种丑样子,你们拿它对外当代表,别人会误会我的鸡都这样,对我实在太不公平了!”
另外一位传教士笑嘻嘻地回答:“对呀!少数几个传教士行为不检点,你却喜欢拿他们来当代表,对我们来说,也同样太不公平了吧?”
人类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盲点,习惯先入为主,喜欢以偏概全,甚至不明就里,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想想看,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是不是也偶尔或经常像那位养鸡场的主人一样,掉进主观偏颇的视野中,却浑然不觉?事实上许多人人际关系之所以恶化,追根究底,几乎都源于这一类盲点扩张效应,反复作用之后的结果。因为先入为主,我们降低了沟通了解的意愿;因为以偏概全,我们更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原本即有的成见,久而久之,当然失去了互动的空间,酿成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莫名嫌隙。
所以,人与人之间,我们需要更宽广更高层的全面观点,也需要理解包容的襟怀,才能平衡整体,考量通盘,避免许多可能出现的失衡及憾恨。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 因果故事 | 感应故事 | 宗门故事 | 名人学佛 | 成败故事 | 哲理故事 | 智慧故事 | 身边故事 | 生活故事 | 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菩萨六度第三条就是忍辱,忍辱决定有好处。我们受了人家的欺负、侮辱,不必怨恨,冷静地去想想,他来害我,为什么不害别人?一定是我们过去生中有过节。他来害我,我心里明白,这是我受报,我们的帐正好到这里就结了。心开意解,这个结化解了,没有怨恨心,我来生也不报复他,他也不再找我麻烦,帐了了,这是真正有智慧的做法。如果受别人侮辱、陷害,心还不平,还怀恨在心,这就是恶的种子、恶的业因,将来遇到缘,就是遇到适当的机会,一定报复。这个报复绝对不会报复得恰到好处,总是过头,生生世世都过头一点,累积的时劫久了,那就不得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