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子改過出家成道


2015/5/21    热度:184   

  佛陀時代,有一獨生子從小備受父母的疼愛。父母竭盡心力培育他,並且讓他跟隨良師益友學習,一心希望他將來能有一番成就。但是獨生子態度傲慢,沒有恆心毅力,不肯用心學習,常常早上才學的東西,下午就放棄了,結果幾年下來,沒有學到任何的知識,父母只好失望地教他回家治理家業。

  獨生子為人慳貪,行為放縱,變賣家產供自己揮霍,致使家道中落,淪為貧窮。驕傲虛浮的他,做事魯莽沒有智慧,又不肯接受別人的意見,平日蓬頭垢面,不修邊幅,所以大家都很厭惡他,沒有人願意和他說話。面對這些境遇,獨生子不但不知反省檢討,反而還埋怨父母,責怪師長、朋友,覺得都是祖先神靈沒有庇祐,才讓自己諸事不順,落到今日的地步。所以,獨生子心想:「既然如此,我不如去跟佛陀學道,或許還可以得到一些利益。」

  獨生子來到精舍,向佛陀頂禮後,說道:「佛陀啊,您的教法寬大,可以包容所有的人,請允許我做您的弟子吧!」佛陀說:「想要求道,就要力行清淨的行為,你現在仍有種種惡習,如同帶著一身的污垢,若不改過,即使跟隨我修行,也是無益。不如你先回去孝順父母,研習老師所教導的東西,並且好好治理家業,讓家裡富裕起來。還有,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儀容,不可不合節度;做任何事都要專心一志,勤勉努力,那麼必然會受到大家的稱讚與羨慕,這才是真正的道。」

  於是世尊為他說了一首偈語:
「不誦為言垢,不勤為家垢,不嚴為色垢,放逸為事垢,慳為惠施垢,不善為行垢,今世亦後世,惡法為常垢。垢中之垢,莫甚於痴,學當捨此,比丘無垢。」

  獨生子聽了之後,醒悟自己驕慢愚痴的習氣,歡喜地聽從佛陀的教誨回家,並且經常思惟偈語中的涵義。從此之後,他不但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誦習經典、勤修家業,並且以戒法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凡是不合正道之事他就不做。親族及鄉里看他改變這麼多,都非常讚歎,於是他的名聲傳遍各地,國人都稱讚他是賢人。

  三年後,獨生子又來到佛陀的面前,以至誠恭敬心頂禮佛陀,並向佛陀稟告:「世尊,過去三年我聽從您的囑咐,尊敬父母師長,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改惡行善,所有的人都替我感到高興。懇請佛陀慈悲,允許我出家修行。」

  佛陀應允後,獨生子的鬚髮自動落下,馬上現出清淨的僧眾形象。出家後,他日日精進,思惟止觀、四聖諦及八正道的道理,不久即證得阿羅漢果。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什么叫信佛?不讲别的,讲很简单的,佛教你不杀生,你做到没有?佛教你不偷盗,你做到没有?佛教你不YIN欲,做到没有?佛教你不饮酒,做到没有?不妄语,这五戒,没有做到!没做到,不信!所以,信佛是依教奉行,听了佛的教诲,能说不能行,不信!你才知道“信”这个字多难。“信”,决定有效;没有效,自己好好反省,不信!你才知道“信”字可不是容易事。《华严》、《大智度论》里面都说,“信为道元功德母”、“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如果信心真正达到清净,一丝毫疑惑没有,一丝毫夹杂没有,这个人是什么人?初住菩萨、法身大士,信心的标准在这里。所以信有迷信、有正信,正信是有解无行;真正做到是真信,真信才管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