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有奖


2015/5/22    热度:191   

    

     
  母亲节这天,最小的儿子坐长途车去看母亲。到了母亲家,她却正好出去了。小儿子在门口等得心焦,好不容易等到母亲回来了,他犷风不高兴地问:“你到哪里去了? " 母亲一脸倦容地轻声说:“去看你爸爸了。”小儿子这才想起,今年母亲节,正好是父亲的忌日,他却给忘了,心里顿时不安起来。小儿子默默地跟母亲走进屋,把带来的东西放好,就准备离去。母亲说:“忙什么,再坐一会儿吧,陪我聊聊天。我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你吃了再回去吧。” 
     
  小儿子说:“不行啊,家里事情一大堆:我放心不下。我得赶紧回去。”母亲说:“那你等一下。”说着进了卧室,拿出一个红包,说,“拿着,这是你的奖金。”奖金?小儿子一头雾水。打月滩工包一看,里面包着崭新的两百元钱。母亲打开一个小本子,小儿子一看,脸刷地就红了。 
     
  原来,这个本子上详细记录着他们姐弟四人每年回家看望母亲的次数以及时间。小儿子没想到,自己在姐弟四人中,回来的次数竟然还是最多的。算下来,平均每个月一次。其他人,平均两三个月才回来一次。母亲每月的退休金不少,她并不缺钱,可是她孤独。为了鼓励儿女常回家看看,母亲居然设了“回家奖”。

  希望所有的儿女看了这篇文章,能够常回家看看!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 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忧郁症怎么来的,我们要懂得。一个人活在这个世间,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知道为什么活的,又没有人教他,也没有看到一个好的榜样,怎么不患忧郁症?他怎么能够生欢喜心?生欢喜心,哪个人不喜欢?大乘教里面佛常常教人“常生欢喜心”。孔孟教人,《论语》头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说”就是喜悦,就是佛家讲的“法喜充满”。欢喜心从哪里来的?亲近善人,亲近圣贤,亲近仁人(仁义之人)。为什么?仁义道德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如查不亲近圣贤,不亲近善友,肯定你每天接受的是烦恼的薰习。烦恼日久天长不断地薰习,你怎么会不起烦躁?你起心动念决定是跟贪嗔痴慢相应。烦恼引导你,你的思想见解怎么能得其正?当然是邪知邪见,忧郁从这儿来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