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辱的收获
2015/5/22   热度:360
有位武功高强的武士住在东京附近,年纪很大了,现在全心传授禅宗给年轻人。他尽管年迈,据说仍然所向无敌。 有天晚上,有位年轻武士前来拜访。他以胆大妄为著称,也以挑衅的技巧闻名。他会等对方先出手,然後再利用自己高超的才智来评估对手的错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进行反击。 这位年少气盛的武士从来没有吃过败仗,久仰老武士的声名,因此前来踢馆,藉此提高自己的名望。 老武士不顾弟子反对,接下了战帖。 大家都来到市区的大广场,年轻武士开始侮辱老师父,对他扔了几颗石头,在他脸上吐口水,用所有脏话辱骂他和祖宗八代。年轻武士花了好几个小时,费尽心机想激怒老武士,不过老武士仍然不为所动。当晚最後,血气方刚的武士缩手了,精疲力尽又备感羞辱。 老武士的弟子看到师父受辱不反击,非常失望,所以问他∶「他那麽过份,师父怎麽能忍受?尽管动用宝剑可能会吃败仗,至少也不会让我们这些弟子看到您懦弱的一面啊。」 「假设有人带著礼物来见你,你不接下礼物的话,礼物归谁?」老武士问。 「归送礼的人。」弟子回答。 「嫉妒、愤怒与侮辱也是同样的道理。」老师父说。「如果这些东西你都拒收,它们还是归对方所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 因果故事 | 感应故事 | 宗门故事 | 名人学佛 | 成败故事 | 哲理故事 | 智慧故事 | 身边故事 | 生活故事 | 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之难,难在它所说的意思是在言语之外,“意在言外”,说的是这个话,意思在外面,因此你不能执着言说,你执着言说,你什么也不会,什么也得不到。你要懂得它言外之意,那你就喜欢了,你就得受用了。古人常说,听经要懂得消归自性,什么是消归自性?消归自性就是心体离念。这归到自性,因为自性没有念。句句听得清清楚楚,决没有一点分别、执着、妄想,才叫消归自性。如果你把所听到的统统记在心里,那是不觉而有其念,就变成世间法,这是决定不可以的!那样学佛,无量阿僧祇劫也不能成就。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