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侍郎竭力孝母子为贤相
2015/5/22   热度:223
崔沔,自幼就有孝顺的天性。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母亲因为悲哭过度,得了目疾,十分严重,崔沔变卖了家产,遍请名医,为母亲诊治目疾,可是他母亲目疾太厉害,终至医药无效,双目失明。自从母亲成为盲人以后,他每日躬亲奉养,至诚恭敬,三十年如一日。凡是母亲的衣食及一切用具,都依照气候的寒暖,适时供养,使老人家的生活过得很舒适,没有丝毫的匮乏。每逢美景良辰,一定要扶著母亲到野外去游玩,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虽老母双目失明,不能欣赏美丽如画的风景,可是崔先生把大自然的事事物物,描述得活龙活现,津津有味地讲给母亲听。以及社会上每日发生的动人新闻及趣事,也一一向母亲有说有笑的谈论,解除老人晚年的寂寞,忘记了双目失明的痛苦,乐而忘忧,十分愉快。后来崔先生年龄渐高,官位亦尊,还亲自与儿子侄儿等,在庭园中种植了很多桃、李、橘、柿等果树,使母亲四季都有新鲜的水果吃。到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悲伤得形容憔悴,口吐鲜血。他为了报答母恩,晚年终身茹素。由于崔先生有高尚的德行,所以官也做得很大,位至‘中书侍郎’的职位,他的儿子佑甫,也成为一代的贤相。(取材自德育古鉴) 湘清按:感应篇汇编上说:‘孝子事亲,不可使吾亲有冷淡心,不可使吾亲生烦恼心,不可使吾亲有惊怖心,不可使吾亲生愁闷心,不可使吾亲有难言心,不可使吾亲有愧恨心。’像本篇故事中的崔沔先生,于美景良辰扶亲出游,对母笑谈故事,就是实行了‘不可使吾亲有冷淡心’,‘不可使吾亲生烦恼心’,‘不可使吾亲生愁闷心’的孝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 因果故事 | 感应故事 | 宗门故事 | 名人学佛 | 成败故事 | 哲理故事 | 智慧故事 | 身边故事 | 生活故事 | 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修行第一个修什么?修忍辱波罗蜜。忍辱波罗蜜修成了,你所得的一切东西不会失掉,“一切法得成于忍”。如果你没有这层功夫,老师教给你东西,教到最后怎么样?你好高骛远,贡高我慢,自己以为不可一世,最后是身败名裂,必然是这样的结果。所以,什么人是法器?就看他的耐心,看他的忍耐。这个人有多大的成就,与他的忍耐决定成正比。他忍耐的功夫愈深,他成就愈大;忍得浅,他这个器小,他成就愈小。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